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物产地检疫的基本程序和常见问题的分析

动物产地检疫的基本程序和常见问题的分析

来源:华拓科技网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2期总第2期 ・ 143 ・ 动物产地检疫的基本程序和常见问题的分析 李洪霞 (辽宁省兴城市宁远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1O0) 动物有关产地检疫指的是动物在进行出售之 前,由养殖者向当地的相应动物机构进行提前申请 检疫,在这之后,再由兽医实施相应的检疫程序。与 此同时,产地检疫不但能及时发现动物中发生的疫 病,还能有效控制疫病的蔓延,从而在源头上对疫病 进行控制。另外,产地检疫作为一项基础性质的工 作,也是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中最核心部分。 1 动物产地检疫的基本程序 1.1 报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指出,运 输或是出售有关动物之前,相关的养殖者要主动向 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制进行申报检疫。在进行申报 检疫时,育肥的动物要提前3天进行申报,乳用、种 用的动物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申报,若是遇到特殊情 况,一些动物可以进行随时报检。 1.2查验证明进行疫情调查 有关部门要对当地的疫情进行严格检查,确定 当前动物进行饲养的地区是否为非免疫类的地区, 并对动物的免疫档案、免疫标识以及免疫证明等进 行检查,确定是否已经注射了相关免疫类疫苗,并保 证免疫的日期是否是在有效日期之内。 I.3 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主要是针对动物进行的有关群体和个 体检查。群体检查是在对动物进行临床诊断时,检 查的单位要以群为主体,并包括动态、饮食状态以及 静态进行检查。个体检查针对群体之中的异常个体 进行5 ~2O 的抽查,涉及的主要检验方法包括 听诊、触检以及视检对生理参数的检验等。 1.4 实验室检验 在完成临床检查之后,针对疑似动物要做第二 次的实验室检验。并按照规定对乳用、役用以及种 用等有关动物按照实验室中的规定进行检验。 1.5检疫后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对于检疫不合格的动物不能进 行出证处理,若是发现动物中的传染病,要及时对动 物进行隔离处理,并向当地动物防疫机构报告,另 外,还要对进行污染的地点和动物用具进行严格消 毒处理。对于合格的动物要由当地权威的动物检疫 机构出示相关的证明,并对检疫详细做好记录。 1.6运输工具消毒 当地的兽医监督人员在对货物进行装载和卸货 的过程中要对运输的环境进行保证,对进行运输货 物的车辆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并对进行消毒处理 之后的车辆出示有关的消毒证明。 2 动物产地检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督力度不到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明确规定, 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运输和出售相关动物产品之前, 要有当地养殖户向卫生监督部门申请出示的有关免 疫证明。但是这一制度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 很大的难度,主要是因为法律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当 地的养殖户对产地检验这一工作认识的程度不够, 对产地检验存在只是有关部门巧立名目进行收钱的 误区,使得产地检疫工作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2.2 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低 针对目前我国养殖业的规模分析,分散养殖形 式还将维持一定的时问,使产地检疫工作存在地域 分散、检疫面广以及检疫成本高等问题。虽然在有 些地方设置相关的报检地点以及进行报检电话,但 是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进行检疫的工作人员, 导致在工作中免疫人员的工作量大且经费不足等状 况发生,使得动物产地检疫结果受到影响。 2.3 重检疫轻消毒 目前,在动物检疫工作中存在对动物检疫结果 处理不到位的情况。针对动物在进行检疫处理之 后,要求有关部门还要进行运输工具和相关产地的 消毒工作,有些养殖业往往不按照规定进行执行,及 时消毒工作也进行的不够彻底,以及存在对检疫结 果不合格的动物进行处理的力度不到位等情况。 3 结语 在我国养殖事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多 的人投入到对动物的饲养工作当中,随着养殖户的 不断增加,人们对动物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 越重视。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对动物食品安全问题 进行保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 本篇文章通过对动物产地检验的程序进行详细叙述 之后,对产地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未来 动物产地的检验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