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一、配气机构的拆装
一、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1、熟悉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各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2、掌握正确的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二、实训内容
1、桑塔纳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 2、EQ6100-1型发动机配气机构的拆装
三、实训设备及工、量具
1、桑塔纳轿车发动机3台,EQ6100型或CA6102型发动机2台 2、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各, 5套
3、发动机拆装翻转架或拆装工作台, 5套 4、其它(清洗用料、搁架等),若干
四、实训步骤及操作方法
(一)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的拆装 以桑塔纳车为例:
1、配气机构的分解:
(1)卸下凸轮轴轴承盖紧固螺母,其顺序是先松第1、3、5轴承盖,之后对角交替旋松2、4轴承盖螺母,取出凸轮轴;
(2)取出液力挺柱,用专用工具或自制工具压下气门弹簧座,取出气门锁片和内外气门弹簧,以及气门油封和气门。
2、配气机构的装配: (1)安装气门
安装气门前应检查气门和导管的配合间隙为0.035~0.070mm。
气门导管装上新的气门油封。安装气门油封时,要套上塑料管,再用专用工具压入。然后装上气门弹簧座,在气门杆部涂以机油,插入气门导管(注意不要损伤油封,最后装上气门弹簧(弹簧旋向相反)和锁片,锁片装好后,用塑料锤轻敲几下,以确保锁止可靠。 (2)安装凸轮轴和油封:
①安装好桶式液力挺柱,装好凸轮半圆键,将凸轮轴颈涂少许润滑油放入缸盖各轴承座上。 ②安装凸轮时,第一缸的凸轮必须朝上。
③安装凸轮轴轴承盖时,注意轴孔上下两半对准。
④先对角交替拧紧4、2轴承盖,然后再交替拧紧5、3、1轴承盖,拧紧力矩为20N.m。 ⑤凸轮轴与支承孔间隙为0.06~0.08mm,轴向间隙应小于0.15mm。
⑥在密封圈唇边和外圈涂油,将密封圈平压入,注意不要压到底,否则会堵塞油道。 ⑦放入半圆键,安装凸轮轴正时齿轮,并用80N.m的转矩加以紧固。
⑧注意:安装凸轮轴时,第一缸的凸轮必须朝上;凸轮轴转动时,曲轴不可置于上止点,否则会损坏气门或活塞顶部。
3、正时齿形带和齿轮的装配:
先把齿形带套在曲轴和中间轴正时齿轮上,装上皮带轮,使凸轮轴正时齿形带轮上的标记“O”与左侧(向前看)气门室盖平面对齐(桑塔纳2000型轿车发动机齿形带轮上“OT”标记与气室护板上“↓”对齐,使三角皮带上的上止点记号和中间轴齿形带轮上的记号对齐(桑塔纳2000型轿车发动机中间齿形带轮上“OT”标记与气室护板上“↓”对齐)然后将齿形带也套在凸轮轴正时带轮上;顺时针转动张紧轮,以张紧齿形带,以用手指捏在齿形带中间(齿轮轴正时齿带轮和中间轴正时齿带轮中间)刚好可翻转90°为止;用45N.m的转矩紧固张紧轮固定螺母,然后转动曲轴两圈,检查调整是否正确;最后装上正时齿带轮护罩。
(二)顶置气门下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的拆装 以EQ6100-1型发动机为例。
1、气门组的拆卸
(1)从发动机上拆去与燃料供给系、点火系等系统有关部件。 (2)拆卸前、后气门室及摇臂机构,取出推杆。 (3)拆下气缸盖。
(4)用气门弹簧钳拆卸气门弹簧,依次取出锁片、弹簧座、弹簧和气门。锁片应用尖嘴钳取出,不得用手取出。将拆下的气门做好相应标记,按顺序放置。 (5)解体摇臂机构。
2、气门传动组的拆卸
(1)拆下油底壳、机油泵及其传动机件。
(2)拆卸挺柱室盖及密封垫,取出挺柱并依缸按顺序放置,以便对号安装。(CA6102型发动机挺柱装在挺柱导向体中,导向体可拆卸,拆装时须注意装配标记)。 (3)拆下起动爪,用拉器拆卸皮带轮。 (4)拆下正时齿轮室盖及衬垫。
(5)检查正时齿轮安装记号,如无记号或记号不清,应做出相应的装配记号(一缸活塞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
(6)拆下凸轮轴止推凸缘固定螺钉,平稳地将凸轮轴抽出(正时齿轮可不拆卸)。
3、清洗各零部件,熟悉各零部件的具体构造和装配关系。
4、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安装
(1)安装前各零部件应保持清洁并按顺序放好。
