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具体有哪些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前者要同时达到销售额符合标准和会计核算健全这两个条件,后者无需受此。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
1.是生产规模、销售收入不同。工业、修理、修配行业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商业年收入在8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年收入在标准之上且财务核算健全,有固定经营场所,有专职具备会计资格的财务人员的为一般纳税人。
2.是计算缴纳方法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为全部销售收入乘以征收率(3%);一般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为全部销售收入乘以适用税率(17%或13%)减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之间的差额。
3.是所用的种类不同。小规模纳税人只能领购普通,不能领购专用,如果需要开具专用,只能到税务机关按其适用的征收率(3%)换开;一般纳税人可以申请领购和使用专用。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相比的优缺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可以购买专用和普通(小规模纳税人只能买普通),这样对于有要求专用的客户就能顺利成交,争取更多的客户;
2、一般纳税人应交是按销项-进项计算的,也就是增值额*税率,当销售微利商品时,应交就比小规模纳税人会少很多。
3、一般纳税人由于门槛相对较高,是公司实力的一种体现,有利于进驻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对于今后整合整个市场供应链以及相关上下企业较小规模纳税人更有优势,资源也会更加丰富。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
第十一条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实行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的简易办法,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规模纳税人的标准由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
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
第十三条
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登记。具体登记办法由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登记,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依照本条例有关规定计算应纳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