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总分:99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溃退 仲裁 镌刻 藏污纳垢B.娴熟 篡改 彰显 筋疲力尽C.萤光 畸形 吹嘘 残绝人寰D.蒙昧 滞留 周济 正襟危坐
2.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
的跨越式发展,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
B.“我国空间站建成后,负责运送航天员的载人飞船将根据空间站任务需要,像航班一样发射。”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说,“未来我国飞船将告别‘订制’,开始小批量生产。”
C.2018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当天开始
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D.通过立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加以规范,可以避免它被不当利用,以至于背离让技术造福人类社会
的初衷;可以让人工智能技术的提供商在研发技术、产品时心中更加有底。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信任。
3.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汉字听写预赛结束后,宋老师表示希望上届冠军在明天的决赛中能够承让。B.老师和我们初中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还惠存着,因为它是我们师生情谊的见证。C.这次捐款活动中,我们校长率先垂范,为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捐助了三百元。D.尊敬的家长,衷心希望你们能参加此次家长会,我们班全体师生期待你们的惠临。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11分 )
4.(5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
(1)一方面由于人民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________
(2)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________了诺贝尔奖。
(3)这是打卡多拉游泳场第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shēng liǎn xī)________的一刹那。
5.(5分)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万籁此都寂,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分) 根据原文理解性默写填空。
(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崔颢的《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4)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16分 )
7.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刻舟求剑 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词语。①遽契其舟________②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③不亦惑乎________(2)翻译句子。①是吾剑之所从坠。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楚人最可笑的行为是________。(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8. 课外文言阅读。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⑤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与语奇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久之,目似瞑C.无案牍之劳形D.山川之美(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陈灌于乱世之前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以看出他有先见之明。B.陈灌访问民间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能体恤民情。C.陈灌修建学校、邀请老师教育学生,可以看出他对教育事业的重视。D.陈灌在审理盗麦船案时把盗抢麦子的人全部处死,由此可见其秉公执法,从不徇私舞弊。(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盗蜂起________②灌诣军门谒见________③有坐盗麦舟者________④病卒_______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②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四、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9.(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描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所展现的画面。(2)这两首诗同为送别诗,它们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有错误?( )
A.【甲】诗“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
联系起来。
B.【甲】诗尾联的意思是:我们尽管无所作为,但分手时也用不着像少男少女那样伤心落泪。C.【乙】诗“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突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透露出了诗人惊喜
的神情。
D.【乙】诗“百丈冰”“愁云惨淡”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为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
氛。
五、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10.(8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大先生赵威①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②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北风裹挟着雪片,在空中横扫。风雪中,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他留在了我们村,经常帮村里人做木头活,成了远近闻名的凌木匠。③后来,村里人得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里的墨水。嘿,正好村里小学缺个先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④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⑤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
⑥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⑦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命令道:“国家的,拿着!”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
⑧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
⑨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2月22日)
(1)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②⑥⑦自然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说说大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4)第⑨自然段言简义丰,独具匠心,请谈谈这一结尾的妙处。(5)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第②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人物出场作铺垫。
B.村里人改称“手艺人”和“先生”为“大先生”,表现了他们对大先生的敬重。C.文中的“我”是主要人物之一,“我”的所见和所感多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D.本文文风朴素,朴素中又不乏淡淡的幽默,读来饶有兴味。
六、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分 )
11.(1分) 某校九年级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准备创建文学社团,请你给社团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名称。社团名:________
(2)小说作品中,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
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谜底。《社戏》《台阶》《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3)社团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宾至如归,少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4)阅览室将采购一批经典名著以供学员阅读交流,请你为社团推荐一本。写出书名和作者。我推荐的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5)本次活动,激发了广大学生对文学的向往。许多学生想要加入文学社团。请你为九(1)班的小明同学写一份加入社团的入团申请。七、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40分 )
12. (40分)
写作。
请以“我的一个新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取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作(诗歌除外);
②要注重抒发真情实感,思想感情要健康向上;③至少使用两种表达方式;④不少于5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⑥不得抄袭。
参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
试卷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1.
