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杨柳河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杨柳河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来源:华拓科技网
科技创新导报2016 NO.32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环境科学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32.088

杨柳河加油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刘翔宇

(鞍山市防雷中心 辽宁鞍山 114004)

摘 要: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对建筑物和设备设施都会造成较大损坏,有时甚至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避免或者减轻雷电的危害,需加强雷电预测预警工作;要通过对雷电可能造成或已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价和估计,确定易受雷电侵袭的高风险区,从防灾避灾的角度确定最合理的防雷设施。加油站由于工作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它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关键词:雷击 灾害 评估 防护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P429 A 1674-098X(2016)11(b)-0088-02

1 项目概况

项目鞍山市千山区杨柳河大桥北侧区域落雷密度为2.57

属于雷电灾害多发区域。建筑物户外分区地表次/km2·a,

类型为农地、混凝土,泄流不及时易发生旁落闪击或跨步过电压。建筑物户内分区地表类型为农地、混凝土,火灾危险程度为一般,对火的防控程度设定为下列措施之一:灭火器、人工报警装置,消防栓,防火隔间,逃生通道。

2 评估项目区域雷电活动规律研究

2.1 项目所处地理位置

通过GPS定位,杨柳河加油站(四十站)位于122.947°E,41.062°N。

2.2 区域内气象观测雷暴日数据

(1)雷暴日数。雷电日数:是指在一日内只要听到雷声一次或一次以上就统计为一个雷电(暴)日。

(2)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

评估区域鞍山年平均出现雷暴日为:30.0 d,其中最多年为:44.0 d,最少年为:13.0 d,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3.4倍。

(3)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

根据气象学的常规季节划分,鞍山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雷电日数,统计表明,春季占15.0%,夏季占.0%,秋季占20.8%,冬季占0.2%。

高发期,在雷电高发期施工应及时收听雷电预警信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地闪时变化规律。

根据杨柳河加油站(四十站)5 km范围6年(2008—2013年)地闪数据得出地闪时均活动规律:该地域地闪主要活跃在20、4、6、18时,20、4时雷电活动最为强烈,建议在雷电高发时段施工应及时收听雷电预警信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4)雷电流强度特征。

根据杨柳河加油站(四十站)位置地理参数,(5 km半径)区域范围内6年雷电流特征:雷电流累积概率为1%的值为:77.157 kA;平均雷电流幅值为:22.517 kA;最大雷电流幅值为:115.746 kA;10.1~15.8 kA雷电流占19.94%;15.8~20 kA雷电流占23.76%;20~50 kA雷电流占50.%;其他占5.66%。该地域地闪主要活跃在8月、6月、5月、7月,其中8月、6月、5月为地闪高发期,83.03%以上的地闪都发生在这3个月份,其余月份发生闪电相对较少或几乎没有闪电发生。

(5)雷电主次导方向。

该项目可能遭受到的主导方向为东,次主导方向为东北,在建设项目及电子信息机房选址时,需考虑防止以上2个方向的雷击风险。

4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4.1 年预计雷击次数

(1)主体区域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经计算得出该单体遭受直接雷击的次数为0.002 14次/年,附近有效影响区域遭受雷击影响的次数为2.108 42次/年。

(2)雷击情况构成分析。

将单体的各个区域的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行汇总后,可以将雷击情况分为4种,分别是:建筑物直接遭受雷击、建筑物附近遭受雷击、入户管线遭受雷击、入户管线附近遭受雷击。

3 区域内雷电监测定位系统活动规律

(1)地闪密度分析。

根据鞍山地区闪电定位资料可得到杨柳河加油站(四十站)5 km半径范围6年(2008—2013)平均地闪密度约为:Ng1=1.178次/km2·a。

(2)地闪月变化规律。

根据杨柳河加油站(四十站)5 km范围6年(2008—2013)地闪数,得出地闪月均活动规律:8月、6月、5月为该地区雷电

表1 入户管线年预计雷击次数表

线路名称通信线路

线路设施因子0.5

线路环境因子0.5

线路类型1

雷击线路年均危险次数0.025 7

雷击线路附近年均危险次数2.57

(下转90页)

88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科技创新导报2016 NO.32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环境科学

