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农药研究与应用 AGROCHEMICALS RESEARCH&APPLICATION 第13卷 提高防治技术的到位率。 3)开展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控效率。病毒病 传毒介质灰飞虱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一家一户单 独防治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 问题.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与相关科研、教学单位 联系.密切协作,协同攻关,加强灰飞虱发生消长 规律和监测预报规范、带毒率快速测定方法、治虫 防病新药剂以及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等研究,为可持 续控制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提供技术支撑。 5)强化农药监管,确保防治效果。各级农业 部门要根据我部“2009农药市场监管年”的总体部 署和安排,切实履行职责,积极组织开展防治用药 市场监督抽查行动,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我部《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意 见》要求,积极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加强 人员培训、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努力提高专业 化防治比例.充分发挥其治虫防病的示范带头作 用,实施联防联治、统防统治,努力提高防治效 果和效率。 净化农药市场,保障适销对路农药的有效供应,确 保农民用上“放心药”,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坑 农害农事件 4)协作攻关研究.优化防控技术。针对近年 来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流行的新情况和新 高效氯氟氰菊酯货紧价扬 2009年初春,全国农药产品涨价,高效氯氟氰 菊酯首当其冲,这表明了高效氯氟氰菊酯是市场需 求量较大的热点品种。目前国内市场上,高效氯氟 氰菊酯原药(≥98%)的报价为2l万~21.5万元。 比一月份业内预测的3月份有可能达 ̄1125万元还有 一氰菊酯,来代替高效氯氟氰菊酯,以适应中国广大 农民低成本的口胃。目前高效氯氰菊酯96%原药市 场价14.5万元/吨.27%高效氯氰菊酯苯油3.8万~ 3.9万元/吨 由于该产品利润空间较大.近年来,吸引不少 企业登记上马生产。由于生产企业众多,原料紧 定的距离。但目前国内高效氯氟氰菊酯单剂和混 专家提醒,高效氯氟氰菊酯价格狂涨后,商家 剂企业购买原药十分踊跃,后市存在上涨空间。 会转向并大量采购没有涨价、药效又相近的高效氯 缺,该产品几年来一直货紧价扬。去年更是由于上 游原料醚醛和中间体贲亭酸甲酯大幅度涨价,生产 成本急速增加。 影响我国农药发展的因素及行业趋势 (庾莉萍) 农药产销形势 心药械处邵振润在第24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 农药械交易会上介绍,2009年杀虫剂需求总量预计 为15.27万t,比上年增加8.55%。其中有机磷类9.59 万t,比上年增加8.21%:氨基甲酸酯类1.02万t.同 比增长30%:拟除虫菊酯类4 471.94 t.同比增长 一、20o8年1~l1月规模以上企业农药总产量171.1 万吨.同比增长14.22%:产品销售率达到96.7%。 同比提高0.96个百分点,全行业呈产销两旺的良好 发展态势。在产销两旺的同时,农药行业产品结构 进一步优化。受金融危机影响,农药随宏观经济的 走弱出现阶段性下滑。尤其是在2008年下半年,原 19.4%;其他类杀虫剂3.16万t,同比增长5.22%。 杀菌剂需求同比稳步增长。2009年我国杀菌剂 药产量增幅出现明显下降,2008年6~11月的单月 增幅为一4.52%、一15.26%、一13.66%、2.16%、 一需求总量预计为7.99万t, ̄L2008年增长5.14% 除 草剂需求同比基本持平。自1999年以来,除草剂预 9.15%和8.53%。 测需求量一路飙升,但2009年总需求量预计为7.71 万t,与2008年基本持平,没有继续上升。植物生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农药受宏观经济的 影响小于普通化工产品。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 长调节剂有所增加。2009年植物生长调节剂需求量 预计为3 210.54 t。比上年增长3.37%,但增长幅度 趋缓。杀鼠剂需求同比下降,2009年杀鼠剂需求量 689.36 t,比上年减少26-28%。 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统计预测分析,2009年全 国农药需求总量预计为31.36万t,比2008年增长 5%。从我国农药工业的产能和产量来看,2009年 农药市场总体供应充足。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 二、农药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2期 国内信息 39 国外农药行业已经迈入成熟期,中国农药目前 仍然处在成长中后期。四大因素共同决定国内外农 药需求农作物种植效益、种植方式、气候影响下发 生的病虫害与环保等要求 1.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量将达3.3亿t。 2.惠农的持续出台 随着国家惠农的出台.及十七届三中全会 上国家对农业的倾斜。2009年通过继续提高粮 食最低收购价格、扩大农资补贴范围以及农资补贴 联动机制等,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粮食产量将保持稳 定增长,与粮食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化肥和农药需求 有保障。 