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基本要求》确定的课程内容,注重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须的国际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理解国际贸易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基本。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公司、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希望学生认识理解国际经济发展的原因与趋势(包括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
3.参考学时:100学时 4.课程内容和要求 整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念,打破固有的教材体系,把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融合成各个模块,并通过案例教学等形式设置专业场景,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在介绍知识点时采用小组报告,小组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吸收掌握知识。以模块为单元,每个模块都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学准备、知识模块结构图、案例导入、基础知识介绍、模块小结、商务案例分析和商务实训模拟等项目。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确主要
的教学内容,即明确学什么;教学准备可以为教师选择教学手段提供借鉴;知识模块结构图可以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所学的知识;案例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商务案例分析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问题;通过商务实训模拟对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材料分析等方面的训练。以课堂方式组织教学,教、学、练有机融合,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课程内容:
序教学内容 号 参考课时 知识内容与要求 技能内容与要求 (1)国际贸易课程的任务与内容 国际贸易概述 (2)国际贸易分类 (3)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4)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1)国际分工 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 中的地位社作用,国际分工的形 成和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 了解重商主义理论和的起源、发展、主张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掌握自由贸易理论和的依据、影响;了解保护贸易理论和及其理论基础;了解超保护贸易理论和;了解国际贸易理论新理论和。 10 使学生初步了解《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的内容及结构,并能掌握国际贸易中一些重要的概念。 1 10 2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2)对外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3)中国对外贸易概况 (1)国际贸易概述 3 国际贸易 (2)保护贸易 (3)自由贸易 16 (1)关税概述 (2)关税的种类 使学生掌握关税定义、特点、性质;掌握各种关税分类的名称和具体对象;了解通关手续。 4 关税措施 (3)海关税则与通关手续 (4)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4 序教学内容 号 知识内容与要求 技能内容与要求 参考课时 (1)非关税壁垒概述 5 非关税壁垒措施 (2)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3)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鼓励出口方面的措施 使学生了解非关税的概念、非关税的作用、非关税的种类征收。 10 6 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2)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措施 (3)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 (1)贸易条约和协定 (2)关贸总协定概述 掌握国际贸易中出口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出口流程;了解出口贸易对地区经济的促进和影响。 10 7 贸易条例与世界贸易组织 (3)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4)世界贸易组织 (5)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1)经济一体化与世界全球化趋势 掌握世贸组织的原则、宗旨、主要内容、特点及世贸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对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14 8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2)国际资本移动与公司 (3)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主要趋势 (4)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 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各种形式及其之间的区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16
5.教材编选 推荐教材: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肖文,应颖 著 高教版(第三版) 参考书籍: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习题集》 应颖 著 高教版(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