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钢模板计算书
编制:—————— 复核:—————— 审批:——————
二零一八年三月
目 录
1、工程简介 ..................................................... 4
1.1、工程概况 ............................................... 4 1.2、模板结构形式 ........................................... 4 2、设计相关参数选定 ............................................. 5
2.1、计算目的 ............................................... 5 2.2、计算依据 ............................................... 5 2.3、主要控制计算参数 ....................................... 5 2.4、设计技术参数及相关荷载大小选定 ......................... 6
2.4.1、荷载类型 .......................................... 6 2.4.2、荷载组合 .......................................... 7 2.4.3、计算方法、模式 .................................... 8
3、模板结构计算 ................................................. 8
3.1模板结构传力路线说明 ..................................... 8 3.2面板计算 ................................................. 8 3.3竖肋计算 ................................................ 10 3.4横肋计算 ................................................ 11 3.5龙骨计算 ................................................ 12 3.6对拉拉杆计算 ............................................ 14 3.7模板底部限位受力 ........................................ 14 3.8模板外侧斜撑计算 ........................................ 15 4、模板抗倾覆计算 .............................................. 16
5、计算结果汇总 ................................................ 16 6、结论 ........................................................ 17
承台钢模板计算书
1、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承台结构尺寸为7.57.53.0m(长宽高),承台一次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速度约1m/h,初凝时间约12小时。
1.2、模板结构形式
承台采用大块钢模板组拼而成,模板之间设对拉拉杆,模板与基底接触处采用限位措施将模板底部固定。单个侧面分成4块模板,各块之间采用M20普通螺栓连接形成整体。两侧模板垂直相交连接处设置阳角角模板,用拉杆连接固定。
模板面板采用6mm厚钢板;竖肋采用[10槽钢,间距375~400mm;横肋及各块四周边肋采用100mm高 、10mm厚钢板带,间距500mm;沿承台高度方向设三道2[25a龙骨(背楞),间距1000mm,顶底层龙骨距承台顶底边缘均为500mm;对拉拉杆采用φ32钢筋,固定在龙骨上,拉杆最大间距1950mm。模板结构布置图如图1.1所示。
2000150020002000250BZ-CT-01BZ-CT-02500500500500500500侧视5001000500100050050050050050060012009001050400400400400400200075002503753753753751500105俯视200015001050180019507500195018006001200900角模3000
图1.1承台模板结构布置图
2、设计相关参数选定
2.1、计算目的
本承台模板设计首先为满足本项目承台施工需求。另外为实行物资统购,提高项目模板的通用性和周转材料利用效率,发掘模板剩余价值,本模板设计为下一步制定公司桥涵结构物模板通用图集,推行模板设计标准化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2、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4.《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2.3、主要控制计算参数
模板材料采用Q235钢材,其弹性模量E=2.1×105Mpa;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根据钢材厚度按下表采用。
表2-1 钢材强度设计值
强度设计值 钢 材 抗拉、抗压和抗弯 构件钢号 厚度 mm ≤16 Q235 >16~40 >40~60 >60~100 f MPa 215 205 200 190 抗剪 fv MPa 125 120 115 110 325 端面承压 fce MPa 依照JTG/T F50-2011规范要求,计算模板、支架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结构表面外露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3.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横梁、纵梁),其弹性挠度值为相应结构计算跨境的1/400;