2008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第三 2008年全球前1O大农药公司增长都在2位数, 预计2008年全球销售会超过400亿美元。2009年销 售量可能变化不大,但销售额可能会下降,主要因 为均价可能下降。中国农药原药产量已占全球的 50%,约150万 ,且其中80%出口,受全球金融 危机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2.旱灾抑制农药需求 农药行业的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变动的影响小于 普通化工产品,成熟农业对于农药的需求主要与气 候影响下的病虫害发生直接相关。截至2009年2月5 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55亿亩,其中北方冬麦区 受旱面积1.43亿亩。比常年同期多33%。受旱灾影 响,农作物长势不好,对农药需求暂时受压制。 三、刺激农药需求的因素 1.农产品长期牛市 尽管全球经济步入下行轨道,但是农业在国民 经济中地位特殊,关系到各国基础的国计民生。农 产品的需求仍然来自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生物替 代能源三方面,这导致农产品仍处于牛市。农产品 的走强,使全球农作物种植积极性显著提高,农药 需求增加。农药行业依然处于景气周期。 农产品将长期处于牛市行情,主要基于以下三 大理由:1)世界人15增长导致农产品需求持续增 加 全球人口近年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年均以 7 500万的速度在增加。据推测,至2050年,全球 人口总量将达92亿,持续的人15增长将大大增加农 产品的需求。2)消费升级促使农产品需求进一步 扩大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肉禽蛋奶等动物 性食物的需求量大为增加。以猪肉为例,我国猪肉 的产量从1996年的3158.0万t上升 ̄tJ2006年的5197.2 万t.增幅高达64.6%,而每生产一斤肉大概需要10 斤谷物.由此可见消费升级拉动的农产品需求增量 量将是一庞大数字。3)美国新能源法案拉动推动 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全球最大的粮食出15国美国为 例,由于对乙醇生产实施补贴,其用于生产燃料乙 醇的玉米2006—2007年度为5 400万t,而预计2007~ 2008年度将达到8 400万t.接近世界玉米贸易的总 量。根据2007年l2月美国国会批准的《新能源法 案》,2022年燃料乙醇用量将达 ̄J360亿加仑。按照 3。l t玉米可生产340]JII仑乙醇计。届时美国玉米用 次提高出15退税率所涉及商品的范围和税率,农药 也是受惠品种之一。这些对农药行业的利好效 应.会在2009年得到充分释放。 今年新年伊始,国家“一号”农业文件的出 台.较大幅度提高今年生产的主要粮食产品最低收 购价格约15%左右。这对与粮食生产息息相关的农 药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随着作物种植面积扩 大,农产品价格上升,农业投入的增加,作为农业 生产资料的农药消费量必将会随之上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 模经营,这无疑将彻底打破原有的粗放式甚至是毁 灭式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建立规模农业,实现农业 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 率。适度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充分利用抛荒耕地, 并减少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在这样的前提下,农 药化肥行业也会因为耕种面积增加而获得持续增长 的机会。 3.农业生产成本在下降 农药在农业生产的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小, 用户的敏感度较低。根据2005年的数据,在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生产成 本中,农药仅占4%左右。 2008年下半年以来,占粮食生产成本23%的化 肥的价格已有较大幅度的下跌,有利于农业生产 成本的降低,也为农民的农药消费提供了良好的 条件。 4.气候变暖提升农药需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药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在 波动中缓慢上升,直接提升了对于农药的需求。 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地区降雨偏少,温度持 续偏高,长时间高温少雨在2009年的冬末春初形成 了50年一遇的旱灾。北方地区有超过3亿亩耕地遭 灾。自2008年12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 年同期偏高。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009年2月4日启动Ⅱ 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5日召开全国冬麦主产 40 农药研究与应用 AGROCHEMICALS RESEARCH&APPLICATION 第13卷 区8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I级抗旱应 急响应。这是《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级别最高 的应急响应机制,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启动I级抗 旱应急响应。