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进行参与式教学

如何进行参与式教学

来源:华拓科技网
安门广场阅兵仪式上的图片。当学生看到战士 们整齐的步伐、壮严的军威时,无不叫好。接下 来我又播放了战士们阅兵训练的一段视频:战 士们冒着40多度的高温,穿着特制的背心训 练,其中一位战士脚上磨了好几个血泡,有的已 经出血并且和袜子粘在一起,这时羡慕就变成 口陈爱明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全过程的方法,其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参 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 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和 不同智能类型的参与者都能有效地达到学习最 优化。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引导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 趣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 以为学生上一节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 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学习兴 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 精神源泉,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设法不断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目前新课程来看,它走出了 传统思品课单纯说教的抽象理论,而是不断贴 近学生的生活需要。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这种变 化为我们重建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兴趣提供 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方法也能有新的改变,那么学生对政治课的 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如在新课导入上,可以合 理采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媒体技术,通 过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引起学 生的有意注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动机。笔者在讲述“磨练坚强的意志”一节内容 时,在新课导人时就播放了一组2009年国庆天 了敬慕。用这样生动、鲜活真实的例子进行教 学,学生爱看、爱听,容易接受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我国封 建社会的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一课时,教师可 以把学生带到电脑房,让学生自己通过因特网 查询有关知识,并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上学 到的知识,将搜集到的资料用PowerPoint做成 幻灯片,轮流展示给大家,共享自己的劳动成 果。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 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学习政治的兴趣。 二、重视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 途径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往往注重课堂教学, 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活 动,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差。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 出的:“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 不如欧洲和美国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 会。”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加 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 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从思品课教学来看,学生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 两类;一类是课堂活动,一类是课外活动。其中, 课内活动主要是:(1)小组讨论活动。教师组织 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展开辩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2)扮演角色活动。当教材内容适合编 写、表演小品时,组织学生认真看书,根据内容 要求,分配角色表演,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掌 握知识,锻炼能力。(3)课堂竞赛活动。教师可根 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组织生动活泼的知识竞赛活 动,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独仓 性。课外活动是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探索精 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主要包括:(1)指 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 区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有一句话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 牢,动手做学得快。”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 会,不仅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认识社会,而且 使课堂与社会相融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激发 了学生的创造思维。(2)开设“模拟法庭”、“实话 实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通过 学方法,我也不例外。不过我的小组合作学习不 是随便进行的,一般睛况下我会把学生分成六 组,每组在学生数量、性别、学习程度上等都会 考虑。如一组六个人,女生多少,男生多少,然后 在学习程度上,优生有几个,中等生有几个,全 部结合起来,这样小组在讨论的过程就不会出 现冷场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一言堂的局面,整个 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参与 这些活动,使学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对书本知 识理解得更透彻,增长了见识,培养了思维能 力。(3)组织课外“时政热点评论小组”,定期开 展“时政论坛”活动,结合国际、国内、校园里发 生的新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对新闻热点的 捕捉中,锻炼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不论是课内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充分调 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表现自 我,体现了自我价值,同时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 和技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关注个体差异,把握学生参与学习的层 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 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 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 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学 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有 其自身的独特性,这是我们教学中不得不面对 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教师必须课前对每个学 生的学习情况作具体的了解,以便心中有数,区 别对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设计出各种不同层 次活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来满足不同 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在教学“丰富多样的情绪” 一节内容时,我在新课导入时根据电视台 的“非常6+1”栏目设计了一个游戏:请一位同 学上台进行动作表情表演,另一个同学猜测他 所要表达的意思。当时我了解到班上有一个学 生极富表演能力,于是就让他上台来表演,然后 找出班中一个反应很快,比较活泼的学生来猜 测。这样课堂的气氛相当活跃,两个同学的表现 也相当让人满意。再如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新课 程实施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上都采取的一种教 到课堂中来。 四、坚持多元化评价,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 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 多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 世界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同时也要求教师在丰 富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和多角 度的评价模式,将原来课堂里简单的“正确”、 “值得表扬”的单一评价变为“你真棒”、“精彩极 了”、“佩服你”等极富激情和个性的评价方式。 这是新课改实施以来表现最为突出和值得欣喜 的一面。这种可喜的变化让课堂充满了活力,焕 发了生机,让学生情绪激昂,精神抖擞。教师行 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 学习情绪。教师课堂评价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评价要多元化,二是评价要及时,三是评价 要真诚,四是评价要富有辩证性。就拿第三个方 面来说吧。我们知道,真诚的情感是打动一切的 泉源。教师的评价,无论是高明还是纯朴,只要 真挚诚恳,都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成就 感。虽然学生年龄小,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 却总是和大人一样,也期盼一种真挚诚恳的交 流和表达,希望自己被对方认可。教师尤其要忌 讳的是不能挖苦讽刺学生。讽刺挖苦带给学生 的往往是一种长期并沉重的心理伤害。赞可夫 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触 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 效。”巴特尔说:“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 力量。”真挚诚恳的交流,热情亲和的信任,会有 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师就无须 担心什么了,因为他们自己知道如何去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中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