4.钢模板的面板变形值为1.5mm,钢棱和柱箍变形为L/500,B/500,(其中L为计算跨境,B为柱宽度;
模板在自重和风荷载等作用下的抗倾覆系数稳定性系数不小于1.3。
2.4、设计技术参数及相关荷载大小选定
2.4.1、荷载类型 1.承台模板混凝土侧压力
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采用内部振捣时,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为:
1 F0.22ct012V1/20.2225.0121.01.15175.9KPa ○2 FcH25.0375KPa ○1、○2式取较小值,得F75KPa,有效压头高度3m。 对比○
模板强度计算时将混凝土侧压力乘以1.2倍荷载系数,进行加载计算。
1.2F1.27590KPa
2.其他荷载计算
倾倒砼时水平冲击荷载Fq2KPa,模板强度计算时乘以1.4倍荷载系数,进行加载计算。
1.4Fq1.422.8KPa
风荷载Ff0.5KPa,风荷载乘以1.4倍荷载系数,进行计算。
1.4Ff1.40.50.7KPa
2.4.2、荷载组合
依照JTG/T F50-2011模板、支架设计时考虑下列各项荷载,并按照表3的规定进行组合。
表3-1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模板、支架结构类别 梁、板的底模板及支撑架、支架等 缘石、人行道、栏杆、柱、梁、板等侧模板 基础、墩台等厚大结构物的侧模板 强度计算 1+2+3+4+7+8 4+5 5+6 刚度计算 1+2+7+8 5 5 1.模板、支架自重;
2.新浇筑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或其他圬工结构物的重力; 3.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荷载; 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5.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6.混凝土入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荷载;
7.设于水中的支架所承受的水流压力、波浪力、流水压力、船只及其他漂浮物的撞击力;
8.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根据荷载及其荷载组合,承台模板荷载计算图示意图如图2-1所示。
1.2F+1.4Fq=2.8MPah=3000mmF=75Fq=4KPa图2.1 承台模板荷载计算示意图
1.2F+1.4Fq=92.8MPa
2.4.3、计算方法、模式
模板结构设计采用极限状态法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所有钢材均采用Q235钢材,模板结构自重分项系数取1.2(1.0),砼侧面压力作用效应分项系数取1.2,砼振捣荷载作用效应分项系数取1.4,风荷载作用效应分项系数,取1.4。
3、模板结构计算
3.1模板结构传力路线说明
根据模板受力状态,模板结构传力路线为:
砼侧面压力、振捣荷载面板竖肋、横肋龙骨对拉拉杆模板底板限位装置
上述传力路线是在理想状态下,承台砼浇筑速度各面均一致,相对的两面砼侧压力传递给拉杆的拉力值一样,方向相反,模板形成自平衡体系。
实际承台砼浇筑施工时不可能处于理想状态,因此需要在模板外侧设斜撑,用于平衡承台砼两侧浇筑不平衡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差,以及模板在风荷载作用下保持平衡。
3.2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简化为四周固定在竖肋和横肋上的板,面板荷载实际为梯形荷载,
为简化计算,面板计算按均布荷载计算,荷载取值按承台底部最大处取值。面板竖肋最大间距400mm,横肋间距500mm,竖肋与横肋间距比为
lx/ly400/5000.8,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表4-4,模板面板最大挠度
计算系数为0.00182,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q1F75KPa,面板单位宽度刚度值:
Eh32.1105635Bc41.510Nmm4.15KNm 2212(1)12(10.3)
式中E―弹性模量; h―板厚; ―泊桑比。 模板面板最大变形值为:
q1l475.00.4f0.001820.0018210000.8mmf1.5mm
Bc4.154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表4-4,模板面板最大弯矩计算系数为0.0271,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q21.2F1.4Fq1.2751.42.092.8KPa,
模板面板最大弯矩为:
MX0.0271ql220.027192.80.420.4KNm
模板面板最大弯曲应力为:
MX0.4106167MPaf215MPa1W240066
模板面板刚度与强度均满足施工要求。
3.3竖肋计算
竖肋简化为支撑在龙骨上的连续梁,竖肋最大间距s=400mm=0.4m,其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q1Fs750.430KN/m,其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q21.2F1.4Fqs92.80.437.12KN/m。
