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来源:华拓科技网


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每个国家都逐步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经济贸易大国,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并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经济贸易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在新形势下我国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贸易、影响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 ,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 。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渗透,所有国家、地区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境都将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个过程和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涵三个方面,即贸易的自由化、生产的国际化和金融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贸易的自由化为开端的。在十八世纪,随着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学说的提出,自由贸易成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流,这就迈出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步。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国受自身的自然禀赋的制约,生产的国际化逐步得到了发展。进入20世纪中期后,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金融的全球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使世界经济的紧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贸易带来的机遇

当今,外贸和外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国际资源与国际市场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重要保障。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

改革开放后,我们积极的参与经济全球化,吸引来了海外的大量资金和技术,在这些资金和技术的帮助下,我国的经济才有了快速的腾飞。尽管那些投资者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但这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2.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便利条件。

受到资源,贸易壁垒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也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的参与到了经济全球化中。自从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国内企业更好的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也加快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3.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之后,我们用了海外资金和我国的劳动力相结合,发展了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了发展战略,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4.促进中国的经济制度创新和变革。

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能够让我们学习到国外很多的制度,能保证在发展过程中不走弯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已由计划经济制度转变成了现在的市场经济制度。

三、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贸易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很多机遇,但我们在抓紧利用这些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们所带来的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和和集团经济保护下,竞争激烈。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2.正面临着新科技的挑战。

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和科技,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3.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

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四、新贸易环境下我国的对策

面对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反过来加速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凡是积极参与的,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了益处。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双边及多边贸易。我国可以在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的、平等的、互利的框架下,进行双边及多边贸易,可以联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还能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因此,应尽快调整我国的外贸,改革外贸,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2.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世界级的大企业往往代表着一国的整体经济,并主宰着世界经济格局。国际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公司名牌产品之间的竞争,中国限于国力和财力,很少有跻身国际市场的企业。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但前提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实现“转机建制”。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出口是粗放式经营,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取胜,这种廉价销售与外国国内市场或第三国(替代国)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相比,往往给人留下倾销的印象。近

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不断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外贸企业必须转换增长机制,转向依靠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同时,又要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向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提高规模效益。而中小企业由于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轻工、纺织、工艺等)和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国际交换中,往往拥有大企业集团无可比拟的经营优势,应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积极调动和充分发挥它们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

3.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升级,提升全球化质量经营理念。

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最突出的是质量与标准体系,未来国际贸易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新理念。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实施全球化质量经营战略,首要的就是要提升质量经营战略理念,以质量经营打破技术壁垒。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一方面,质量必须要达到国际技术标准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术论证和进口国特殊技术许可。另一方面,则要强化满意度质量意识,即努力使产品与服务达到进口方国家、消费者、经营代理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盛伟. 浅论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J]. 中国科技信息 , 2005,(11)

[2]黄蕊.浅析国际贸易新理论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9)

[3]李春顶. 对当前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N].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