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 1 二、工程概况 ................................................................................................. 1 三、组织机构 ................................................................................................. 2 四、组织保证措施 ......................................................................................... 3 五、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 4 六、防治扬尘污染自查制度 ......................................................................... 7
施工扬尘控制专项方案
一、编制目的及依据
为争创杭州市平安工地,控制扬尘污染,创造整洁的绿色文明施工环境,提升企业品牌效应,根据杭州市、建德市、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及总公司的防治扬尘污染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施工工作开展情况,特制定施工扬尘控制专项方案。
二、工程概况
项目起点位于23省道与320国道交叉处,起点桩号K127+500~K129+300 ,终点位于23省道衢州界处,终点桩号K153+845~K154+694.36,路线全长27.194km,其中利用段K142+358~K143+815长1.457km。共设桥梁6座,其中中桥5座,小桥1座。全线设分离式隧道一座,左半幅为新建隧道,基本宽度10.25m,长度为352m;右半幅为原隧道改建,基本宽度与现状一致为10.5m,长度为349m。隧道行车道净高5.0m,本项目分段采用一级公路(部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和二级公路标准,相应设计速度60km/h 和80km/h。
①项目起点K127+500~K129+300约1.8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34米;
②K129+300~K142+000约12.7公里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24.5米;
③K142+000~K142+358约0.358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12米;
④李家利用段K142+358~K143+815约1.457公里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12米;
⑤K143+815至终点K154+694.36段约10.879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12米;
⑥终点K153+845~K154+694.
三、组织机构
- 1 -
(一)成立项目部防治扬尘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防扬尘施工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贯彻落实,项目经理部成立防治扬尘施工领导小组,设专职防扬尘施工管理员2名,负责施工现场及各班组的防扬尘施工管理,各施工作业队伍均需配置专兼职防扬尘施工管理员,形成防扬尘施工管理的纵横网络。管理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到各班组,各岗位,确保施工现场每个员工正确理解并明确目标要求。建立管理组织,布置与安全有关的管理,执行和检查,遇到严重扬尘情况,组长周扬江第一时间到场指挥实施应急防治扬尘措施。
防扬尘施工机构图
副经理:王舜华 总工程师:陈良飞 组长:周扬江 施 施 工 员 陈 献 施 工 员 张 鹏 防扬尘施工管理员:王海洋 防扬尘施工管理员:黎鑫芳 施 工 员 周旭东 安 全 员 沈 柏 如 安 全 员 姚 友 华 材 料 员 俞刘斌 资 料 员 张一楼 资 料 员 李林 工 员 史 鑫 - 2 - 各施工作业班组
四、组织保证措施
项目部建立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责任体系并始终保持运转。
1、防扬尘小组组长周扬江为防尘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23省道航头至界头段改建工程第SG01合同段防尘领导工作。遇严重扬尘污染时必须第一时间到场指挥防止扬尘工作。
2、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防治扬尘具体监督和指导。全面负责本标段扬尘防治管理工作。
3、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防治扬尘的直接领导工作,对现场施工进行实时盯控、检查、评价。是现场施工的直接负责人。
4、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对防治扬尘污染专项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检查,对投入到扬尘专项污染防治的人、机、材、设备等作统一安排和部署,对扬尘污染负主责。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5个100%必须达标的要求;必须有专门机构,指派专人负责,每天对施工现场扬尘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并记录,使工地扬尘整治工作步入常规化和规范化管理。
5、专职安全员:每周检查防治扬尘污染落实及实施情况并作好记录。 6、施工员:负责对路面保洁人员的监督。负责对路面清扫洒水、加工棚、水沟、机械挖土覆盖、土方开挖及填筑工作工程中的相关防尘质量进行检查。
7、材料员:负责对项目针对扬尘整治的材料采购。 8、资料员:负责防治扬尘工作的资料采集整理及存档工作。
五、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一)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
- 3 -
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
施工现场防治扬尘污染措施:工地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治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治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定防治扬尘污染目标责任书,对防治扬尘污染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二)作业场地、施工便道硬化处理
