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综合 [3】贾中漫,赵继红.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 参考文献 …马春艳,于亚莉.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认识【J].辽宁行政学院 学报,2014(2):77—80 [2]方建卿.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J].财会研究,2012(3):64— 古统计,20012(1):64-69 [4]胡必娟.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面临的障碍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 月),2012(2):145-155 [5]于明修,肖洁.浅谈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机结合[J]. 70 会计之友(中旬刊),2015(5):210—230 社区工作视角下和谐高校教职工社区建设初探 谢泰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d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深入改革,面对发展机遇,也面对大量 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尽管部分房改之后的高校社区人员将自己的房屋通过 民生问题的涌现,传统社会救助系统应对效果不佳。高校枉区作为社 出售、租借等方式供他人居住,但相对行政社区,其成员的流动性也相对 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依然行政管理色彩浓重、社会服务缺失, 较小。 亟待发展。本文从社会工作三大手法之 的社区工作视角提供介入高 (2)社区地域封闭性 校社区思路,重点关注高校社区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 大部分高校社区处于高校校园围墙之内,其社区范围和校园公共设施 设备~般只限于教职工、家属和学生使用,与外界形成一定的物质边界。 一、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 由其是大学城的建立,使高校社区搬离市区,进一步使高校社区与行政社 1.社会治理要求 区地域割裂,无法共享行政社区的社会服务。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以来,党逐步深入 (3)资源丰富性 . 推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在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完 高校社区成员的职业,决定了其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从人力资源 善领导、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 角度分析,高校教师群体有相对较高的社会事务参与意识,另外多元化的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任务。党制定 高校学生社团也是高校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从物质资源角度分析, 的指导方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创新治理体系建设,力求维护 高校团委、工会、后勤服务公司等部门都在不同的领域为高校社区提供服 社会稳定。 务。但这些资源都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2.嵌入式社会工作的挑战 三、社区工作介入思路 在与党指导方针相对应的实务层面,王思斌早在2Do1年总结中国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从社区工作视角提供介入思路,需重点关注社会 传统助人系统中提到,我国系统中的职工福利和救助是由工作单位提 支持网络的建设,注重三种网络形式,三种支持内容。 供为主,这种福利与救助的获得是以社会身份为条件的,这成为了计划体 I.社会支持网络 制下主流的福利意识形态。随着我国在全面深入改革开放,遇到新的发展 三种社会支持网络形式是指个人网络形式、互助网络形式和社区网 机遇同时,也遭遇大量民生问题涌现,原有的助人系统在解决新时期社会 络形式。个人网络的建立应由社工整合高校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提升个 问题效果不佳。一方面传统行政性救助系统功能衰减,另—方面有发展前 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助网络则注重高校社区居民间的感情基 景的社会工作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在实务策略层 础,把面对相同问题的人聚在一起,建立互助的网络关系,社区网络则需 面探讨社会工作有效参与创新治理体系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学生社团、学校部门、部门等资源,使高校社区 =、社区工作介入高校教职工社区的必要性 居民充分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改善。 1.高校教职工社区社会服务缺失 2.支持内容 早在90年代初,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 三种支持内容包括物质支持、精神与心理支持 关系支持和社区照 使得单位建房社会化,社会服务、管理和保障等职能的承担逐步由单位向 顾。物质支持并不是适用于全体社区成员,而是针对家庭有重病患者或遭 社会过渡,高校教职工社区初步形成。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实际上多数 遇经济困难的家庭开展的物质支持;精神与心理支持则是指舒缓高校社区 高校社区管理,是由高校成立后勤服务公司为高校社区提供半福利性管理 居民的工作压力、病患照顾者照顾压力等常见压力;关系支持则注重良好 和保障服务。这依然是以开展管理工作为主,甚少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服 亲子关系的促进、夫妻关系的促进、老年人群体的社交关系等,而高校给 务、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和社区发展工作等社会服务,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予的福利是以教职工个人为单位,因此老年人群体的社交关系较为容易被 管理程度低,与行政社区的发展存在大的落差。高校社区作为创新社会洽 忽略。 啊 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服务亟待发展。 2.高校教职工社区特殊性 参考文献 高校社区的发展现状有其特殊性,这决定了高校社区建设的发展策 [1】王恩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 略不能简单套用行政社区发展经验,笔者总结其特点有三: [2]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 (1)社区成员的相对单一性 哲.2007(1):121-126 高校教职工社区的居民以高校教职工与亲属为主,社区成员相对单 [3]周沛.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研 一,同时有同一单位的身份认同,居民之间有一定的感情,对社区有较强 究,2O03(6):92一g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