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听课与评课——基于课堂分析的视角
叶 忠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
分析课堂的视角与视点——视角1:教 视角2:学
第1步:教师课堂教学综合描述纲要——分别记录教师在下述各方面的表现: 1.课堂结构(问候语,课堂内容导入进程,结束)
2.讲课(组织性,清晰性,准确性,教师知识水平,有效地举例,进度,鼓励学生投入) 3.板书(清晰有效的使用板书,完整,易懂,易于学生做笔记) 4.家庭作业(布置作业程度适当)
5.态度(尊重学生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尊重学科的态度) 6.语言(声言洪亮,口音清晰度,语法) 7.身体语言(眼睛接触,表情,教态,课堂中的移动)
8.学生的接受程度(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情况) 9.课堂管理(对问题行为的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第2步:课堂教学观察的10维度
1. 教学目标:选择是否科学,是否以学生认知起点为依据。
2. 教学内容:内容清晰,深度、广度合适,怎样组织内容,是否突出教学重难点。 3. 教学方法:多种手段吸引注意力,变化提问和探索的方式,与学生特点的适应性。 4. 教师反馈:教师应该提供适时的反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区域丰满与完善 5. 思维教学:是否出现高品质思维学习活动,教师怎样指导、通过什么途径。 6. 教师表扬行为:(有效表扬:在期望的行为发生后立即给予表扬;对突出的特殊行为给予深度表扬;对不同情境下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口头表扬方式) 7. 教师检查行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练习时教师怎样进行监督与检查 8. 教师巡视线
9. 课堂管理:学习氛围的营造、是否有课堂规则和惯例
10.学生学习情况: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知识、技能、能力、智慧、态度、品质)
第3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是否有效地导入?是否优秀的讲述?是否有效引导讨论或合作学习?是否促进学生发现学习?是否问答有策略?
理念共享: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生
活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堂是师生不断“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过程。 课堂不能是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 探讨解决错误答案也是极佳的教育良机。 教师幽默、亲和力、激情、认真劲等,您总得占一条吧?
一个人的发展,不是靠教师教出来、逼出来的,而是靠他自己学出来的。 教师进教室是干什么的?不是去讲、去教的,而是去组织学生学的。 从“记忆型教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
任何单一的模式都有疲劳的时候,要选适宜的,但“以学定教”的总观念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