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罗绵的读音是:dōu luó mián。
兜罗绵的拼音是:dōu luó mián。 注音是:ㄉㄡㄌㄨㄛˊㄇ一ㄢˊ。 繁体是:兜羅綿。 简体是:兜罗绵。 结构是:兜(上下结构)罗(上下结构)绵(左右结构)。
关于兜罗绵的诗词
《合欢带·兜罗绵手摩空》
兜罗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梵tūla]棉。亦为草木花絮之总称。2.喻云或雪。兜罗绵[dōuluómián]⒈[梵tūla]棉。亦为草木花絮之总称。⒉喻云或雪。基础解释:[梵tūla]棉。亦为草木花絮之总称。喻云或雪。
二、引证解释
⒈[梵tūla]棉。亦为草木花絮之总称。引《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兜罗,此云细香……或名妬罗绵。妬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杨华。”明曹昭《格古要论·古锦论·兜罗绵》:“兜罗绵,出南番、西番、云南,莎罗树子内绵织者,与剪绒相似,阔五六尺,多作被,亦可作衣服。”⒉喻云或雪。引宋杨万里《题曾无愧月窗》诗:“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兜罗绵上住兄子,银色界中著吾弟。”金元好问《读书山雪中》诗:“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清赵翼《途遇大雪》诗:“世界幻入兜罗绵,恍见洪荒万万古。”亦省作“兜罗”。赵朴初《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凿巖造佛高数丈,示现手如兜罗绵。”
三、网络解释
兜罗绵又名兜罗毦、妒罗绵、兜罗锦。是兜罗树上柳絮状棉编织而成。棉[梵tūla]。以兜罗绵之洁白细软比喻云状,这有佛教含义,当出自《大般涅槃经》佛祖涅槃时的情景。综合释义:棉。亦为草木花絮之总称。《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兜罗,此云细香……或名妬罗绵。妬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杨华。”明曹昭《格古要论·古锦论·兜罗绵》:“兜罗绵,出南番、西番、云南,莎罗树子内绵织者,与剪绒相似,阔五六尺,多作被,亦可作衣服。”喻云或雪。宋杨万里《题曾无愧月窗》诗:“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兜罗绵上住兄子,银色界中著吾弟。”金元好问《读书山雪中》诗:“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清赵翼《途遇大雪》诗:“世界幻入兜罗绵,恍见洪荒万万古。”亦省作“兜罗”。赵朴初《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凿巖造佛高数丈,示现手如兜罗绵。”兜罗绵[dōuluómián]木绵的一种,亦作妬罗绵、堵罗绵。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棉》:「祝穆《方舆志》:『平缅出娑罗树,大者高三五丈,结子有绵,纫绵织为白毡兜罗绵。』。」;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兜罗绵,或名妬罗线。妬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堵罗绵,细绵絮也。沙门道宣注《四分戒经》云:『草木花絮也。蒲台花、柳花、白叠花等絮是也。』。」;《饰宗记·六末》:「兜罗者,草木花絮之总名也。」;《俱舍论记·卷十一》:「妬罗绵,妬罗是树名,绵从树果中出。名妬罗绵,如言柳絮。」;《瑜珈伦记·八上》:「野蠹茧,名妬罗绵。」汉语大词典:(1).[梵tūla]棉。亦为草木花絮之总称。《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兜罗,此云细香……或名妒罗绵。妒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杨华。”明曹昭《格古要论·古锦论·兜罗绵》:“兜罗绵,出南番、西番、云南,莎罗树子内绵织者,与剪绒相似,阔五六尺,多作被,亦可作衣服。”(2).喻云或雪。宋杨万里《题曾无愧月窗》诗:“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兜罗绵上住兄子,银色界中著吾弟。”金元好问《读书山雪中》诗:“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清赵翼《途遇大雪》诗:“世界幻入兜罗绵,恍见洪荒万万古。”亦省作“兜罗”。赵朴初《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凿岩造佛高数丈,示现手如兜罗绵。”其他解释:木绵的一种,亦作妬罗绵、堵罗绵。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棉》:「祝穆《方舆志》:『平缅出娑罗树,大者高三五丈,结子有绵,纫绵织为白毡兜罗绵。』。」;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兜罗绵,或名妬罗线。妬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堵罗绵,细绵絮也。沙门道宣注《四分戒经》云:『草木花絮也。蒲台花、柳花、白叠花等絮是也。』。」;《饰宗记·六末》:「兜罗者,草木花絮之总名也。」;《俱舍论记·卷十一》:「妬罗绵,妬罗是树名,绵从树果中出。名妬罗绵,如言柳絮。」;《瑜珈伦记·八上》:「野蠹茧,名妬罗绵。」
关于兜罗绵的词语
绵里针 兜头盖脸 兜肚连肠
关于兜罗绵的成语
此恨绵绵 瓜瓞绵绵 绵绵不絶 绵绵不断 绵绵瓜瓞 绵绵不绝 情意绵绵 秋雨绵绵 绵绵缗缗 兜肚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