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索桥的读音是:tiě suǒ qiáo。
铁索桥的拼音是:tiě suǒ qiáo。 注音是:ㄊ一ㄝˇㄙㄨㄛˇㄑ一ㄠˊ。 繁体是:鐵索橋。 结构是:铁(左右结构)索(上下结构)桥(左右结构)。
关于铁索桥的造句
1、《铺上了钢板的铁索桥》铁索桥毕竟是老旧的建筑,了通行五吨的承重量。
2、过这种铁索桥要有点胆量才行。
3、近日,记者来到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乡,被当年红军在铁索桥战斗的遗迹所震撼;而在铁索桥畔,普渡河水电梯级开发的阵阵热潮更令人振奋不已。
4、霁虹桥是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之一。
5、去年的水上桩阵分为五大阵容,今年增加两大阵容,七大阵容包括竹梯阵、铁索桥阵、断桥阵、潇洒走一回阵、步步高升阵、渐入佳景阵、擂台阵。
关于铁索桥的诗词
《自滇还至盘江汽车过铁索桥作》
关于铁索桥的成语
过桥拆桥 过河拆桥 桥归桥,路归路 桥是桥,路是路 过桥抽板 立马造桥 遇水迭桥 修桥补路
铁索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铁索桥tiěsuǒqiáo。(1)主要承重构件为铁索的桥。桥面铺设或悬吊在铁索上。铁索桥[tiěsuǒqiáo]⒈主要承重构件为铁索的桥。桥面铺设或悬吊在铁索上。英chainbridge;基础解释:主要承重构件为铁索的桥。桥面铺设或悬吊在铁索上
二、引证解释
⒈用铁链组成的桥。通常指大渡河铁索桥,又名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大渡河上。清康熙年间建成。古为川康间交通要道。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为强渡大渡河而勇夺此桥。桥净跨长100米,净宽2.8米。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引张爱萍《从遵义到大渡河》:“我军主力夹大渡河溯江北上,抢夺天险的泸定铁索桥。”杨成武《飞夺泸定桥·要桥不要》:“再看看桥吧,既不是石桥,也不是木桥,而是一条铁索桥。从东岸到西岸扯了十三根用粗铁环一个套一个联成的长铁索,每根有普通的饭碗粗。两边各两根,做成桥拦,底下并排几根,作为桥面。”
三、网络解释
铁索桥泸定铁索桥座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综合释义:用铁链组成的桥。通常指大渡河铁索桥,又名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大渡河上。清康熙年间建成。古为川康间交通要道。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为强渡大渡河而勇夺此桥。桥净跨长100米,净宽2.8米。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张爱萍《从遵义到大渡河》:“我军主力夹大渡河溯江北上,抢夺天险的泸定铁索桥。”杨成武《飞夺泸定桥·要桥不要》:“再看看桥吧,既不是石桥,也不是木桥,而是一条铁索桥。从东岸到西岸扯了十三根用粗铁环一个套一个联成的长铁索,每根有普通的饭碗粗。两边各两根,做成桥拦,底下并排几根,作为桥面。”铁索桥[tiěsuǒqiáo]用铁链组成的桥。通常指大渡河铁索桥﹐又名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大渡河上。清康熙年间建成。古为川康间交通要道。汉语大词典:用铁链组成的桥。通常指大渡河铁索桥,又名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大渡河上。清康熙年间建成。古为川康间交通要道。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为强渡大渡河而勇夺此桥。桥净跨长100米,净宽2.8米。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张爱萍《从遵义到大渡河》:“我军主力夹大渡河溯江北上,抢夺天险的泸定铁索桥。”杨成武《飞夺泸定桥·要桥不要》:“再看看桥吧,既不是石桥,也不是木桥,而是一条铁索桥。从东岸到西岸扯了十三根用粗铁环一个套一个联成的长铁索,每根有普通的饭碗粗。两边各两根,做成桥拦,底下并排几根,作为桥面。”其他释义:1.用铁链组成的桥。通常指大渡河铁索桥﹐又名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大渡河上。清康熙年间建成。古为川康间交通要道。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为强渡大渡河而勇夺此桥。桥净跨长100米﹐净宽2.8米。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关于铁索桥的词语
立马造桥 伸钩索铁 过桥抽板 修桥补路 星桥火树 遇水架桥 过河拆桥 遇水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