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报业危机下的媒体变局

中国报业危机下的媒体变局

来源:华拓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贸易投资 石油产出,从而成为中国的一大石油供应国。中国石油还向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公司(Ch i na Na t i ona 1 Pet rol eum Corpora t i on.)支付了4 0亿美元的派息。 中国和俄罗斯其他一些大型企业干脆就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纷纷在 伦敦或上市,让美国资本市场备受冷落。 中国报业危机下的媒体变局 【新加坡 联合早报 2月28日】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写了一 本书 正在消失的报纸 ,预测报纸将在2 044年消失。这个预测引起轩然大波,中 国一些报业从业人员发表了反驳言论,但也有不少人士认同报纸正走向崩溃。 虽看不到完整的数据,但笔者综合有关分析做出两个判断:一、2005年,中国 报业与汽车、彩电、炼油等一起陷入全行业亏损。全中国报业总资产约11 00亿,实 际广告收入不到300亿,增长率7%,税后利润总额约仅20亿左右,但在互联网一 日千里的发展势头下,报业须大大缩短折旧期,如此,全行业利润应为负值。二、 2005年也将作为中国报业步入衰老期的“拐点”年份而载入文化发展史。 日前,笔者特意翻阅了某传媒业年度报告,作者们对急剧恶化的经营形势,居 然完全没有描述,仍在大谈报纸“还有巨大的能量增值空间”。传统使他们和 整个行业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未感觉到危机的严重性。 有报人认为“日、俄有发行千万份的报纸,将来中国可以超过它们”。的确,如 果没有互联网,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奋斗,中国也会产生世界级的品牌报纸。但这些 理想,如今都要“毁”在互联网身上了。 网络已初步整合了报业 目前在中国,30岁以下人士已不怎么看报,有些年轻人上网娱乐费占到年收入 的1/1 5。未来中国的网民数量每3年左右即可翻番,2007年可达2亿,2 O1 0年将超 过4亿。“网络原住民”(25岁以下人群)的队伍在壮大,上网者的年龄范围也在扩 大。此发展势头使笔者深信,报业的危机具有长期性。 实际上,这几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已顺利完成了对报纸的第一轮内容整合,并 大大压缩了所有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问。所有的报纸无不争相触网,否则,就会被认 为没有影响力。 据业内人士称,报纸一直“毫无保留地向网络供奉所有的内容资源。一张综合 28 海外经济评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贸易投资 性报纸的采编经费每年高达几千万,但全部新闻信息交给门户网站,得到的报酬不 过区区几万元。网络媒体正是借助于优势、先进技术、资本实力甚至是限 制所造就的低成本运作模式,成就了其强势地位,而报纸则沦落为网络的廉价打工 者。 曾几何时,中国内地报纸还被称为“暴利行业”,引得业外资本纷纷以各种方式 投入。2003年,报业的日子还很好过,一线报业集团的税后利润都超过亿元。但自 2 004年起,行业利润被纸浆涨价因素吃掉大半,有些集团虽实现2 0多亿的总收入, 但净资产回报率已跌到3%左右,很多报社陷入亏损边缘。 “报业产业化”内涵已变 2 005年受地产广告流失等冲击,全国报业突遇严冬。8月上市的北青传媒 公布上半年税后利润为1 7万。笔者判断,此数字实际上意味着经营亏损。 虽然地方小报的业绩有一定的增长,但几十家小报业绩的上升往往不抵一家大 中型报业集团的滑坡。2 006年全球纸浆价格虽会回调,报业利润将会转正,但广告 商和优质读者也将进一步离报纸而去。未来1 5年内,报业走势以及转型的漫长与痛 苦,将出乎业内大多数人的预料之外。 中国报业广告收入中,4 0%来自房地产,25%依赖医药业。分类广告收入占都市 报广告总收入比例达2 5%。自今年起,京沪等地房价将继续下滑,而国家对医疗药 品广告的管制日趋严格。同时,电信宽带的投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电脑价格将持 续下降。 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消费主力(1 8—4 5岁人士)流连于网上,品牌广告和分类 广告势必蜂拥而入,数年内网络将呈爆炸式发展,即年均增长4 0%以上。 据说将来可能长期生存的三种报纸是社区类报纸、免费报纸及“以刊登解释性 报道为主的报纸”(深度挖掘事件,有独到思想观点)。然而,随着读者的老龄化, 报纸的财务状况将越来越脆弱。1 5年之后,当整个报纸工业丧失了简单再生产能力 之时,营利性报纸即告消失,尽管还有大约一代人的读者群体(5 0—8 0岁)。那时的 报纸,可能会带有很强的公益色彩。 广播电视业应未雨绸缪 面对报业颓势,传媒公司通常采取一些技术性对策,如网络赢利模式、采 编营销改革等。但中国报业最急需的,却是观念和层面的改革创新,其挑战性 要高得多。另外,中国的传统媒体还要致力于促进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以有效维 护自身利益。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各个产业都将发生根本变化。在中国,从事报业(及 杂志业、广播电视业)一直是一种特许权,但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网络媒 海外经济评论 2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贸易投资 体作为“产业替代者”甚至“产业终结者”,实际上已打破了行政垄断格局。网络 越普及,行政垄断的特许权就越贬值。 诚如北京某报主管所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报纸的竞争,本质上既是新旧媒 体和新旧技术的竞争,也是大小资本的竞争,更是新旧的竞争。在这种全方位 的竞争中,一切传统媒体的胜算几乎不存在。 报业今天的困难,其中有些必将降临广播电视业,而且时间不会太远。例如, 二者都面对越来越激烈的来自于业内外的直接或间接竞争,而一切竞争的结局必然 是寡头垄断,少数几个人入围,大多数人出局(有趣的是,数字报业正在使报业影 像化,与电视直接形成竞争)。 又如,广播电视同样在遭遇受众老龄化导致广告价值下跌。还有,与报纸相比, 电视频道的“同质化”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对于网络媒体已创新的许多高效商 业模式,多数传统媒体人士要么闻所未闻,要么了解甚少、一知半解,还在以多年 不变的落后生产方式进行市场竞争。 可见,如不想坐以待毙,任何传统媒体都必须适应数字化生存。这一过程必须 伴随着观念理念、管理及运营机制的深度,而不是简单地改变某一两道工 序,或者调整个别管理者。广播电视业人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放下“主流媒体” 的架子,去了解和熟悉互联网,从中创造性地发掘出未来的机会。 (作者:卢涵) 佐丹奴的启示 【美国 华尔街日报》2月27日】 自从去年放开以来,有越来越多的外资 公司进入了中国的服装零售市场。这些公司从佐丹奴国际有限公司(G i 0rdano In- ternationa1 Ltd.)和其他先期进入中国的公司身上能学到些什么? 对初来乍到者而言,中国市场也许不像期待的那样理想。无庸置疑,随着收入 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汽车、娱乐和服装上的花费越来越多,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迅速 扩张。服装零售业顾问公司Kurt Sa1mon As SOCiates预计,中国的休闲服零售业 ——佐丹奴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在2 004至2 01 0年问收入将增长近一倍,达到 4,680亿元(合58 0亿美元)。 不过有分析师认为,在中国从事休闲服零售的企业已经太多了。他们估计中国 的休闲服品牌如今已超过了2,000种,这还不包括刚刚进入中国的西班牙Indi t ex 30 海外经济评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