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EARCH
研 究
■ 文/ 李 敏器人,没有柜员和保安,被各种高科技设备所取代,通过充分运用生物识别、语音识别、数据挖掘等最新金融智能科技成果,整合融入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机器人、VR、AR、人脸识别、语音导航、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元素。一切业务由客户自助办理,将网点智能化发挥到了极致。
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路径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金融行业也随之取得重大成就: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银行物理网点智能化服务已成为银行渠道转型和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改造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有助于全面提升客户体验。
智能化的自助业务处理设备目前已然成为各家银行的标配,但是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就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国有大行的网点在上半年共减少162个,基层柜员减少达27104人。多家银行逐步走向智能化发展。广发银行智能打印终端}(SPM)集查询、打印、盖章、领取等功能,轻松实现对账单打印、资信证明开立等业务自助化和一站式办理。
比起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的智能转型速度也不遑多让,如莱商银行设立智慧柜员机,其由客户自助操作,包括的产品和服务达200项;交通银行上海虹桥支行完成升级改造,成为交行在全国试点的首批5个轻型智能网点之一。
其中,还有一家高度智能化的银行——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一家“无人银行”,银行里全是各种智能设备以及机
网点智能化制约因素
客户办理业务的习惯。虽然人们喜欢数字平台和服务所提供的速度和便利,但许多人仍然访问他们的银行分行进行银行业务并直接与银行人员互动。尤其是中老年顾客,他们接受科技信息的能力比较弱,并不适应自助型机器的使用。而年轻的客户群体也较多选择P2P网上电子平台这样的途径和方式,如此一来,银行失去了很多资源,因此,如何提高网点服务模式的高效和多样化,来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一个难点。
高技术银行人员的缺乏。当各家银行网点纷纷转型后,前台人员的确面临分流,
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现状
2017年公布的银行中报数据显示,五
84《中国外资》 2019年第4期
但并不意味着银行人员会减少,比如科技、风控、会计等部门的后台人员估计会增加,银行业的人员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银行的业务也慢慢向线上业务办理倾斜,这都需要大量的后台研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但我国高技术人才多被IT公司网罗,银行可吸纳的人才十分有限。
智能化转型建议
加强客户关系。客户在选择银行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有银行的地点位置,银行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跨物理和数字渠道支持相应银行服务的能力。而不断加深客户关系是一个可以直接转化为客户和银行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每次与客户的互动都是一个开发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可以提升客户体验。但是,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水平需要一致,及时和准确的数据管理。
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运用标准化数据来根据他们的偏好和需求做出即时,明智的决策并协助客户。根据客户偏好执行客户细分,例如银行要求,位置,首选产品和服务以及历史行为。
强化银行分支渠道。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通过分支渠道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真正卓越的客户体验,为了改善客户体验并提高分支机构效率,银行需要采用数字平台,流程和应用程序,为这些地点配备技术和工具,使其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任何渠道为正确的客户提供服务。
采用新兴技术。商业银行网点的转型首先取决于技术,是设计,流程和客户体验的基础,也是转型成功的真正推动因素。例如,用手持移动设备取代传统柜员柜台可以区分银行服务并个性化客户体验。通过让客户在访问银行之前预先填写电子表格,减少了到银行之后的等待时间。同时还要加快信息平台建设,传统的银行业务办理需要填写多份纸质信息,重复的内容填写会极大的降低客户的满意度。部分商业银行已采取无纸质化功能,以莱商银行为例,业务平台之间已实现信息共享,柜面业务无纸化,不需填单,多项业务只需一次签名。FIC
(作者单位:莱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菏泽分行)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Issue4 2019中国外资■ 文/高 茜如何合理评估中小型金融企业债券投资风险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金融市场越发繁荣,各种中小型金融企业性兴起,活跃了金融市场。金融企业经营的主要业务有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等,其中债券业务占据了金融企业总业务的30%以上。债券的出现对市场资本的流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增强了经济活跃度,但是过高的利益同时也伴随着过高的风险,这为中小型金融企业证券业务的扩张蒙上了阴影,每年都有中小型金融企业因无法及时规避债券投资风险而破产。在此背景下,如何对债券投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以便及时规避风险成为各中小型金融企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次研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型金融企业债券投资风险进行评价。首先选取评估指标,然后赋予指标权重,最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估。最后为验证该方法的评估准确性,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风险因素分析法、内部控制评价法、定性风险评价法等传统债券投资风险合理评估方法相比,本方法评估准确性更高,由此证明本方法为中小型金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能帮助金融企业及时规避风险。债券投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方法中小型金融企业债券投资之所以存在风险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收益小于成本,就存在投资失败的风险,所以在收益回收期间实时对风险进行评估至关重要。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该事件给金融企业造成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的量化评估,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因素分析法、内部控制评价法、定性风险评价法等,但是这些方法评估准确性并不高,无法帮助金融企业及时规避风险,因此,本次研究一种新的评估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该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评估指标;第二步利用层次分析计算指标权重;第三步进行风险模糊评价。Apr. 2019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