借鉴以往灾情规律,旱灾结束后,由 于气温较高,适合病虫害繁殖,因此,未来农药需 求将会有较大回升。 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河中下 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大部地区的气温偏高,利 于玉米螟虫、蝗虫、蚜虫等大多数害虫以及小麦条 锈病等潜育病菌的安全越冬。同时,由于北方冬麦 区干旱持续、气温偏高,近期气温上升较快,气象 条件利于华北湖库和黄淮农区蝗虫以及北方牧区草 原蝗虫的发生发展:如果春季气温偏高、降水适 宜,蝗虫孵化早,生育期缩短,危害将加剧;冬季 偏暖和春暖干旱还有利于北方长势偏弱麦区麦蚜虫 以及旱作麦田麦蜘蛛的发生发展。 受气候异常影响,2009年小麦条锈病呈重发态 势。据各地监测,西北、西南麦区发病时间均比 2008年提早10~55 d。截至2009年2月5日,全国小 麦条锈病已在7省(市)223个县发生,面积达1 130 万亩.t:L2008年同期增 ̄11460多万亩。其中,冬繁 区冬季发病450多万亩, ̄L2009年1月20日增加近 200万亩。甘肃、宁夏等西北部分秋苗发病是1990 年以来最严重的年份,四JiI、贵州等西南冬繁区发 病明显重于常年。 ̄1]2009年2月底,条锈病发生面 积有可能超过700万亩。2009年小麦条锈病可能在 全国大流行.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根据农业部于2008年l0月份至11月上旬组织的 对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西6省 (区)草地螟常发区和2008年重发区进行了越冬虫 源基数调查,我国草地螟虫源存在着越冬虫茧分布 范围广、面积大、密度高、冬前存活率高的特点, 农田、地埂、荒地、林地、草原和果园均有分布。 2008年草地螟越冬虫量为1996年第三暴发周期以来 最高的年份.已具备2010年一代草地螟大发生的虫 源基数。2009年一代草地螟在东北、华北等北方地 区发生为害的风险较大,监控和防治任务艰巨。 从历史上看.大旱之年往往是病虫害的高发 年。条锈病、蝗虫、蚜虫、瓜绢螟、豆野螟、斜纹 夜蛾等病虫害都可能对农产品生长构成严重危 害。2009年2月6 Et国家农业部下发紧急通知,预 测2009年小麦条锈病可能在全国大流行,防控形 势异常严峻。 农民工返乡的影响也较为复杂微妙,目前较难 看出究竟是正面还是负面影响占据主导地位:从负 面因素角度来看,农民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可能 导致农民生产资料投入积极性的下降;从正面因素 角度来看.返乡的农民工可能会重操旧业。在春耕 来临之际开荒种田,从而引起农药需求的上升。 四、我国农药的发展趋势 1.产业升级将继续 全球农药行业格局中,中国农药企业处在产业 链的最低端。全球农药市场被六大农药企业所垄 断.国内农药企业仅处在第三梯队位置.为国际巨 头提供仿制原药。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上都无法与 之抗衡。预计全球农药的格局将会打破,分工趋 势也变得明显.常规原药品种的发展正在向亚洲 尤其是中国市场转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 有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而先行者的市场优势将 越发明显 我国处于农药行业转型初期.多年来,国际农 药巨头基本一直在延续着“产权农药一丰厚利润一 研发投入一新产权农药”的发展路线.而国内大多 数公司则处于被动的仿制和简单创制阶段,顺应我 国目前的国情,产业升级在继续,而自主化进程则 是路漫漫。在国际化分工更加明细的情况下,随着 我国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转型初期的农药行 业必然将经历一个5~10年的积累期.而在此期间 也必然将伴随着大量的合并重整和优胜劣汰,只有 站在行业的前端,走技术和差异化的道路,才能长 久立于不败之地。2007~2008年我们的大型农药企 业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和资本,2009 2010年是我国 农药未来大发展的酝酿之年,随着国际产能转移和 国内整合的期待。未来10年必将出现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农药巨头,其发展速度将大大领先于其它工业 行业和整个经济。 2.农药品种结构改变 由于消费水平以及耕作方式的差距.中国与全 球在三大类农药品种的发展趋势上并不同步:未来 全球范围内。杀菌剂增速在三种农药类别中最快. 但除草剂中草甘膦、百草枯发展迅速;中国除草剂 和杀菌剂的发展速度和潜力均大于杀虫剂。 从种植面积来观察.我国玉米类已经超越稻谷 类而跃居第一,棉花、茶园、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 积平均增速在2000年后位列前端。从销售额分作物 占比情况来看,玉米的种植面积的增加会带来除草 剂销售额的增加,而棉花、果蔬则发展侧重点在杀 虫剂方面。 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保农药已成为首选的 主导产品,特别是高毒农药替代品种。2008年虽然 第2期 国内信息 41 国内农药整体销量同比有所下滑,但是由于5种高 毒有机磷杀虫剂的停止使用.使得磷、毒死蜱 等农药的需求明显上升,从全国需求情况来看,吡 虫啉和阿维菌素需求也出现明显上涨,对于国内农 药行业来说,不仅要看清未来整体的发展趋势,更 中国家转移。 在这一过程中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资金实力 雄厚的农药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国家政 策的偏向,更有助于这些企业的发展。首先,出于 环保考虑,欧美等发达地区农药原药生产装置的建 设受到很大。