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发工资,劳动者可收集证据,与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申请仲裁要求双倍工资并补签合同,或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诉讼解决。未签订劳动合同下确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搜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用人单位违法不签合同,劳动者可投诉并要求双倍赔偿。
法律分析
一、关于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发工资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又不发工资的,劳动者应当收集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和单位协商,也可以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投诉,由其责令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并补签合同,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确认劳动关系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和单位发生争议若协商不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劳动者一方有权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用人单位所在地与劳动合同履行地不在一处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选择;
劳动者需要搜集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1)需要明确单位的营业执照的全称(事务中有些人居然不能明确单位全称),这个非常重要;
(2)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
(3)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或者其它有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存在需要靠自己收集相关的证据,有些证据存放在单位,单位有义务提供。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劳动事实的存在,那么用人单位都需要向劳动者发放薪资报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属于用人单位违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依法进行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进行双倍赔偿。并补签劳动合同
结语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且未发放工资,劳动者可以收集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并与单位协商解决,或向劳动监察机构举报投诉,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并补签合同,或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或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搜集与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单位营业执照全称、工装、工作证、工资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等,并填写用人单位招工招聘记录。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薪资报酬,违反此规定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依法投诉并要求双倍赔偿,并补签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