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A.1 范围之迟辟智美创作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细度试验用负压筛析仪的结构和组成,适用于粉煤灰细度的试验. A.2 原理
利用气流作为筛分的动力和介质,通过旋转的喷嘴喷出的气流作用使筛网里的待测粉状物料呈流态化,并在整个系统负压的作用下,将细颗粒通过筛网抽走,从而到达筛分的目的. A.3 仪器设备 A.3.1 负压筛析仪
负压筛析仪主要由45um方孔筛、筛座、真空源和收尘器等组成,其中45um方孔筛内径为φ150mm,高度为25mm,45um方孔筛及负压筛析仪筛座结构示意图如图A1所示.单元为毫米 A.3.2 天平
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年夜于0.01g. A.4 试验步伐
A.4.1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4.2 称取试样约10g,准确至0.01g,倒入45u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A.4.3 接通电源,将按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A.4.4 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
后再进行筛析.
A.4.5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A.4.6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呈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堆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按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完全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g. A.5 结果计算
45um方孔筛筛余按式(A.1)计算
G1100%F=G
式中:
F——45um方孔筛筛余,单元为百分数(%); G1——筛余物的质量,单元为克(g); G——称取试样的质量, 单元为克(g). 计算至0.1%. A.6 筛网的校正
筛网的校正采纳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品级标准样品,按A.4步伐测定标准样品的细度,筛网校正系数按式(A.2)计算:
m0K=m
K——筛网校正系数;
M0——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单元为百分数(%); M——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单元为百分数(%). 计算至0.1.
注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0.8~1.2. 注2:筛析150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 需水量比试验方法B.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的需水量比测定. B.2 原理
按GB/T2419测定试验胶砂和比较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到达130mm~140mm时的加水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比.
B.3 资料
B.3.1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B.3.2 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0.5mm~1.0mm的中级砂.
B.3.3 水:洁净的饮用水. B.4 仪器设备 B.4.1 天平
量程不小于1000g,最小分度值不年夜于1g. B.4.2 搅拌机
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B.4.3 流动度跳桌 符合GB/T2419规定. B.5 试验步伐
胶砂种类 比较胶砂 试验胶砂
水泥/g 250 175
粉煤灰/g —— 75
标准砂/g 750 750
加水量/mL 125
按流动度到达130mm~140mm调整
B.5.2 试验胶砂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
B.5.3 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30mm~14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30mm或年夜于140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到达130mm~140mm为止. B.6 结果计算
需水量比按式(B.1)计算:
L1100125X=
式中:
X——需水量比,单元为百分数(%);
L1——试验胶砂流动度到达130mm~140mm时的加水量,单元为毫升(mL);
G——比较胶砂的加水量, 单元为毫升(mL). 计算至1%.
活性指数试验方法D.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活性
指数的测定. D.2 原理
按GB/T17671—1999测定试验胶砂和比较胶砂的抗压强度,以二者抗压强度之比确定试验胶砂的活性指数. D.3 资料
D.3.1 水泥: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
D.3.2 标准砂:符合GB/T17671—1999规定的中国ISO标准砂. D.3.3 水:洁净的饮用水. D.4 仪器设备
天平、搅拌机、振实台或震振动台、抗压强度试验机等均应符合GB/T17671—1999规定. D.5 试验步伐
D.5.1胶砂配比按表D.1.
胶砂种类 比较胶砂 试验胶砂
水泥/g 450 315
粉煤灰/g —— 135
标准砂/g 1350 1350
水/mL 225 225
D.5.2 将比较胶砂和试验胶砂分别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试体成型和养护.
D.5.3 试体养护至28天,按GB/T17671规定分别测定比较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抗压强度. D.6 结果计算
活性指数按式(D.1)计算:
H28
式中:
R100=R0 H28——活性指数,单元为百分数(%);
R——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元为兆帕(MPa); R0——比较胶砂28d抗压强度,单元为兆帕(MPa). 计算至1%.
注:比较胶砂28d抗压强度也可取GSB14—15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给出的标准值.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
7.3
烧失量按GB/T176进行.
称取约1g试样(m7),精确至0.0001g,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高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950o±25oC)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8.3 8.3.1 8.3.2
结果的计算与暗示 烧失量的计算
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掺入年夜量矿渣的其他水泥烧失量的校正
称取两份试样,一份用来直接测定其中的三氧化硫含量;另一
份则按测定烧失量的条件于(950±25)℃下灼烧15min—20min,然后测定灼烧后的试料中的三氧化硫含量.
根据灼烧前后三氧化硫含量的变动,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氧化引起烧失量的误差可按式(22)校正:
粉煤灰安宁性试验 7.5 安宁性
净浆试验样品按本标准第3.3条制备,安宁性试验按GB/T1346进行.
含水量试验方法C.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 C.2 原理
将粉煤灰放入规定温度的烘干箱内烘干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 C.3 仪器设备 C.3.1 烘干箱
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年夜于2℃. C.3.2 天平
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年夜于0.01g. C.4 试验步伐
C.4.1 称取粉煤灰试样约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 C.4.2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C.4.3 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C.5 结果计算
含水量按式(C.1)计算:
(w1w0)100w1W=
式中:
W——含水量,单元为百分数(%);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元为克(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计算至0.1%.
g). 单元为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