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也谈古典诗词的鉴赏

也谈古典诗词的鉴赏

来源:华拓科技网


也谈古典诗词的鉴赏

[摘要]本文就古典诗词的鉴赏问题,从了解作品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把握作品所表现的主题、联系作者的写作风格来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文学特点方面入手,指出鉴赏古典诗词,除了要有广泛而丰富的生活知识、要领悟意象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外,还必须靠鉴赏者去发掘更多的条件,以提高鉴赏水平。

[关键词]古典 诗词 背景 主题 风格 情感 鉴赏

一、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身世

所谓背景就是指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它包括时间、地点、环境、事件。背景在诗词中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隐蔽的。如果我们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不明,鉴赏其诗词时,是会“近乎说梦”的。故古典诗词通常采用含蓄曲折的表达方式,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即使是讽刺时事,往往也采用“主文诡谏”的方式,并不直接明白说出。所以要理解作品的寄托、寓意,必须了解作者身世、经历、政治态度和为人品德等方面,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政治和风俗民情等各个方面。

二、要把握作品的主题

如正确认识作品的主题,就能从作品的表面深入到内在的意蕴中去。否则,将会导致理解的错误,就谈不上鉴赏了。如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暮春即事》:“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香飘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街近鼓鼙喧晓睡,庭闲鹊语乱春愁。安能追逐人间事,万里身同不系舟。”诗中表现的是烟花女子求偶而不可得的孤独之感、身世之悲。末句以“舟”形容她终身漂泊、无夫无主的凄苦境遇。可是有些鉴赏者不明此诗的主旨,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误以为表现的是道家思想。

三、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

任何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是作家艺术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如唐代诗人王维是描写山水的高手。他的山水诗篇,融诗情画意禅趣于一体,风格清澹简远,意境清幽空灵,为历代的诗评家所称道。在他的《田园乐》中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勾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人们说他的诗中有禅意,这是不假的,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四、要有广泛而丰富的生活知识

诗词鉴赏与读者的阶级立场、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教养以至心境情绪都有密切的关系,生活知识及其实感在鉴赏中是十分重要的。旧传初唐四杰的骆宾王曾为盛唐著名边塞诗的代表作家高适修改诗句,故事是这样的:《诗话类篇》:高适官两浙观察使,过杭之清风岭,即谢家东山景也。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厥后高适阅稿,以月落时江水随潮退,止半江矣,思改“一”字为“半”字。巡至台州。事竣,复登僧房,索笔改之。僧云:月前有一官过,称此诗佳矣,但“一”字不如“半”字。已改易而去。高适惊问何人,僧曰:义乌骆宾王也。古人一字斟酌不苟,其识见之迟速不同耳!把“一江水”改为“半江水”,准确地反映了滨海地区杭州江水随潮涨落的特点,说明深入生活、注意观察,对作家讲来该是何等重要。

五、要领悟意象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

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对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