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点评:乡村振兴,机会何在?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点评:乡村振兴,机会何在?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8年9月27日宏观经济乡村振兴,机会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点评要点宏观简报分析师张文朗021-22169109zhangwenlang@ebscn.com(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100002)从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到首个五年规划出台,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逐步落地。(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6110004)黄文静010-56513039huangwenjing@ebscn.com目标是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是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体系初步健全。具体看,产业兴旺方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贡献率,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宜居方面,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开展乡村绿化行动,推进厕所。乡风文明方面,提升文明村占比、农村教师学历、文教支出占比。生活富裕方面,提升农民收入、自来水普及率、通硬化路比例。壮大乡村产业,三园(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体(田园综合体)一镇(特色小镇)将成发展重点。加强农村基建,重点在农村公路、物流网络、水利设施、能源设施、信息网络的建设。资金来源财政、金融支农力度平分秋色,社会资本补充加大。未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支农比例、以及两类用地指标调剂收益或可年增数千亿资金。投资机会包括几方面。乡村产业方面,关注三产融合、数字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农垦农机;生态宜居方面,关注清洁能源、厕所改造、污水处理机会;基础设施方面,关注道路硬化、水利建设、物流和通信网络建设。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1-证券研究报告2018-09-27宏观经济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不断完善农业是“短腿”,农村是“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刻不容缓。9月26日、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一战略自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后,不断完善,逐步落地。十九大报告中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2017年12月29日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三步走”时间表,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全面阐述了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九大任务。2018年5月31日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7月31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9月26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首个五年规划出台。2、发展目标是什么?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是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到2022年初步健全。针对五方面的要求,规划设定了22个方面的具体指标。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未来一段时期仍需要保持在6亿吨以上;到202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2016年(下同)上升4个百分点达6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2万元至5万元/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增加0个百分点至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增加11亿人次至32亿人次。生态宜居方面,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到2022年,生活垃圾处理村占比由2016年的65%提升至90%以上,畜禽粪污利用率由60%提升至78%;开展乡村绿化行动,每年绿化2万个乡村,村庄绿化覆盖率由2016年的20%提升至32%;推进厕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80%提升至85%以上,乡风文明方面,提升村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文明村/乡镇占比、农村教师学历、文教支出占比。生活富裕方面,提升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比、自来水普及率、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2-证券研究报告2018-09-27宏观经济表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资料来源:新华社3、分类推进4类村庄,不搞一刀切规划根据不同村庄的现状、区位和禀赋,将村庄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分类推进乡村振兴。集聚提升类村庄是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是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振兴重点,改造升级,发挥比较优势。城郊融合类村庄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和转型为城市的条件,要积极承接城市人口疏解和功能外溢,加快推动与城镇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特色保护类村庄将在保护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适度发展特色旅游业。搬迁撤并类村庄是指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或因国家大型项目需要搬迁、或人口流失严重的村庄,需要易地搬迁并妥善安置移民就业。4、壮大乡村产业乡村振兴,最终要靠自身竞争力提高,而不是一直靠支持。三园(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三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体(田园综合体)一镇(特色小镇)将成发展重点。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3-证券研究报告2018-09-27宏观经济开展一系列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重大工程,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工程,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个等级以上,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商务部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科技部联合农业农村部推进“数字农业”、“互联网+农业”和遥感技术应用。此外,还将面向科技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职业农民建设3000个农村“星创天地”。推进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支撑重大工程,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培育壮大农垦国有经济和供销合作社。5、加强农村基建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差距较大,2013年人均公共设施投资额市、县、镇、乡、村的比例关系是16:11:4:2:1。农村在物流、水利、能源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均较落后。未来五年,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具备条件的乡镇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窄路拓宽,改造危桥。在物流网络建设方面,到2020年基本实现行政村自然村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在水利网络建设方面,完成244条重要河流治理,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实施1万余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改造一批大型灌区。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启动农村燃气基建、提升电网供电效率、提高天然气基建覆盖率。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加强光纤到村建设,完善4G网络覆盖,到2020年,中西部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40%,90%以上宽带用户接入能力达到500Mbps以上。6、钱从哪来?从历史数据看,财政、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平分秋色,社会资本的补充作用也在加大。2017年财政对三农的支出在2万亿元,过去几年大约以每年1000亿的增幅递增,其中财政对农村基建的投入约在4000亿,对扶贫的投入在3250亿。2016年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新增1万亿元。截止到2018年7月PPP农业项目总投资额在986亿元。规划还提到了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用于“三农”比例,推动将“跨省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所得收益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调剂”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三项或可增加年度支农资金数千亿。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乡村振兴金融支撑重大工程,包括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深化“银保合作”,开发设计以贷款保证保险为风险缓释手段的额小额贷款产品;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搭建以“数据库+网络”为核心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4-证券研究报告2018-09-27宏观经济7、投资机会在哪里?在乡村产业方面,关注三产融合、数字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型农垦农机方面的投资机会;在生态宜居方面,关注清洁能源、厕所改造、污水及垃圾处理方面的投资机会;在基础设施方面,关注道路硬化、水利建设、物流配送和通信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机会。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5-证券研究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