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推广

试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推广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5年第21期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文化艺术・ 试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推广 魏晓燕 福建省福清市文化馆摘福建福清350300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群众文化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舞蹈作 为群众文化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如何更好地将其推广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文中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舞蹈在群众 文化中的作用做了分析,并对其推广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推广 舞蹈作为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必 然产物,它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情况,是时代的文化意识 内核,是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舞蹈与群众的精神 文化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 意义,发展到现在,已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 一、群众文化的意义 群众文化与和谐社会二者相互联系,和谐统一,它与 和谐社会分别作为完美和声和主旋律密切融合,不可分割。 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加强和谐社会、新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成功对我国群众进行文化建设,群众 只有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积极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 去,使和谐社会的建设顺利进行。当今社会,法律意识的淡 薄,普遍存在于广大群众之中,严重危害了社会的安全;而 缺少社会公德心,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建设。针对这些 不和谐因素,只有通过群众文化建设,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 常识和意识,增加群众的社会公德心与道德素质,对自己的 行为进行约束,多多考虑大众的利益,才能维护社会的团结 和安定。 二、舞蹈在群众文化中起的作用分析 (一)舞蹈提升了群众的文化品味 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从某种 意义上说,改善了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随着社会文化和艺 术形式的发展,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形式,可以更 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的活动不能离开文化继 承,物质文化是确保人民生活状况的必要条件,而精神文化 则反映了人类不断加快自我提升的步伐。舞蹈文化普及,可 以使人们对舞蹈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好地提高舞蹈的欣赏水 平,从而加强艺术修养,提高文化水平。无论在大众文化活 动中还是在广场舞中,都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二)舞蹈能够让人们对生命的意义理解更为深刻 在现在社会中,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 越来越多,心理很容易出现不适,产生心理不健康的现象, 过多的压力使人们容易产生情绪的压抑,生活的紧张,很容 易对生活失去勇气。而舞蹈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群众娱乐形 式,可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从而把不良情绪转移,可以在 舞蹈中释放压力,感受到舞蹈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从而缓解 压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迎接压力与挑战。 (三)舞蹈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 舞蹈作为群众文化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对我国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是一种不分种族、 不分年龄的适合大众的娱乐方式。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舞蹈 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舞蹈丰富了村民们的生活,给他们带 来了新的娱乐方式,从而使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也有 利于精神层面的深化与培养。 (四)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群众舞蹈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更像一个美丽 的风景线在人们的心中,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同时, 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而且,舞蹈也加强了人与人之前 的沟通与联系。人们可以在训练中,得到良好的沟通,人与 人之间更加团结,从而达到娱乐、健身的作用。 三、群众舞蹈的发展趋势 随着群众舞蹈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对 群众舞蹈进行改编,增加一些适合基层生活的元素,让群众 可以更容易地学习舞蹈,让更多人接触、理解舞蹈。这就使 群众舞蹈更加专业化,优越化,并慢慢走向真正的艺术。 群众舞蹈是和谐社会人民群众渴望健康、快乐心理的大 众文化活动,能反映社会生活,它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人类 对生命的展示。群众舞蹈的迅速开展,声势浩大,已经形成 一个同专业艺术家驰骋的艺术舞台相呼应、相对应的一个更 大舞台,彰显了社会发展的崭新风貌和社会文明的程度。结 合群众舞蹈的内容、形式而创作编排的舞蹈作品,更加富有 艺术激情,展露出社会群体多元丰富的精神面貌,又同时体 现了群体相互关照、相互依存的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 力量在社会大家庭中相互作用、相互反馈、彼此交流,使人 们由此产生共鸣。 四、加强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推广措施 (一)推广群众舞蹈的重要基础就是要加强提升参与者 的群众文化意识 群众是群众舞蹈的核心,在开展群众舞蹈时,首先要加 强对群众对舞蹈文化的普及,让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舞蹈, 作为一名群众文化馆员,要在因地制宜地的基础上,对群众 进行舞蹈文化素养的培养,从而达到群众对舞蹈文化生活的 需求。 在生活中,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他 们有着不同的学历、生活背景,都是因为喜爱舞蹈而走在一 起。