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往年真题)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往年真题)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往年真题)

一、 课内阅读。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1.课文围绕孩子和月亮依次写了院中望月、河边寻月、眼睛见月三个部分。选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了月亮。于是作者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得出了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深刻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着哲理,读了本段文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童年的馒头

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

1 / 18

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

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当时“我”家境贫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二段写“娘也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段中的“故伎重演”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娘似乎预料到“我”会将馒头吃掉,就蒸了五个馒头,并且还对二丫娘说了谎,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2 /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来时还可以做糕饼。去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选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读句子,说说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下面两句话。 (1)“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应读出________的语气。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应读出________的语气。

3.文中画“ ”的句子不仅写出了桂花__________的特点,还写出了作者对桂花的___________之情。 4.文中写到桂花有什么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线句子,思考: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

3 / 18

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C.模糊迷乱。

2.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3.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大、多、美),句中的“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4.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4 / 18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5.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五、 课外阅读我能行。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董贺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建人之一。他( )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苍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读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读名人传记。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读。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布置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读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

“为什么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绿洲上的小草一样。” “( )做绿洲上的一株小草,还( )做荒丘上的一棵橡树,因

5 / 18

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苍穹。”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苍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读文章,想一想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棵昂首苍穹的橡树,你的志向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6 / 18

1.在选文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背对着背,往相反的方向走,(______) (2)从道理上说应该这样。(______)

3.选文第一自然段先写一行人的动作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再写声音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美,我们是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知道的。

4.选文第2自然段描绘了这样两幅画面,(1)___________,(2)__________。这让我们感到了乡亲们的心灵美。

七、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校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 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 没有风 雪 雨 露 没有草 木 鸟 兽 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给第三段的句子加上标点。

3.最后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 ”画出来。 4.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我能行。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满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

7 / 18

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更加衬托出夜晚的宁静;而我家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风儿在微拂着庄稼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牵挂。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飘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无法自已: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纱薄翼: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千里寄乡思”,第二自然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 、 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九、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摔跤》节选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xiàn qiān)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dǎng dāng),

8 / 18

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g)。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bǎn bān)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dāng dōng)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在文中画去错误的读音。

2.在摔跤方式上,小嘎子为什么选择“随便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摔跤过程中,文中写了小嘎子的一系列动作,读读短文,把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根据提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

(2)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 (3)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用脚_______________ 。 4.从这段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忆读书<节选>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9 / 18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空。

(1)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____________) (2)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____________)

2.作者说:“读书好”,请从文中找出能表明“读书好”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要求大家“读好书”,从文中看,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的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关于选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的句子是能表达选文中心意思的关键句。

B.选文中不仅写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体会,还写了作者对儿童的寄语。

C.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作者读的书多。 D.文中列举作者读书的例子的主要目的是告诉大家读书要有选择。

十一、 课内阅读。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睛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

10 / 18

吗?

1.这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分别从白鹭的 (__________) 、(________) 两方面来描写白鹭。

2.在作者的笔下,白鹭就像优美的水墨画。请你为选文中的两幅画拟两个名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的“钓鱼”换成“捕鱼”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先写人们的猜测,再用疑问结尾,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怀疑。 B.这句话先肯定后疑问,给白鹭和画面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样写是为了引发读者对于白鹭“站在小树的绝顶”的深思。

C.这种结尾表明作者欣赏的就是白鹭这种没有任何目的的悠然自得的美。

十二、 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1.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描写,描绘了___________,这段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从哪里能看出“我”懂得父亲的不易?用“﹏﹏﹏”画出来。

11 / 18

3.为什么父亲觉得委屈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给“我”做了一个什么玩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B.清明时C.过年时 D.喜悦时E.慷慨时F.送别时

12 / 18

3.不是汉字的特点是哪一项?(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C.中国古典诗词

5.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汉字的义 D.汉语拼音

十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来上的酒杯递给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这一段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在《三国演义》中,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

13 / 18

是: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常借用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件,形容失利的局面或比喻陷入绝境,这个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本可到此为止,可作者又写“杯中的酒还没凉”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阅读理解。

鸟的天堂(节选)

①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

②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第①段是对榕树(静态 动态)的描写。(划掉不正确的答案) 2.“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个句子中的“颤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A.榕树的美丽 B.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14 / 18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既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情景,是(静态 动态)描写。(划掉不正确的答案)这段话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6.用“△”标出鸟儿活动的词语。

答案

1、

1. 眼睛见月 水里、弟弟妹妹的眼睛里 他的眼睛里也一定会有的 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2.“生活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3.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关键是主动地追求。 2、

1.小时候,我在放学路上独吞了学校在儿童节时发的三个馒头,回家以后心里感到无比愧疚

2.六岁的妹妹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母亲起早摸黑挣工分;“我”回家路上,三两口将馒头下肚,还没品出味;妹妹大口大口地咬馒头 3.任劳任怨、宽容体谅,宁可委屈自己也要善待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4.觉得“我”会关心他人了,懂事了,长大了 5.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

6.维护“我”的面子(尊严、自尊),表现娘对“我”的爱 3、 1.摇桂花

2.急切 赞美 3.香、多、密 喜爱 4.泡茶、做糕饼

15 / 18

5.“浸”字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很浓郁。 4、 1.C

2.仰视 颜色 比喻 3.多 乐园 4.B

5.神奇的鸟岛 5、

1.之所以……是因为…… 与其……不如…… 2.形容名气很大 跟众人不一样

3.因为读书多而懂得多,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4.解释说明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只满足于同别人一样的生活。

6.做一名保家卫国的海军战士。 6、 1.如果 就

2. 相背而行 理所当然

3. 协调有序 嗒嗒 清波漾漾

4.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 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7、

1. 光明 黑暗 温暖 寒冷 2.,,,、、、,、、、,。

3.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4.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8、

1.无法自控,自己不能使自己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像纱一样透明,像蝉翼一样薄。 2.故乡

3.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飘浮着,

16 / 18

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

4.小伙伴 老屋 田野 河堤 桦树林 歌声 9、

1.xiàn dǎng dnìg bǎn dāng

2.小嘎子“单凭力气”是无法胜过“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的胖墩儿。于是,当胖墩儿提出“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的问题时,小嘎子很自然地选择了“随便摔”。

3. 蹦来蹦去 推拉拽顶 钩 4.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10、

1. 栩栩如生 索然无味

2.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3.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4.对读书的喜爱 5.C 11、

1. 钓鱼 休息

2. 水田钓鱼图 清晨望哨图

3.不好。“钓鱼”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白鹭的悠然自若的神态特点。用“捕鱼”一词则不生动形象了。 4.C 12、

1. 场景 庙会的盛大与热闹 庙会的盛大和父子的穷困形成鲜明的对比

2.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3.庙会上很多好吃的,但是父亲没钱买,只好吃从家里带的凉粽子。 4.万花筒。体会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13、

1.戏答 心潮难已

17 / 18

2.C B A F D E 3.D 4.C

5.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酒问青天 西出阳关无故人

6.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14、

1.关羽(关云长、关公) 忠义 2.走麦城 3.温酒斩华雄

4.突出关羽斩杀华雄的时间之短,说明关羽的武艺高强。 5.关羽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忠义、勇敢而又有智慧的角色。 15、 1.动态

2.叶子多而密 叶子的颜色鲜艳、明亮、富有生命力 3.微风吹动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B 4.生命茂盛的大榕树 作者的喜爱之情 5.众鸟纷飞 静态 轻松愉快的 6.叫 飞扑

18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