(2)安装凸轮轴:先装上正时齿轮室盖板,润滑凸轮轴轴颈和轴承,转动曲轴,在第一缸压缩上止点时,对准凸轮轴正时齿轮和曲轴正时齿轮上的啮合记号,平稳地将凸轮轴装入轴承孔内;紧固止推突缘螺钉,再转动曲轴,复查正时齿轮啮合情况并检查凸轮轴轴向间隙;最后堵上凸轮轴轴承座孔后端的堵塞(堵塞外圆柱面应均匀涂以硝基胶液)。
(3)安装气门挺柱。安装挺柱时,挺柱上应涂以润滑油并对号入座。挺柱装入后,应能在挺柱孔内均匀自由地上下移动和转动。
(4)装复正时齿轮室盖、曲轴皮带轮及起动爪。 (5)装复机油泵及其附件,装复油底壳。
(6)气门组的装配。润滑气门杆,按记号将气门分别装入气门导管内。然后翻转缸盖,装上气门弹簧、挡油罩和弹簧座。用气门弹簧钳分别压紧气门弹簧,装上锁片(锁片装入后应落入弹簧座孔中,并使两瓣高度一致,固定可靠)。 (7)安装气缸盖 (8)摇臂机构的装配:
摇臂机构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①对摇臂、摇臂轴、摇臂轴支座等要清洗干净,并检查这些机件的油孔是否畅通。
②将摇臂轴涂以润滑油,按规定次序将摇臂轴支座、摇臂、定位弹簧等装在摇臂轴上。安装时,EQ6100-1型发动机摇臂轴上的油槽要向下,出油孔向上偏发动机左侧,即进排气道一侧,如装反则摇臂机构润滑不良。
③将推杆放入挺柱凹座内,摇臂上的气门间隙调整螺栓拧松,以免固定支座螺栓时把推杆压弯。然后固定摇臂机构,自中间向两端均匀固定,达到规定的拧紧力矩。EQ6100-1型发动机摇臂轴支座的拧紧力矩为29~39N.m;CA6102型发动机摇臂轴支座的拧紧力矩中间为29~30N.m,两端为20~30N.m。
④支座固定后,摇臂应能转动灵活。
(9)装复汽油泵、分电器等发动机外部有关机件。
5、调整气门间隙。
返回
实训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一、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1、熟悉气门间隙两次调整法。
2、熟悉气门间隙的检查、调整方法及步骤。
二、实训内容 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
三、实训设备及工、量具 1、四缸或六缸发动机,5台 2、塞尺,5把
3、摇手柄、扳手、螺丝刀等工具,若干
四、实训步骤及操作方法
气门间隙是指气门杆的尾端与摇臂端面之间的间隙。气门间隙有冷态和热态之分。修理装配过程中的气门间隙调整是冷态间隙调整,热态间隙调整是在发动机运转,温度上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进行间隙的调整。调整气门间隙有逐缸调整和二次调整二种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二次调整法。 检查调整气门间隙时,必须使被调整的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即挺柱底面落在凸轮的基圆上时,才能进行。其步骤如下:
1、将发动机摇转至第一缸活塞压缩行程上止点。
2、根据“双排不进法”,检查此时可调气门的间隙并逐个作好记录。如不正常,随即予以调整。 3、调整时,先松开锁紧螺母1,用螺丝刀旋动调整螺钉2,将规定厚度的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部与摇臂之间。当抽动厚薄规时有阻力感,拧紧锁紧螺母,再复查一次,符合规定值即可。 4、将曲轴摇转360°,再检查调整其余气门。
返回
实训三、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一、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1、熟悉气门、气门座修理设备、仪具的结构和使用。 2、熟悉气门光磨,气门座铰削的操作工艺和方法。 3、熟悉气门密封性检查和修理技术要求。
二、实训内容 1、气门座的铰削 2、气门的光磨
3、气门与气门座的手工研磨。 4、气门与气门座的密封性试验
三、实训设备及工、量具 1、气门光磨机 ,2台 2、气门密封性检验仪,5台 3、气门座铰刀,5套 4、橡皮捻子,数个 5、红丹,5盒 6、煤油,若干
7、气门研磨膏(粗、细),各5盒 8、6B铅笔,5支
9、气缸盖(CA6102或EQ6100),5组 10、气门(新旧件),2组
11、清洗用棉纱、油料、其它工具,若干
四、实训步骤及操作方法
(一)气门座的铰削
1.铰削新的气门座,其工艺过程如下:
(1)选择气门铰刀的导杆。根据气门导管的内径选择导杆,导杆以能轻易推入导管孔内,无旷量为宜。
(2)铰刀的选择。根据气门工作锥面和气门座的孔径选择铰刀的锥角和外径,铰刀的锥角要与气门工作锥面相同,其直径大小以气门座的吃合在铰刀的刀刃范围内为宜。
(3)粗铰。先将与气门工作锥面角度一致的粗铰刀套在导杆上,使铰刀的缺槽与铰刀转把的凸缘嵌合,即可进行铰削。铰削时,转把要平直,用力要均匀,顺时针转动转把,直到形成2.5mm以上的完整锥面为止。再用座面铰刀来修整上下平面角。要边铰边用相配的新气门(或光磨好的气门),在气门座铰削表面上涂红丹检查气门与气门座的接触环带位置,应在气门工作锥面的中部靠里,其宽度一般以1.00~2.50mm为宜。