因此,舞蹈使他们的关系更为密切,人与人之间在舞蹈 中可以加强相互的认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群众文 53 ・文化艺术・ 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2015年第21期 化参与者,他们往往没有参加过专业的训练,大多属于业余 余的舞蹈爱好者。他们没有什么舞蹈功底,动作一定要简单 爱好,群众舞蹈的排练显得比较困难。因此,要加强对群众 易学,动作幅度要掌握在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 文化参与者群文意识的培养,要有学习群众舞蹈的意识。第 设计舞蹈动作时不宜过于复杂,应考虑舞者的水平和接受能 二,多渠道学习知识,加强他们的理解和了解。最后,参加 力,尽量设计出形象鲜明、新颖大方、动作简洁等适合的舞 相关培训和活动。实践是唯一能够得到更多练习的方法。 蹈动作,并通过突出队形的变化、道具、服装色彩的完美搭 (二)推广群众舞蹈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提高群众文化工 配来晕染整个作品,才能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动作太难就会 作者的综合能力 影响他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信心而且不利于普及,所以, 首先,提高学习能力。作为一个团体业务骨干,首先要 动作在设计上一定要避免过于复杂,要简练而不失韵律美 做就是要不间断地补充自己对群众舞蹈知识的更新。群众舞 感。同时,可以组织表演、文艺晚会等,还可以提倡企业、 蹈的种类是很多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各类舞蹈知识的增 单位举办各种比赛,多形式、多渠道地对那些有兴趣但又不 加,加强对各类舞蹈的了解,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 擅长的群众进行培训,普及群众舞蹈文化的教育,让群众了 等来加强舞蹈技能和知识。作为群众舞蹈工作者,不是艺术 解基本的舞蹈知识,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因为 表演者,真正的工作是将群众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更为广泛而 群众创作和排练出优秀的舞蹈节目,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 深刻地介绍给更多人,从而加强群众舞蹈团队。 情,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其次,要提高创作能力。群众舞蹈源于生活,群众舞 蹈是一种开放型的艺术形式,它的创作需要汲取各家之长、 参考文献: 各类之精,又要有属于自己的独到之处。遵循这样的思维, [1]韩丽艳.浅析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J].群文天 继而把创作根基扎在群众,着眼于基层,使其得到不断普及 地,2013(6). 和提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采取“走出去”战略,实行“走 【2】卢慕君.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音乐大观,2012(5). 进社区、走进企业、深入农村”的战略,扩大作品的知名度 f3]3-晓红.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大众文艺,2013(24). 和普及率。在社区、企业或者农村,辅导舞蹈面对的都是业 [4]胡志强.浅谈群众舞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大舞台,2012(11). (上接第52页) 的盘王印系在额头的正,以此表达对盘王的敬意。 中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仪式功能。红瑶服饰在极具视觉冲击 4.银制配饰 力的民族文化符号的同时,还投射出红瑶的族群意识、审美文 银制配饰是红瑶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银梳、 化以及历史记忆。从旧时的尚黑到如今的尚红,红瑶逐渐确立 银项圈、银牌、银耳环、银戒指及银镯。平时常戴的有银 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意识。对于她们而言,穿着红衣不仅 耳环、银戒指和银手镯等,其他多在婚嫁,盛大节日活动时 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一种本民族独特语言情感的表达,而这种 才进行穿戴。这些银首饰非常精致,其中八宝镯为代表:八 鲜艳的图形语言,长久以来一直都在传递着红瑶人民的凝聚力 宝镯是银制的空心镯,呈椭圆状,上面雕琢有许多龙、兽、 和民族认同感。织锦工艺不断发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 虾、鸟或花草之类的图案,图像非常逼真美观,是婚嫁等盛 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价值体现。 大节庆时的必备物品。 三、存在问题与思考 (二)红瑶男性服饰 红瑶织锦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地区经济状况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红瑶的男子已经很少穿戴传 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发展,为织锦工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统民族服饰了,那些精美的民族服饰只有在重大的节庆日子 织造工具不断进行改良,染色工艺也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变 里才会被穿戴起来,在重要场合,红瑶的男子会用青色头巾 化是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反映了商品经济 包头,两头有髯,包头时把头巾两脚盖在两边肩膀上,把头 的发展,并经历了一个自给自足到物物交换再到货币贸易的 巾的两脚盖在两边肩膀上,把另一头螺旋式地缠紧。头巾须 发展过程。红瑶织锦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家庭传承和区域 吊在两边耳朵后面,青年人有青色的也有白色的,不盖在两 传承,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一直N2o世纪40、50年代都唱起 肩,全部螺旋式的缠在头上,衣服则跟汉族的唐装相似。 保持着原始的耕作方式与传统手工艺,生活质量比较低,但 二、价值分析 是这样也使红瑶的民族传统工艺都保存得较为完善。2O世纪 织锦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高难度的工艺 70、8O年代,红瑶同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其传统民族工 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中国纺织品中价值最高且最 艺的传承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具象征意义的文化艺术品。少数民族织锦尤其是红瑶织锦拥 从改革开放前的织锦工艺衰败到现今工艺的复兴,各种 有悠久的历史,有其独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是中 综合因素交错影响着这个古老的民族,如何更为妥善地进行 华民族文化的创造力、亲和力和凝聚力,集中而深刻地体现 红瑶服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甚至开发工作,这些都是值得 了红瑶织锦工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涵,在中华民族工 去探究的,如何更好地发展红瑶服饰文化,使其合理利用、 艺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持续发展、世代相承,这些不仅应当由及相关机构进行 在节庆、婚嫁或其他重大场合时,红瑶妇女一定会将反复 密切关注和投资保护,更需要每一个关注文化的人为此进行 精美的服装穿戴起来,侧面体现了红瑶服饰在其民族生态环境 研究并传播发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