【答案】
C
【考点】常见易错字【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考生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字形。【解答】
ABD.正确。
C.有误,“残绝人寰”的正确写法是“惨绝人寰”。2.
【答案】
D
【考点】标点的辨析与用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B
【考点】语言得体【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解答】
A.表达得体;
B.表达不得体,请保存的意思;C.表达得体;D.表达得体;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共计11分 )4.
【答案】锐不可当颁发
屏声敛息【考点】根据拼音写字词【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正确认读汉语拼音,再现课文中词语,然后正确书写。【解答】锐不可当;颁发;屏声敛息
5.
【答案】
(1)天涯若比邻(2)气蒸云梦泽(3)但余钟磬音。(4)黄发垂髫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浮云游子意
(7)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卜算子·咏梅(陆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送友人(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桃花源记(陶渊明)【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略略略略略略
6.
【答案】
(1)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7)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考点】名篇名句默写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解析】
111111111
【解答】
(1)根据“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顾”“薇”的正确书写。
(2)根据“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唯”“晖”的正确书写。(3)根据“表达对岁月易逝之感慨”可推知答案,注意“鹤”“载”“悠”的正确书写。
(4)根据“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可推知答案。注意“萋”“鹦”“鹉”的正确书写。(5)根据“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漠”“孤”的正确书写。(6)根据“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可推知答案。注意“蓬”“塞”的正确书写。(7)根据“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镜”“结”的正确书写。
(8)根据“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怜”“舟”的正确书写。
(9)根据“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可推知答案。注意“渐”“欲”的正确书写。
三、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8 分 ,共计16分 )7.
【答案】
急忙,这,愚蠢,糊涂
①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②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做事不能因遁守旧、迂腐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考点】课内文言文阅读【解析】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
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遽:急忙。②句意: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是:这。③句意: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①重点词:是,这。之,用在主谓之间。句意: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②重点词:若,像。惑,愚蠢。句意:像这样寻找剑!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船是不断行驶的,也没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理解文章内容。这个楚国人在剑从船中掉到水里后,而是在船上做记号,他才从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迂腐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
8.
【答案】
AD
像蜂一样,到,犯罪,死
①陈灌建立学校,邀请老师。
②麦船是漂流来的,并不是预谋抢劫。【考点】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
参考译文: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元末,世道不宁,陈灌在他房屋周围兴办林场,人们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十年后,盗贼蜂起,陈灌率勇武之士屯驻于林中,盗不敢侵犯,他们这一乡得以安全无事。太祖攻占武昌,陈灌到营前拜见太祖。谈话间,太祖看出此人不凡,提拔为湖广行省员外郎,后升为大都督府经历。随大将军徐达北征。不久,奉命筑泰州城,完工后升为宁国知府。当时,明朝初建,由于长期战乱,《诗》《书》长久废置不读。陈灌在宁国建立学校,聘请老师,选优秀子弟入学读书。他访问民间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农民土地,创立“户帖”,以便查核居民。太祖将“户帖”形成制度,在全国施行。陈灌还组织百姓采石筑堤,做闸门,以便水流排灌,保护沿江农田,百姓因此得以正常耕种。有数十人因盗麦船罪而判死刑。陈灌进行复查,断定“麦船是漂流来的,百姓争着拿走了船上的麦,并没有预谋抢劫”。于是只法办了为首一人,其余免死。陈灌的裁决严厉而公正,处治宽厚。洪武四年,陈灌被召入京,在京病逝。【解答】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A.代词,指老师传授的内容;B.助词,补充音节;
C.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
D.助词,的。
“与语奇之”中的“之”是代词,指灌。故选:A.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评价。结合人物描写的句子来评价。ABC.正确;
D.有误,“坐其首一人,其余免死,“把盗抢麦子的人全部处死”和原文不符。故选:D.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①句意为:盗贼蜂起。蜂:像蜂一样。
②句意为:灌到营前拜见(太祖)。诣:到。③句意为:有盗麦船而犯罪的人。坐:犯罪。④句意为:病逝。卒:死。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①中重点词语有:延,聘请,优秀,邀请老师。
②中重点词语有:至,来;哄,争着;谋;句意为:麦船是漂流来的,并不是预谋抢劫。答案:(1)A(2)D(3)①像蜂一样;②到;④死(4)①陈灌建立学校,邀请老师。②麦船是漂流来的,并不是预谋抢劫。
四、 古诗词鉴赏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9.