(4)精铰。最后用与气门工作锥面角度一致的精铰刀精铰气门座的工作锥面,精铰后气门头部平面应高出燃烧室0.2mm,并保证接触环带的位置、宽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2.铰削用过的气门座时,其铰削工艺过程如下: (1)选择铰刀和导杆,与上述相同
(2)砂磨硬化层。套入工作锥面铰刀,在铰刀下垫入粗砂布,双手用力下压正反向转动转把,以除去气门座工作面的冷作硬化层和油污,防止铰刀在气门座上打滑。
(3)铰削。用工作锥面铰刀铰削气门座工作面,操作要领与上述相同。直至烧蚀、斑点等缺陷被完全铰去,出现一条宽度大于2mm的连续的接触环带为止。用相配气门试配,其大端平面不得低于缸盖燃烧室平面2~2.5mm,否则应更换新气门座。最后用15°(30°)或75°(60°)座面铰刀,调整接触环带的位置和宽度。如接触环带偏里,应使用15°(30°)座面铰刀铰削气门座内口,使接触环带外移;如接触环带偏外,使用75°(60°)座面铰刀铰削外口,使接触环带内移。如接触环带宽度过大,可视接触环带的位置,用15°(30°)或75°(60°)座面铰刀铰削至合适。
(二)气门的光磨
当气门的工作锥面上出现偏磨、烧蚀、斑点、沟槽等损伤时,可在气门光磨机上修磨其工作锥面。但光磨后气门头部圆柱面的高度不得小于0.8mm,否则应予报废。 气门光磨的工艺过程如下:
1、检查被光磨气门的变形。气门杆部和工作锥面的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03和0.05mm。如超限,应变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2、夹紧气门杆。将校直的气门杆部插入气门光磨机的夹架上,气门头部伸出长度为40mm并夹紧。 3、试磨。松开夹紧固定螺栓,转动夹架使刻度盘指示的角度与气门工作锥面的角度相等,然后紧固夹架固定螺栓。试磨时,首先打开夹架电机开关使气门转动,观察气门工作锥面有无偏斜现象。当气门摆动时,再开动砂轮电机开关,慢慢移动夹架,使砂轮表面与气门工作锥面轻微接触试磨。如气门工作锥面不是被均匀磨去,而是一端接触另一端不接触,应重新调整夹架直至两端同时磨削时,再将夹架紧固。若气门锥面光磨正在大端或小端,松开夹架固定螺栓,调整夹架角度,直至光磨面在气门锥面中部为止。
4、磨削。光磨时,左手转动横向手柄使气门慢慢向左移动,右手转动纵向手柄,使气门工作锥面在砂轮面上左右移动,以保持砂轮的平整。但必须注意气门移动不能超出砂轮面。要及时冷却,进刀量要小。以降低工作锥面的粗糙度。如此反复进刀光磨,直至工作锥面的损伤痕迹全部磨光。光磨后,气门头部圆柱面的高度不得小于0.8mm。最后用0号砂布打磨气门工作锥面以消除粗磨纹路,但时间要短。
(三)气门与气门座的手工研磨
1、清洗气门、气门导管与气门座,将气门按序放置,以免错乱。
2、研磨。气门与气门座的手工研磨有用橡皮捻子和用螺丝刀两种方法。用橡皮捻子研磨时,在气门大端平面上涂以薄层机油,以便橡皮碗能吸起气门;用螺丝刀研磨时,应在气门与气门导管座孔间套入一个软弹簧,软弹簧的作用是能将气门推离一段距离。
研磨时,首先在气门座或气门工作锥面上涂一层粗研磨膏,将气门插入气门导管内,用橡皮捻子或螺丝刀带动气门正反旋转,并与气门座不断拍击。接触时,两者有相对转动;在相动转动中,两者又有一定接触压力。在气门正反转时,其正向转动的角度一定要大于反向转动的角度,这样使得气门在正反转动中间歇地向一个方向不断转动,直至在气门锥面上出现一条完整、边界清晰的接触环带。其次用细研磨膏继续研磨,使接触环带呈现均匀的瓦灰色。最后滴上机油继续研磨数分钟。研磨后的接触环带宽度,应符合原厂规定。一般是:进气门为1.0~2.0mm;排气门为1.5~2.5mm。
3、清洗。全部气门研磨后,用煤油冲洗气门、气门导管和气门座,并擦拭干净。
当气门工作锥面的光磨和气门座工作锥面铰削的精度较高时,可以免去气门与气门座的研磨工序。
(四)气门与气门座的密封性试验
气门与气门座的密封性试验有以下三种方法:
(1)锥面铅笔画道法。在研磨后的气门锥面上,用6B软铅笔在沿锥面素线每隔4~5mm等分画铅笔线。然后使其气门座接触并施压不大于30°范围内反复转动后,取出观察铅笔线痕迹应被接触环带全部切断。
(2)煤油试验法。将组装好气门组的气缸盖侧置,在气门内倒入煤油至接触环带上缘,在五分钟内其封面上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
(3)气压试验法。将气门与气门座密封性试验仪压在气门与气门座的缸盖平面上,用橡皮球向贮气筒打入58.8~68.6kPa的空气,在半分钟内压力降低值应不大于20%。 图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