竖肋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计算,竖肋采用梁单元,在龙骨及竖肋底板施加竖向约束,按连续梁模型建模计算。
竖肋最大变形发生在第二道和第三道龙骨间跨中位置,最大变形-0.3mm
fl/5001000/5002mm,竖肋刚度计算加载及变形图如图3.3-1所示。
图3.3-1竖肋刚度计算加载及变形图(单位:mm)
竖肋最大组合应力为47.1MPa,最大剪应力为31.0 MPa,其组合应力图见图
3.3-2,剪力图见3.3-3。
图3.3-2 竖肋强度计算加载及组合应力图(单位:MPa)
图3.3-3 竖肋强度计算加载及剪应力图(单位:MPa)
3.4横肋计算
横肋简化为支撑在竖肋上的简直梁,竖肋最大间距即横肋跨径400mm,横肋间距500mm,最下面一道横肋受力最为不利,按偏于保守计算原则,取模板荷载底部最大值代替实际荷载进行加载。其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q1Fs750.537.5KN/m,其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q21.2F1.4Fqs92.80.546.4KN/m。
模板横肋截面惯性矩:
bh310100I833333.3mm412123横肋最大变形:
5q1l4537.50.54103f0.17mmf500/5001.0mm 612384EI38421010833333.310横肋最大弯矩为:
11Mq2l246.40.521.45KNm88
横肋最大弯曲应力为:
MX1.4510687.0MPaf215MPa1W2101006
横肋最大剪力为:
V11q2l46.40.511.6KN22
横肋最大剪应力为:
VS4V411.610315.5MPafv125MPaIb3A310100模板横肋刚度与强度均满足施工要求。
3.5龙骨计算
龙骨简化为支撑在拉杆上的连续梁,龙骨间距s=1000mm=1m,按偏于保守计算原则,取模板荷载底部最大值代替实际荷载进行加载。其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q1Fs75175KN/m,其强度计算时荷载取值
q21.2F1.4Fqs92.8192.8KN/m。
龙骨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计算,龙骨采用梁单元,在拉杆位置施加竖向
约束,按连续梁模型建模计算。
龙骨最大变形-0.8mmfl/4001800/4004.5mm,龙骨刚度计算加载及变形图如图3.5-1所示。
图3.5-1 龙骨刚度计算加载及变形图(单位:mm)
龙骨最大组合应力为124.2MPa,最大剪应力为50.0 MPa,其组合应力图见图3.5-2,剪力图见3.5-3。
图3.5-2 龙骨强度计算加载及组合应力图(单位:MPa)
图3.5-3 龙骨强度计算加载及剪应力图(单位:MPa)
龙骨拉杆位置最大支撑反力为162.3KN,其反力图见图3.5-4。
图3.5-4 龙骨支撑反力图 (单位:KN)
3.6对拉拉杆计算
根据龙骨计算中最大支撑发力162.3KN,计算拉杆最大拉应力为
F162.3103201.8MPafsk235MPa,满足要求。
1A32243.7模板底部限位受力
单根竖肋底部位置支撑反力为4.5KN,其反力图见图3.7-1。
图3.7-1 竖肋支撑反力图 (单位:KN)
底部采用预埋在垫层中的φ22圆钢进行限位,钢筋剪切应力
4F44.510315.8MPa,满足要求。
3A3122243.8模板外侧斜撑计算
模板一侧的风荷载为1.4FfA1.40.537.515.8KN,另外考虑两侧砼浇
1筑不均匀,高度相差50cm的侧压力FcHA25.00.50.57.523.4KN,
2两个压力的和15.823.439.2KN,由模板外侧斜撑承受。
斜撑上撑在最上层龙骨上,上端距地面高度2.5m,与地面成45°角,一侧承台侧面设两根2I20a斜撑,斜撑长度L354cm。斜撑为压弯构件,一侧斜杆轴向分力N与水平分力F均为NF39.2cos45/213.9KN,斜撑底部最大弯矩为MFL13.93.5449.1KNm。斜撑采用2I20a,其截面面积A7120mm2,弯截面积W474000mm3,强轴回旋半径ix81.6mm,弱轴回旋半径iy54.0mm, b类截面,截面强轴塑性发展系数1.05。
计算长度l3540mm,长度系数u1,强轴长细比xul1354043,ix81.6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x0.887;弱轴长细比y系数y0.774。
参数NEx'ul1354066,轴心受压稳定iy54.02EA22.110571203725610N7256KN,斜撑轴向压221.11.143力N=13.9KN,弯矩M49.1KNm。
弯矩平面内稳定性:
mxMxNxAW(10.8N)NEx'13.91031.049.1106 0.88771201.05474000(10.813.9)72562.298.8101.0MPaf215MPa弯矩平面外稳定性:
MNtxxyAbW13.91031.049.11060.70.77471201.04740002.572.5101.0MPaf215MPa
满足要求。
4、模板抗倾覆计算
模板抗倾覆力矩为模板重量×力臂=150×(7.5/2+2.5)=937.5KN·m,倾覆力矩为模板一侧的风荷载×力臂=0.5×7.5×3×3.0/2=16.9KN·m,模板抗倾覆稳定系数为:K=937.5/16.9 =55,满足要求。
5、计算结果汇总
模板各构件计算结果汇总如下表:
表5-1 模板结果汇总表
项目名称 面板 竖肋 横肋 龙骨 拉杆 斜撑 变形(mm) 0.8 0.3 0.17 0.8 组合应力(MPa) 215 47.1 87.0 124.2 201.8 101.0 剪应力(MPa) 31.0 15.5 50.0 备注:由于斜撑稳定性应力大于组合应力,表中斜撑稳定性计算强度代替组合应力值。
6、结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承台模板刚度、强度、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