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1.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A)P.65/129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D)P.79
A.军事民主制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兄终弟及制 D.嫡长子继承制 3.秦汉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C)P.96 A.令 B.曹 C.卿 D.丞
4.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B)P.100 A.属国 B.侯国 C.郡国 D.王国 5.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其长官为(C)P.116
A.治书侍御史 B.御史大夫 C.御史中丞 D.殿中侍御史
6.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A)P.119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内史省
7.中晚唐时期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宦官藉以控制的官职是(D)P.121 A.司隶校尉 B.都督军事 C.太尉 D.神策左右军中尉
8.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B)P.127 A.律 B.令 C.格 D.式
9.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C)P.141
A.转运使司 B.提举常平司 C.提点刑狱司 D.经略安抚司 10.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任免的是(A)P.159 A.吏部 B.尚书省 C.枢密院 D.礼部
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B)P.170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御史台 12.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C)P.1 A.道 B.郡 C.省 D.州
13.近代中国行政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D)P.204 A.增设学部 B.增设巡警部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4.1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B)P.219 A.同治皇帝 B.光绪皇帝 C.溥仪皇帝 D.慈禧太后
15.辛亥后,各省都成立了军,其中湖北军基本上属于(A)P.242 A.总统制类型 B.内阁制类型 C.议会制类型 D.委员会制类型
16.南京临时在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P.247 A.筒任制 B.委任制 C.荐任制 D.聘任制
17.袁世凯建立后,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C)P.265 A.行省制度 B.伯克制度 C.盟旗制度 D.谋克制度 18.抗战前南京国民行政决策的中心是(D)P.284 A.国民委员会 B.国民 C.五院院长 D.中政会
19.1938年3月,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实行(A)P.294
A.总裁制 B.总统制 C.议会制 D.委员会制
20.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D)P.300
A.委员长侍从室 B.设计局
C.军事参议院 D.审议会
21.“行宪国大”后,按照的规定,南京的行政有所变化,其中考试院院长的产生程序是(C)P.310
A.由总统直接任命 B.由考试院选举产生
C.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D.由总统提名经立同意后任命 2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B)P.318 A.广州 B.瑞金 C.上海 D.嘉兴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D)P.322
A.议行合一制 B.委员会制 C.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 24.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是县的(A)P.331
A.助理机关 B.派出机关 C.执行机关 D.代表机关
25.战争时期,作为新城市的军管会和市传达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C)P.345
A.贫民大会 B.各界座谈会 C.各界代表会 D.临时参议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AB)P.90
A.晋国 B.楚国 C.齐国 D.韩国 E.鲁国
27.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CDE)P.142 A.九卿议 B.大臣廷议 C.例行常朝 D.便殿议政 E.临时朝议
28.清朝在选拔任用上被视为人仕正途的是(AD)P.199 A.科举 B.荐举 C.捐纳 D.举贡 E.吏道
29.南京临时成立后,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革新,文官大致分为(ABC)P.247 A.简任官 B.荐任官 C.委任官 D.特任官 E.聘任官
30.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DE)P.326 A.调任制 B.聘任制 C.荐任制 D.选举制 E.委任制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
31.三公宰相制(P.95) 32.司礼监(P.169) 33.行政三联制(P.301) 34.行政公署(P.330) 35.九品中正制(P.117)
四、筒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唐朝为压制尚书省地位所采取的调整措施。(P.120) 37.简述近代中国行政演变经历的大致阶段。(P.205) 38.简述抗战期间省临时参议会的职权。(P.299)
39.简述夏商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的残留对君主权力的制约。(P.84) 40.简述战争时期新区城市的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任务。(P.343)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
41.试述秦汉针对少数民族现实所采取的管理方式。(P.101) 42.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P.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