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班会主题4篇

初中班会主题4篇

来源:华拓科技网
初中班会主题4篇 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成功内涵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成功。 2.情感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名人成功的事例和感受,培养学生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阅读家长的来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习讨论,让学生体会成功重在拥有一些重要的品质。 3.行为目标:通过对成功需要品质的比较,找出自己身上所缺的品质,制定具体的措施并在行动上具体落实下来。 活动背景: 初三的孩子对于成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理解,开始向往并追求生活中、学习上的成功感受,希望自己将来能成就大的事业。又即将面临中考,渴望成功的感觉很强烈,但对于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并不是很清楚。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希望能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找到成功的秘笈并开启自己成功的大门。 活动准备: 1、准备情景剧《大话西游之六色花》; 2、准备彩色纸条; 第 1 页 共 19 页 3、准备家长的信; 4、调查名人成功实例和经验; 班会流程: 一、引入主题 通过flash:《猫公移山》,启发学生理解成功是什么; (1)成就大的功业,能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2)事情获得预期结果,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 因此我们做事情,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你想做的事,是积极有益的事,并且通过你的努力做成了,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那你就成功了。 二、获得成功的必须条件 以大话西游的情景剧为背景,逐步开启六个获取成功的月光宝盒;通过各个环节获得成功的必须条件: 1)交流学生的明确的目标――明确的适合自己的目标; 2)分享事先搜集的成功实例――榜样的力量; 第 2 页 共 19 页 3)游戏:谁吃得快――团结合作; 4)采访击剑运动员――爱拼才会赢; 5)交流学习经验――脚踏实地,吸取经验; 6)家长的信――师长、同伴的帮助; 三、成功之花绽放 1、根据六个必要条件,找找自己缺少哪条,将通过什么途径完善自己; 2、教师总结: 在全班诵读《劝学》中结束主题班会 初中班会主题第2篇 一、教育目的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的涌现,现在的中学生一代,不缺吃,不缺穿,因为生活的安逸,他们少了对未来的打算,往往只是得过且过,很少有学生明确求学路上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因而培养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显得任重而道远。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体会大学的美好,树立要考上大学,期望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第 3 页 共 19 页 1、播放视频国际知名大学哈佛大学(校园建设,知名校友,学校成绩) 2、图片国内知名大学(校园建设,知名校友,学校成绩) 3、学生个人准备,我最理想的大学 三、活动思路 由故事《料理鼠王》引入 1、观看视频图片,介绍国内外的大学 2、故事群英会(同学们讲自己知道的关于理想的故事) 3、我的理想(在纸条上写上各人的理想,可匿名) 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4、观看励志视频“我的大学梦”,教师总结,表明理想的重要性和实现理想要付出努力。 四、活动过程 1、观看《料理鼠王》电影片段,引入主题: 主持人发言: 第 4 页 共 19 页 (讲述《料理鼠王》电影故事梗概) 《料理鼠王》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美妙真诚但却并非完全是童话式的非现实。透过一只老鼠的奋斗和努力,作为人类的我们得到了太多的感动和激励。虽然本片依然走的是大众化的主题路线,一只老鼠和一个普通人类的友谊,一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反对声中任毅然坚持自己的梦想。 2、播放国内外知名的大学视频照片 哈佛大学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3、故事群英会(同学们讲自己知道的关于理想的故事,老师可以自己先讲,带动气氛) 哈佛故事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第 5 页 共 19 页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的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第 6 页 共 19 页 4、游戏:我的理想话你知 主持人: 下面我们来个小游戏,游戏是:音乐传球,当音乐停时球传到谁手上,谁就要站起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理想,音乐!(此一环节,能保证学生谈谈个人的理想)背景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 5、观看励志视频“我的大学梦”, 6、教师作总结,表明理想的重要性和实现理想要付出努力。 五、班主任总结 我们班级成绩不好虽然也不乏认真学习的同学,但是也存在很多部分的学生是非常不爱学习,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整天就迷迷糊糊地渡过,没有为自己的未来思索过,没有为自己的学业规划过。似乎思想还停留在小学的那种无忧无虑的幼稚无知的阶段,全班的学习气氛和课堂纪律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迫切的改进。同时很多同学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会问我大学是怎样的,大学难不难考,大学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开展一个关于理想和大学的一个主题班会。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了解到很多学生虽然不爱学习但是都有着非常美好的理想,对未来也充满了向往。他们需要的是鼓励,努力以及信心,本次班会课就是要鼓舞学生树立理想,增强自信,为未来而奋斗。而“我的大学梦”励志视频,也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同时也启发了学生对未来的思考以及规划,总的来说,本节主题班会的受到了较好的 第 7 页 共 19 页 教育熏陶效果,班里的学风也大有改善。 初中班会主题第3篇 “珍爱生命、永保平安” 一、教学内容:火和火灾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3、学生利用各种方法查阅、搜集消防安全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及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火灾的危害 四、教学难点:火燃烧的三个条件 五、教学班级:七年级(1)班 六、教学过程: 第 8 页 共 19 页 (一)出示谜语,激趣导入 红彤彤,一大蓬,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打一自然现象) 师生开展猜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谜底:火) 师导言: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可是如果利用不好,它会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毁于一旦。