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世界新生儿图》第2课
◆作者:佛山市第十四中学 徐才岳(选入时有改动)
一、概述
◆课名是《世界新生儿图2》,是初一新教材的一堂数学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节课,45分钟;
◆ 《世界新生儿图2》作为统计图,它能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
信息,并能运用它有效地描述数据是学生统计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已经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外,在日常生活中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我们还会看到许多印象深刻的统计图,你能看懂吗?同时通过数据你能作出形象统计图吗?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体会形象统计图的特点,能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能根据信息尽可能形象地制作出统计图
◆要求学生能在网络上收集信息,描述信息并制作出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对小组成员和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掌握评价他人的方法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处理信息、描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价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佛山市第十四中学初一(9)班的学生;
◆学生已在小学学过了几种统计图,了解这些统计图的特征;
◆学生平时对网络上的资源感兴趣,但还不能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来学习数学; ◆学生的能动性较好,能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
◆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电脑水平,能在网上收集数据,描述信息,并能在小组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构思: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资源和工具,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所具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创建以教师为间接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和网络为传递信息渠道的新型三维教学模式,提供了最好的技术支持。
多媒体计算机的友好界面和形象直观的交互学习环境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构主义理论有了实施的手段,而且推动了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使得个别化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这节网络课我采用了“WebQuest”型的构想:从感知→认知→抽
象→应用
五、教学资源:
◆素材准备:收集网上有关统计图的资料、制作网页素材
◆软件准备:掌握制作网页的工具:Dreamweaver和FrontPage以及Flash、Photoshop等软件。 ◆设备资源:
(1)教室中每位学生都要有一部电脑,学生要有一定的电脑操作技术; (2)基于网络教室,能有多媒体控制平台,有实物投影仪;
(3)基于互联网,每部机都能上到互联网,学生能在网上流畅收集信息; ◆页面设计:从版面→引入→主页→学生活动→网上作业→网上评价 如图: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形象统计图的理解 ◆出示课本P88页四个国家的1996年森林面积的统计图 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 图中的树高表示什么? (2) 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3) 计算四国的森林面积的比各是多少?
★老师评议:图中的树高表示五个国家1996年森林的面积,从而这个统计图就显得形象而生动。从图中可以比较清楚、直观地知道各个国家具体的森林面积,能比较出各国森林面积的大小。
★活动形式:以讨论的形式收集信息,由小组代表汇总结果
★活动目的: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鼓励学生在问题上自由发挥,鼓励小组代表大胆发言。 2.组织学生活动1:提高学生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利用计算器计算出四个国家的人均森林面积,并分别与它们各自的森林总面积进行比较,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1)给出四国1996年人口: 人口总数(单位:万) 中国 1223 美国 26519 印度 94561 澳大利亚 1831 (2)利用计算器算出人均森林面积: 人均森林面积=
总森林面积2×1000 (米)
人口总数22中国人均森林面积: 米;美国人均森林面积: 米; 印度人均森林面积: 米;澳大利亚人均森林面积: 米。 (3)利用计算器算出四个国家之间的人均森林面积比:
(4)制作统计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均森林面积,你的统计图尽可能地形象。(尽可能用电脑完成)完成后发表本组的建议和看法。
★教师评议:森林面积大,人均面积不一定大,人均面积同总森林面积、人口总数两者都有关系。要想人均森林面积增大,要么增加森林总面积,要么减少人口总数。
★教师点评:实际上森林面积统计图的特点类似于条形统计图通过树形、绿色显得更形象、
22更具体、更能清晰地表现数据的含义。
★活动形式:组织学习者讨论如何做得更形象:老师点出它们的比;也可以提供素材或一
些实例。选出一、二组代表来点评。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巨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由这些数据培养相应的分析能
力,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组织学生活动2: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资料,指导学生完成统计图并整理资源。 ★活动要求:
(1) 网络上查找有关统计图,并能清楚地描述信息; (2) 网络上搜索资源数据,整理好数据;
(3) 用Excel工具或者用“形象”统计图制作出来,能说出你的想法; (4) 向他人展示你们的作品;
★提供以下网站:
各类统计图:http://www1-yj.jl.cninfo.net/tongji/hh50n/tjt.html
