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来源:华拓科技网
虽 研究 职业时空 2012年3月 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李 琳,章毛平,赵红灿,丁恒星,刘国栋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 l16) 摘要: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好奇敏感、学习欲望强.渴望交流,但他们的思想、心理又不成熟,很容 易沉迷网络、精神颓废,思想消极,丧失理想信念,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此,深入研究如 何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指导青年大学生使用网络,更充分地发挥网络资源和平台的优势, 更好地利用网络教育载体,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影响;教育 由于年轻人对互联网的兴趣大、接受度高,网络 优越感,使很多大学生形成了追求个性的特点。 用户呈现年轻化的形势十分明显。据2009年1 1月 他们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个性张扬, . CNNIC的测算,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交友和 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他们对社会生活中的 社交网站的网民数达到1.24亿。社交网站用户年轻 新观点敏感度高,具有浓厚的反抗意识、批判意识和 化特征突出,高学历的特点也比较明,用户群以20- 自我意识。这些的个性和自主的行为使大学生 29岁的青年为主,达到52.6%,高出全国网民平均 在事业和生活的追求中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 水平22.8个百分点,而在其他年龄分段上,均低于 但同时,他们缺乏分辨事物的能力,往往对事件 全国网民的平均水平。 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思想还不够成熟。 网络正逐步渗透到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大 (三)注重实际,但集体观念淡薄 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许多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喜欢形式主义,不能 研究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创新网络思想政治 接受口号式教育,关注事件本身具备的意义,注重事 教育平台和方法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 件能够产生的实际效果。在生活和学习中反映出更多 教育工作,对促进广大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 的功利性,在涉及切身利益的事件中,如奖学金评定、 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入党等活动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但在其他集体事务 、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方面的特点分析 中却缺乏活力。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张扬 自我个性,却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只顾一意孤行,出 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1 8-24岁的年龄阶段, 现问题时却不从自身找原因。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个体的生理发育已接近完成,但有的人思想尚未稳 发生冲突时,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保全个人利益。 定、心理尚未成熟。他们求新、求异、爱探索的特性, 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一些错误观点、不良事物迷惑和 二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 控制,从而迷失自我和方向,引发自身悲剧和社会问 题。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首先要深入分析大学 响。网络恰如一把双刃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生群体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当代大学 带来难得的机遇,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 生在思想方面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新的挑战: (一)政治态度正确,但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网络的开放性、内容的多样性和交流的广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鲜明、趋于理性,主 泛性对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党意识。 流积极健康,怀有爱国热忱,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 ・会热点,支持党的路线、方针和,对中国的未来 网络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中的一部分红色论 充满信心。但是,在新形势下,由于国际环境的日益 坛等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坚持马 复杂,加上各种不良观念和错误思潮的影响,他们在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开创了新阵地。 一些深层次上的认识易于产生偏差。 (二)个性,但思想尚不成熟 大学生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红色网络开展的活动,有 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中 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独生子女的 国党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党的路线、方 收稿日期:2012—02—05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纪念建党90周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李琳(1982一),女,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 ・l74・ 第8卷・第3期 针、的理解。 职业时空 政饴工作研究思想CAREER HORIZON 0 ’ 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出新的社会群体和关系。“人人 2.有利于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 平等”的网民可以在没有集权的虚拟电子网络世界 联网作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具有主 中自由地发表观点和言论。这些性和非线性特 题多样、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传输快、引人人胜的 点并存的网络信息传播可能会动摇人们的思想,造  特点,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教育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 成一些学生的信仰危机。动学习和汲取。网上的政治学习穿插着生动健康的 娱乐活动,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受教育者在 十分放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有度地选择浏览对 三.积极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做好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主动开辟有益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平 象,在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 地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寓教于乐,这是其它思想教育 台,满足大学生成长的自我需要 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3.有助于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以喜闻乐 见的方式,以引人人胜的内容,在网络中积极引导大 学生发扬民族传统道德,建立相关网页、QQ群、留 言板、博客等,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与 文明,使大学生在浏览与加入相关虚拟组织后获得 传统文化知识、获得民族文化的引导,激发爱国热情 与接受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二)网络的庞杂性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理想 信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1.在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互联网 是重要的阵地,各国在互联网上的斗争,实质上 是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一些西方国家借助于 互联网对中国的青年人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传播 和扩张,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的 隐蔽性和虚拟性肆意夸大、歪曲我国政治、经济和社 会生活中的矛盾,在网上悄然实施“西化”、“分化” 的图谋。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成员,他们面临多元文 化的长期并存和多种意识形态的相互激荡时,有的 人在浏览、加入相关虚拟网络环境时,会受到反动思 想的煽动与鼓舞,难以坚定立场,成为西方思想腐蚀 的人口,因此,会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 严峻挑战。 2.网络的复杂性易使大学生产生思想混乱。