【答案】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同样依依惜别,【甲】诗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乙】诗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担忧、关心之情。B译文:【甲】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乙】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考点】送别诗【解析】
【甲】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乙】这是一首边塞诗。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解答】
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画面: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从而辨别两诗所表达情感的不同。两首诗同样依依惜别,【甲】诗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乙】诗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担忧、关心之情。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A:正确;
B:诗尾联的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无为”的意思是:不要;所以B项错误;C:正确;D:正确。故选:B
答案:(1)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2)同样依依惜别,【甲】诗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乙】诗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担忧、关心之情。(3)B译文:
【甲】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乙】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五、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10.
【答案】
(1)动作描写、外貌描写,描写了凌木匠进门的动作和衣着,表现了他的虚弱无力、穷困落魄,为下文三叔三婶同情、帮助他的情节作铺垫。
(2)对三叔三婶的感激,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给他补上退休待遇的感动、激动
(3)大先生是一个手艺精湛、学识渊博、知恩图报、善良(乐于助人)、纯朴、不善表达的人。(4)写大先生去世后,“我”查明“床”的含义,印证了他的博学,含蓄地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与怀念之情;照应前文大先生讲课的内容,使文章结构严谨,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C
【考点】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记叙文结尾段的作用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鉴赏文学形象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散文阅读
【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
(1)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本文中,“破衣旧絮”“单布鞋”“破布条”是外貌描写,写出了凌木匠衣着破烂、穷困落魄的样子;“挂”“趿拉”“缠”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凌木匠的虚弱无力。以上对大先生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为下文三叔三婶同情、帮助他的情节作了铺垫。
(2)第一次“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是在三叔三婶帮助凌木匠之后,凌木匠因感动而热泪盈眶,所以眼睛变得浑浊了;第二次“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是因为讲李白的诗引起了大先生的思乡之情,他因思念家乡而眼睛变得浑浊了;第三次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这是在国家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后,大先生因国家的好而感动、激动,所以眼睛又浑浊起来。
(3)从第②段“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可以看出大先生手艺精湛;从第④段“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可以看出大先生是一个学识渊博却不善言辞的教书先生;第②段中大先生穷困潦倒之时受到过三叔三婶的帮助,而第⑧段中大先生又用退休工资设立助学金,赞助村里考大学的孩子,由此可以看出大先生是一个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纯朴的人。
(4)内容上,文章结尾《辞海》中对“床”的解释与前文大先生讲李白诗时对“床”的解释是一致的,证明大先生之前的解释是对的,从侧面印证了他的博学,含蓄地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与怀念之情;结构上,巧妙地照应了前文大先生讲课的内容,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5)C项,“文中的‘我’是主要人物之一”错误。文章写“我”的篇幅较少,主要是以“我”的所见所感来刻画主要人物“大先生”,虽然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但“我”只是一个次要人物。
六、 综合读写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分 )11.
【答案】
晨曦文苑示例:
一条小船,满载纯真快乐﹣﹣《社戏》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一场暴风雨,锻造成长奋进﹣﹣《孤独之旅》
C
《城南旧事》,林海音示例:申请书
校文学社:
我是九(1)班的一名普通学生,酷好演讲,恳请文学社能给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此致敬礼
九(1)班 小明×年×月×日【考点】
综合读写台阶(李森祥)社戏(鲁迅)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孤独之旅(曹文轩)故乡(鲁迅)【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七、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2.
【答案】【考点】全命题作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40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