1、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2、工程每个区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必须硬化,且应有0.5%的排水坡度,以免场地积水,并应随时将场地打扫干净,在打扫时应先用水洒湿润路面,再进行人工清扫,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汽车路面的残留尘土,不会因风产生扬尘。
3、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其门内侧铺设宽度不少于3米的麻袋并加湿。运输车辆带泥轮胎进行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
(三)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
安排保洁人员2名(佩戴标识)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2-4次洒水。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
(四)土方施工、堆放扬尘污染的控制
1、在土方开挖、回填碾压施工中,主要采取淋水、降尘和防止车辆泥土外泄等措施。当雨天开挖、基坑回填时,应在施工临时通道上铺设麻袋。严格按挖土施工
- 4 -
方案中所规定的挖土流程,堆土位置及车辆出入口线路进行指挥。加强对渣土运输车辆的车况检查,指派专人随机跟车监督,保证按规定线路行运,严禁偷倒、乱倒。
2、在场地内堆放作回填使用土方应集中堆放。同时,在土方未干化之前,经表面整平压实后,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定时洒水维持湿润,以有效地控制扬尘。
3、安排洒水车辆不定期的洒水。
4、遇四级以上大风时禁止进行土方挖填等易造成扬尘的施工作业任务。
(五)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
1、石子、砂、水泥等材料,在运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用棚布封闭,严禁撒漏。以上材料在卸车后,应及时妥善保管。且车辆必须清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现场。
2、石子、砂子等必须装入料池内,且用棚布封盖后,采取可靠的防风措施,以不至于棚布被风掀翻,以保证石子、砂不因阳光或风等因素而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石子、砂子装入料池时对撒落的部份,应及时派人清扫干净,以免因风等因素,使其干燥后而造成扬尘污染。
3、石子、砂子在使用前必须及时封闭,不得使其裸露。使用时对人为的撒落部分,应及时派人清理打扫干净,并及时封闭,以免因风等因素而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
4、水泥在入库后,不得让水泥灰溢出,同时水泥库房应采用完全封闭、牢固、可靠的措施,以免因风等因素而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
5、在使用水泥时,应随时派人将散落的水泥清理打扫干净,不得因有风等因素而干燥后,造成扬尘污染。
(六)混凝土、砂浆拌制扬尘污染的控制
在混凝土、砂浆搅拌操作间四周进行封闭围挡,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袋装水泥设置封闭的库房进行堆放,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定时进行清扫,保持库内整洁,地面无积灰现象。如需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遮盖措施。装卸以及拌制作业时严格要求工人佩带口罩,做到轻搬轻放。混凝土、砂浆拌制时严格按石子(砂)→水泥→砂顺序进料,以控制和减少水泥扬尘。搅拌机储料池前应设置三面挡水,并做好排水沟、沉淀池,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
- 5 -
(七)运输车辆扬尘污染的控制
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泥土等的车辆,在驶出建设施工现场之前,要加强防尘冲洗、遮蔽、清洁等工作,防止建筑垃圾、泥土的散落,污染道路和周边环境。
(八)建筑垃圾扬尘污染的控制
1、建筑施工垃圾(暴露垃圾)清扫前先洒水湿润,运输可采用搭设封闭式专用垃圾通道运输或采用密封容器、装袋清运,并派专人进行检查、监督。严禁随意在桥梁预留空洞或边沿处凌空抛洒。所清扫集中的垃圾,在现场规划场地内堆放,并适量洒水或覆盖密目网,定时清运搬离现场,以减少粉尘污染。
2、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
3、在施工现场处置工程渣土时进行洒水或者喷淋降尘。
4、施工现场堆放的渣土,堆放高度不得高于围档高度,并采取遮盖措施。 5、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时,采用密闭方式清运,禁止高空抛掷、扬撒。
(九)生活垃圾扬尘污染的控制
生活垃圾安排专人进行收集、清理,按指定地点与建筑垃圾分开堆放,并进行密闭遮挡。生活垃圾应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出场。
禁止在现场焚烧垃圾、树叶、沥青、橡胶、塑料等材料,以防止对大气的污染。
(十)其他扬尘控制措施
1、土方作业过程中,安排专人及时清除路面遗洒的泥土,并使路面始终保持较湿润的状态,做到不泥泞,不扬尘。土方施工期间,当气象预报风速达到4级以上时,停止施工作业。
2、禁止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 3、清扫路面、脚手架时,采取先洒水后清扫的方法。 4、合理安排土石方等容易产生扬尘的工序。
5、野外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应进行地面硬化,及时洒水。
- 6 -
6、对于施工场地平整作业造成的粉尘排放,要及时洒水。 7、土石方施工现场,经常洒水,保持无风天目测无扬尘。
六、防治扬尘污染自查制度
1、自查内容按施工扬尘控制措施中内容进行检查。
2、防治扬尘污染小组每月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考核,项目部各人员随时检查。 3、在安全文明施工、防治扬尘污染小组各人员进行检查后,由专职安全员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班组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检查小组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4、项目部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