思想 文化信息的多向贯通和的多元表达,容易使人们 的思想长时间浸泡在杂乱的信息中,其兴奋点和注意 力亦被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随着信息的漂浮不 定而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网上各类虚拟组织极大地 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形形色色的思潮、观 念也充斥其间,给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 影响。东西方不同文化类型、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汇、 冲突与整合将越来越明显,这种状况必然会对大学生 的成长造成影响,易使大学生产生思想混乱。 3.网络文化的冲击导致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 网络的开放性表明,它是一个家、跨文化、跨民 族的巨大信息库,它突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一 个QQ群、一个游戏房间、一个聊天室里包含多个不 同民族、种族、肤色、性别、年龄、信仰的网民,他 从大学生健康成才的视角出发,迫切需要创建 一些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平台,发挥网络 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作用。例如在大学入学 初,创建班级QQ群、班级校友录,往往都会对实体 班级的结构建设、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促 进作用。一方面,虚拟班级能够很好地满足新生入学 时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虚拟 班级的创立也架起了师生间有效沟通的桥梁,班级 内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 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积极创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旨的专业网 络社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网络文化的低俗性与大学生成长的阳光性冲突, 需要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创建以思想政治教育 为主旨的专业网络社区,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网络 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创造更加有利于 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新空间。红色论坛、专家博客、心 理热线等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鲜明的专业网络的创建 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里不良文化的积极干 预与引导,可以大大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拯救 日益沉沦的网络道德,培育大学生抵抗不良网络文 化入侵的自我免疫细胞。 (三)加强网络的监督力度,从监管层面上帮助 大学生健康成长 对网络文化不能采用放任自流的消极管理,应 增强对网络的监管力度:第一,及时发现。网络中的 各种的形成,往往都是和相应的社会生活事件 密切相关。作为网络的监管者,要及时发现问题,防 患于未然。教育大学生应该提升判别是非的能力,透 过现象认识本质,正确看待问题,理性分析问题,以 免落入别人设置的陷阱。第二,积极引导。在网 络中很多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只是有些时候 现实被人为地扩大化、歪曲化,附之比较强烈的情绪 化,代表了部分利益集团的立场。作为网络的监管 者,要以积极引导的原则来处理问题,要从国家的方 针出发,客观地分析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从正 面引导。对网络中的大学生群体,要做好细心的 教育和耐性的引导工作。 (下转第1 79页) .1 75・ 第8卷・第3期 职业时空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CAREER HORIZON ’‘= 堂教育是无法达到良好效果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 发挥其作用。 (四)教育环境亟待优化 因此,仅仅靠学校的作用进行高职学生社会主 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通力 合作,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社团、网络等教育载体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充分 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项具有全面 首先,社会环境千变万化,学校已经不再是传统 才能使高职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  意义上的“象牙塔”,而日益与社会密切接轨。在这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样的大环境下,高职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 参考文献: 冲击,严重干扰了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1] 潘树国,陆纪坤.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育的实效性。 [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75. 其次,方法不当的家庭教育对高职生价值观的 [2] 全海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探析[D]. 培育不仅起不到作用,往往还会降低或抵消学校教 长安大学.2010:1 6-1 7. 育的效果。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t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Analysis GA0 Lei Abstract: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understanding and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identity.Survey figures showe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ore value system of socialist education produced results,they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gh degree of acceptable,but some are not optimistic.This reason analysis to enhance education ef_fect.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_…l_…__…-_…__…__…-_…●-…__…-_…-_…_●…-_一 (上接第1 75页) 参考文献: [1] 邓雪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社科纵横,201 0,6(25):】97-】98. [5】 杨万义.大学生群体新变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思想政治教育,201 0,(5):73--76. [6】 葛阳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网络道德建 [2】 刘红芬.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1):34--37. 设[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08. [7】 史勤波.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利弊分析[J】.浙江工商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83-85. [5] 林秉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与对策[J].河北广 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5):95-97. [8] 王云彪,刘雅萍.浅析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 [4]王宇雄.论大学生群体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8):108-1 10. 的挑战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24(I): 101—102.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Students’Network of Exploration LI Lin,ZHANG Mao-ping,ZHAO Hong-can,DING Heng-xing,LIU Guo—d0ng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to new things curious sensitive,learning desire strong,eager to communication,but their thoughts,psychological and not mature,it is easy to addict network,spirit decadent,thought negative,the loss of the ideal faith,even go on to illegal way of crime.So,the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network to guide the young college students use network,to make full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platform of advantage,better use of network education carrier,to further d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icance.f Key words:network;college students;thought;influence;education ・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