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觉地运用安排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我认为主要缘由就是同学没有自觉观测算式特点的习惯。同学对于计算的目的
是得到答案,而忽视了计算的过程,这也跟我平常的教学习惯有很大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的关系。
简便计算是学校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理解是:简便计算应
有这样一道题〔80+8〕×25,同学完成后,我随即将该题改为“88
当是敏捷、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繁复的计算变得简
×25”让同学做,同学做出了两种答案:①、88×25=80×25+8×25
约,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
=2000+200=2200;②、88×25=11×〔8×25〕=11×200=2200。我让同学做了大量的径直简算的题。〔我认为计算达不到肯定的练习量
我请同学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说:第①种是把88分成80+8,
是不行的〕通过练习,引导同学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
再利用乘法安排律,让他们分别同25相乘;第②种那么将88分成8
“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5与任何双数相乘”以及其他
×11,然后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把8与25相乘,最末再乘
的可以凑整的数,同时使同学对简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11。
“运用乘法安排律进行简算”是同学最不简单掌控的。依据以前的教学
听完同学的介绍后,我进行了总结,首先确定了两种答案的正确,然
我发觉,其实同学在真正的生活情境中还是会自觉的用乘法安排律的。
后对两种答案进行了分析:两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觉了8与25
比如算几套课桌椅价钱的问题,同学会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也就是渗
相乘特别简便,可以凑整。于是想方设法对88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
透了乘法安排律的思想。我在教学内容这部分时,同学的确很难达到自
第 1 页 共 2 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住了这道题的关键,所以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的区分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①种解法是用加法进行的分解,所以运用的是乘法安排律。第②种解法用乘法进行的分解,所以运用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方法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