1949—1998年的统计图:http://www.tatj.gov.cn/taxxw/tjsj/lszl/ls_tjt.htm 北京统计信息网:http://www.bjstats.gov.cn/ztlm/jwtj/tjt/
海南统计网:http://www.statistic.hainan.gov.cn/population/index.htm 广西统计信息网http://www1-yj.jl.cninfo.net/tongji/hh50n/tjt.html 留学生人数统计图: http://wxy.szu.edu.cn/duiwai-d1.htm
百名教师访千家统计图 http://www.csmczx.com/zjc/baiqian/left.php
幸运35选7指标统计图: http://www.swlc.sh.cn/newpage/lot_fenxi/luck_35_count.asp 广
东
省
统
计
局
公
布
第
五
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主
要
数
据:http://www.cpirc.org.cn/5cendata21.htm 佛山市统计局关于
200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
报:http://www.fstjj.gov.cn/a3_tjfb/02.htm
供用水量:http://www.chinawater.net.cn/gb99/gyshl.html ★学习帮助:
中文“Google”搜索网站:http://www.google.com/(输入“统计图”关键字) 统计知识问答:http://www.fstjj.gov.cn/a8_xxyd/002.htm 统计图的绘制:www.fjmu.edu.cn/news/spss/doc3/sp15.htm
★教师点评:
1. 学生在网络上搜索资源时,教师做好引导作用,否则学生在网络上迷失方向或者不知道
上网找资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 尽量提供网站给学生,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 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找到与生活接近的数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4. 为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提供帮助,使每个学生在此堂课中学到知识。
5. 做好学生的点评工作,做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做得不理想也给予鼓励。 ★活动形式:以小组分工合作形式进行网上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描述信息。
★活动目的:加强小组分工合作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收集的信息
全面描述的综合能力。
教学流程图:
七、评价:(针对本节课)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小组合作评价
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和反思相结合
(1)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
的表露。
(2) 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3) 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
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注:在评价中应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不应按分数给学生排队。
1.课堂表现评价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同学教师评价 评价 评价 上课认真听讲,认真 作业认真, 参与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上课无心听讲,讲,作业依时完经常欠交作业,成,有参与讨论 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举手发言,能举手发言,有很少举手,极少 积极 积极参与讨论与参与讨论与交流 参与讨论与交流 交流,阅读完了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自信 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善于与人合作,与人虚心听取别人的合作 意见 能有条理地表达思维自己的意见,解的条决问题的过程清理性 楚,做事有计划 具有创造性思思维维,能用不同的的创方法解决问题,造性 思考。 我这样评价自己: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能与人合作,接受别人的意见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不能准确在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解决问题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解决问题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用于课堂中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2.自我评价表:
我是这样评价自己 从网上收集的数据量 根据收集的数据做成的统计图 对收集到的统计图的信息描述 平时对报刊杂志的统计图态度 在小组中工作表现 做出的统计图的效果 A(优秀) 比较多 B(良好) 能够完成任务 C(合格) 较少 不能完成 选答 主动合作完成 依照同学才完成 自己能描述 与同学合作才描述 不能描述 关心 最出色 形象优美 有时了解 较出色 较形象 根本没在意 应付式 普通
3.我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小组成员工作态度情况 小组成员完成工作过程 小组成员交流讨论过程 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 A(优秀) 积极 迅速 有交流讨论 主动性强 B(良好) 较积极 按时完成 有交流 较主动 C(合格) 应付式 不能按时完成 没有交流 一般 选答
4.教师评价:
评价我的学生 学生对统计图上的信息描述 A(优秀) 表达清晰 B(良好) 能基本描述 大部分能完成 较积极 有合作,但分工不尽合理 C(合格) 不能描述 少部分完成 应付式 分工合作不合理 选答 学生制作统计图完成情况 全部能完成 学生对本节网络教学态度 非常投入 学生们分工合作情况
分工明确, 合作有效
5.课后反思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
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
6.课后作业
关于统计的检测题100分
测试题分为A、B两个等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层次还备有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