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了解“火与火灾”。 (二)讨论:1)人类是怎样学会用火的? 2)什么是自然火?原始人取火的方法? 3)火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没有广义的火出现在地球上,既不会有人类也不会有人类文明的存在!因之世上的这文明、那文明,都与火文明息息相关。认识火、尊重火、运用火,是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意识之一。反之,就是野蛮和愚昧。) 师小结: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要利用火,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但火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危害。 例一:1月25日,大年三十的晚上,武汉市前进四路电子城一条街,二楼商铺,发生火灾,约0时开始失火,20多辆消防车经过一夜奋战,到26日7点10分,火势基本熄灭。 例二:2月5日发生在汉正街武房1号楼的火灾,已造成一人死亡,有11人紧急送医。 第 9 页 共 19 页 例三:2月9日晚21时许,北京市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火光冲天。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工地发生的火灾,大火在燃烧近6个小时后被彻底扑灭。起火大楼为央视新建大楼北配楼,起火的文化中心大楼地上30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火灾造成1死7伤,经济损失高达10多亿元。 讨论:1)火灾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小结:火灾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对我们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我们一定要学习用火与防火的知识,不玩火。 学校防火: ①严禁学生携带*入校。②不要乱烧废物。③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④经常检查电器。⑤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⑥宿舍的安全防火。 公共场所防火: 学生要做到: 1、不携带*到公共场所。2、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3、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 (三)学习学生防火知识: 例:2007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被大火围困,*跑到东面的阳台上,4*情急之下,先后从6楼跳下身亡。其中,最后一个*在阳台上犹豫了很久,但最后也跳了下来。 第 10 页 共 19 页 (1)从以上事例中你看出什么? (2)火灾自救与逃生 学生应沉着冷静,采用科学的自救措施逃生。 1、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 2、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 3、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 4、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 5、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 (3)一旦发生火灾,你知道怎样报警吗?模拟打电话。 火场报警:(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区。(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6)遇有火灾.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7)不能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第 11 页 共 19 页 (4)抢答:发生火灾时,是盲目开窗开门,还是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脑;扑救时是先救人还是救物?先断电还是先救火? (5)你能说出几种逃生方法吗?。(关门求生、从窗户逃生、安全出口逃生) 3、火场逃生法则 (1)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对危难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听到或者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追随其后,如: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突遇火灾时,首先应当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利用自己平时掌握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撤离时要注意,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应从安全楼梯进行逃生,能沿着墙面,当走到安全门时,即可进入,避免发生走过头的现象;尽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当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自己的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何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忌重回险地,自投罗网。 (3)做好简易防护,匍匐前进,不要直立迎风而进。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和窒息。为了防止浓烟呛入,可把毛巾、口罩用水打湿蒙住鼻、口,匍匐撤离。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方法。 (4)找好避难场所,固守待援,不要向光亮处奔。如各种逃生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 第 12 页 共 19 页 关闭门窗,有条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续火势蔓延。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引起别人注意,在夜晚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切忌向光亮处奔。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避免瞎撞乱撞更易逃生,但这时可能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最危险之处。 (5)缓降逃生.滑绳自救,绝对不要冒险跳楼。高层、多层公共建筑内一般都设有高空缓降器或救生绳,人员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安全地离开危险的楼层。如果没有这些专门设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绝对不要放弃求生的意愿,此时当力求镇静,利用现场之物品或地形设法逃生。你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他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或者利用屋外排水管攀爬往下至安全楼层或地面逃生。在火灾中.常会发生逃生无门,*跳楼的状况,非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因为跳楼非死即重伤,能静静待在房间内,设法防止火及烟的侵袭,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四)总结 1、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老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样都收获了很多防火常识,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防火意识,珍爱生命,永保健康、平安。 