利用的总体比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从国家角度来看,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扶持,在造纸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上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支持和推广支持,才能实现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2 污泥工业资源化利用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内部孔隙结构,是制备活性炭的好材料。通过热解处理,能够将污泥制成含碳吸附剂,这种工艺下的含碳吸附剂质地较轻,内部孔隙多,吸附能力强,且污泥活性炭的成本低,不仅解决了污泥的污染问题,同时实现了污泥资源利用化。

另外,可以利用污泥作为乙醇发酵的原料。乙醇由于主要原料问题在产量上受到一定的制约,同时由于主要原料大多是作物,需要进行预处理才能投入生产,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污泥不需要进行预处理,节约成本的同时节省了能源,同时还为造纸工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目前国外正在研究污泥产氢发电技术。利用造纸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制氢,产生的氢可以发电,形成电能。与传统的发电技术相比,污泥产氢发电技术较为先进,电能产量较高,有一定的优势。

有研究表明,利用污泥的粘结性,可以支撑无烟粉煤,并

[6]

污泥在高温中,经过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型煤加工成型煤。

的内部孔结构,降低灰渣中残炭量。同时污泥型煤的抗压能力较强,稳定性较好,且污泥型煤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增强了造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造纸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的规划

目前我国在固体废弃物的利用上还处于探索、研究中,无论是应用技术还是处理模式都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相对也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提高在固体废弃物利用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3 结语

目前我国在造纸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上的问题主要

是利用比重低、处理技术一般、推广范围较小等。未来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应该倾向于减量化和资源利用工业化这两个方向。关于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就需要各界专家学者们努力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丹.造纸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处理[J].中国造纸,2014,33 (12):74-76.

[2] 刘琳,张安龙,罗清,等.造纸固体废弃物的性质与资源化

利用[J].中国造纸,2015,34(6):52-58. [3] 项玮.环境工程专业《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实践教学

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119-120.

[4] 岳秀萍,李波.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与处理[J].能源

与节能,2014(10):108-109,123.

[5] 侯小洁.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

新技术企业,2014(1):79-81.

[6] 耿华.国外固体废弃物处理监管的借鉴与启示[J].城市建

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1197-1198.

(上接88页)

4.2 罩棚风险评估

(1)主体区域等效面积计算。

经过计算得出该单体在7.5 m高度上的等效雷电截面

对其附近雷电环境影响的有效区域为积为3 660.431 m2,2

823 398.150 m。

(2)年预计雷击次数。

①主体区域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经计算得出该单体遭受直接雷击的次数为0.004 70次/a,附近有效影响区域遭受雷击影响的次数为2.116 13次/a。

②入户管线区域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

通过计算单体相关供电线路和通信线路的雷击线路年均危险次数Nl和雷击线路附近年均危险次数Ni的具体数据见表1。

(3)雷击情况构成分析。

将单体的各个区域的年预计雷击次数进行汇总后,可以将雷击情况分为4种,分别是:建筑物直接遭受雷击、建筑物附近遭受雷击、入户管线遭受雷击、入户管线附近遭受雷击。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该评估单体因雷击造成人身伤亡损失的风险R1=8.00E-08,小于容许风险的典型值10E-5。其中雷电流沿入户线路侵入建筑物,在入口处入户设施与其他金属部件产生危险火花放电而引发火灾或爆炸造成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RV占70.62%。在雷雨天气时,需要引起重视。

30 d,按防雷等级规划分,属雷暴多发区。

(2)站房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0.825 5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拦截效率大于0.80小于或等于0.90时,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等级应定为C级。

(3)按照目前甲方提供施工图的材料现有设计显示:站房存在的雷击人身伤亡损失风险1.62E-07;罩棚存在的雷击人身伤亡损失风险8.00E-08;小于评估标准GB62305-2规定的风险容许值RT=10E-5。

(4)根据该项目10 km范围6年内闪电数据,地闪活动主要活跃在20、4时,在此时间内,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5)该项目可能遭受到的主导方向为东,次主导方向为东北,在建设项目及电子信息机房选址时,需考虑防止以上两个方向的雷击风险。

6 结语

该评估报告对重要单体进行了数据方面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以此为基础,对这些结论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希望能以此减少或避免因雷击发生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

护委员会.2006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S].2007.[2] 国家标准.GB50057-2010(2011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S].

[3] 刘广文.风电企业的营业管理[M].上海:上海电力出版社,

2007:23-24.

5 项目风险总述

(1)该报告采用辽宁省雷电监测网闪电定位资料分析计

算,杨柳河加油站(四十站)项目(5 km半径)平均雷暴日为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