国际农药龙头企业或是直接投资 中国建设原药生产装置,如华星化工与阿丹诺化工 有限公司合作的重庆寿县项目;或是与国内原药生 重要的是判断各个品种间相互替代的关系和随着种 植结构的改变所带来的一系列农药品种的变化。 3.低残留、低毒、高效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全 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国内采购农药原 药,如先正达与江山股份的合作。而在这一合作过 程中,最先受益的必然是国内龙头农药企业。因为 国外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往往选择具有一定技 球对农药使用可能带来对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健康的 损害的关注度越来越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上世纪 70年代末,就开始着手制定有关农药的立法、登记 要求、登记后管理、药效试验要求、环境效果和农 药废弃物方面的准则。而随后的一系列国际公约 中,如《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关 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以及《关于 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 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等均对农药产品的残留 物标准进行了规定。目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MRL)等标准,已成为国际农药贸易中最重要的 非贸易壁垒,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代表了未来 农药发展的方向。 4.农药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术能力和资金实力,能够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企 业。在合作中,国内参与合作企业一方面打开了海 外市场.另一方又可以借助外方的技术实力,不断 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拉大与国内其它企业之间的 差距。其次。从趋势上看,农药产业的转移不仅是 原药生产的转移.制剂生产也有望将逐渐转移到发 展中国家。而先期与国外合作的农药龙头企业更有 望获得药剂生产专利的转让权。再次.国家对农药 研发力度不断加大,而各项农药标准也将陆续出 台,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加大。据了解,目前 江山和新安等几家草甘膦龙头正在积极从事草甘膦 欧美等发达国家环保标准越来越高,为满足环 保要求,发达国家农药企业不得不为治理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污染花费大量费用。例如,为处理草甘膦 原药生产的残液,孟山都公司的做法是将残液打入 农药标准的制定。一旦标准出台,10%浓度的草甘 膦原液无法直接出售,将大大提高草甘膦企业的成 本。压缩小型企业的盈利空间。龙头企业可借此机 会,挤占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实现行业整合。 伪劣农药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内农药市 场。还让我国的国际形象大打折扣.随着国外采购 地下,进行深埋处理。这使得其处理成本巨大,占 据了草甘膦成本中的很大比重。而发展中国家,环 保处理成本则要低廉很多。在中国,草甘膦原药厂 商的通常做法是在草甘膦残液加入高纯度母液,将 其配成10%的草甘膦原液出售。环保成本方面优 势.使全球农药原药生产装置的建设越来越向发展 商质量要求的提高,出口订单也必然向少部分优势 企业转移。由于质量和成本的双重优势,公司 产品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逐渐失去中国市场, 直至基本退出。 神约牌吡蚜酮——引领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随着社会的 文明与进步.我国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正大行其道, 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农药企业大有可为。近几年来, 克胜集团抢抓农业不断升温新机遇,把脉国家产业政 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乃至食品安全受到全社会 的高度关注,人们更加重视农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出效 益。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是农民抗御生 物灾害、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 在人口增长及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农 业对农药的依赖仍然不会减弱。但农药的使用,也会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努力将这种 策,立足农药科技创新,开发了一批新颖、高效、低 毒、低残留、友好环境的新产品,其中,获得国家 发明专利、在国内首家获准登记的神约牌吡蚜酮悬 浮剂,已成为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强劲标杆。 吡蚜酮产品新颖独特,符合我国农药产业发展 导向。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使用的农药.既要能够有 效防御生物灾害,又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