初中班会主题第4篇 活动目标: 第 13 页 共 19 页 认知: 1、知道待人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从小继承发扬。 2、知道待人宽厚要诚恳、友善,在小事上不计较,能谅解别人,不要得理不饶。 3、懂得待人宽厚,与人为善,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也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情感: 1、体会待人宽厚是高尚的。 2、敬佩待人宽厚的人。 3、赞同诚恳、友善;厌恶为小事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的刻薄行为。 4、愿意培养待人宽厚的好品质,做一个待人宽厚的人。 行为: 1、做到当别人由于误会而冤枉了自己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能谅解别人,得理能饶人。 2、做到在批评别人的错误时,态度诚恳、友善,不尖酸刻薄,更不抓住不放。 第 14 页 共 19 页 活动重点: 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宽厚待人?主要通过具体事例和为什么要宽厚待人?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 班会过程: 一、列举事例、展开活动。 1、同学们,前几天在某校某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进教室发现自己的书掉在地上,而且上面还被踩了一脚,这时教室里只有林红一个人。冲着林红大声喊:讨厌!眼睛看什么呢?林红回过身说:“不是我踩的。”更生气了,冲着林红直瞪眼。林红拿起书举到的眼前:“看看看!这根本不是我的鞋印!”这时,发现这鞋印真的不是林红的,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林红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怒视着:“凭什么冤枉好人?走!咱们找老师评理去。” 2、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你对林红的做法怎么看?想一想,结果会怎样? 3、把学生遇到过的事再现出来,引起大家的思考。学生会觉得林红得理不饶人,这样做的结果给老师带来麻烦,影响同学的团结。 小结:谁也不愿受到伤害,谁也不愿被冤枉,可是这一切都是由于不理解、或者误会造成的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大家看一段表演《墨花》 在自习课上,陈洁准备写大字,在研墨时,不小心将墨汁溅到了张敏的花衬衫上。陈 第 15 页 共 19 页 洁想:这下可糟了,她会不会以为是我故意溅的呢?正不知怎么办时,张敏和气地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回家以后我自己洗一洗就行了。”陈洁忙问:“如果洗不掉怎么办呢?”张敏爽朗而幽默地说:“不要紧,只当衬衫上又添上几朵新花,不知底细的,还以为是什么新花色呢!” 3、提问:张敏是怎样对待陈洁的?张敏这样做的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思考,初步体会待人宽厚的表现。与前边林红的做法形成对比。做法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 小结:在生活中,一个人怎样对待别人,特别是当别人无意中冤枉了你,或无意中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应当怎样做?是斤斤计较,不依不饶?还是以宽容的态度原谅别人? 我想大家从心里都会佩服张敏,因为她是一个待人宽厚的人。 二、听故事,深入明理 1、听故事《韩琦与佣人》,同时演示表现故事内容的投。教师加以描述。 把课文故事,进行细节描述,使学生深受感染。 提问:北宋名臣韩琦家中发生了什么事?佣人为什么痛哭流涕? 使学生弄清事情的基本内容,体会佣人由于打碎玉杯,知道自己闯下大祸的害怕心理。 提问:韩琦本人此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他神色不变? 第 16 页 共 19 页 了解韩琦难过的心情,并且懂得由于他知道佣人不是故意的,所以用自己的神色不变,泰然处之,从而谅解佣人。 提问:韩琦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使学生清楚地知道,韩琦的话语和做法,从而讲清待人宽厚的行为。 小结:像韩琦这样,在别人无意中给自己带来损害时,能够做到宽容谅解别人,表现了宽宏大量的气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待人宽厚。 提问:像韩琦这样做,佣人和在场的人会怎样想,怎样说? 使学生懂得,待人宽厚的人,会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赢得人们的尊重。 小结:韩琦这样待人宽厚,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他的故事流传到今天,说明人们都敬佩他,同时也说明这种作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大家看一段表演。课文后半部分,张敏批评陈洁把墙弄脏。 2、提问:张敏为什么批评陈洁? 使学生弄清张敏维护集体利益时,坚持原则的表现。 第 17 页 共 19 页 提问:面对张敏这样的表现,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张敏对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敢于批评,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同时批评时态度诚恳,说话在理。 提问:想一想当陈洁弄脏张敏衣服时,张敏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认识张敏在个人受到损失时,不计较。这样两件事相互对应,形成对比。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老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反思。提问:张敏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陈洁和同学们会怎样想? 如果她不这样做,会是什么结果? 引导学生体会待人宽厚的两点好处,一是个人心理健康;二是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3、夸一夸班上能够做到待人宽厚的人。 4、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让被表扬的学生谈一谈,自己当时是怎样想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观点的理解。 5、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遇到下面情况,自己会怎样做。 ①当别人错怪了你,未向你道歉时…… ②当别人无意中弄脏了你的衣服时…… 第 18 页 共 19 页 ③当别人在气头上对你说了气话时…… 主要目的使学生联系实际,深入认识待人宽厚的具体表现。学生可以在联系实际时,结合具体事件谈出自己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开阔思路,让学生说出在其它情况下,自己应当怎样做。 小结: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人人应当以健康的心理,学会谅解别人,不在小是小非上斤斤计较。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和谐,增强团结。 四、总结活动 同学们,宽厚待人是一个人的好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一个人有了这样的好品质,就会培养爽朗的性格、健康的心理,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希望大家都学做待人宽厚的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第 19 页 共 1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