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职能作用 推动解决民生问题
集龙乡团 2011年9月
正值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步伐,乡镇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之际,近两年来,集龙乡团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和县的认真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发展观,围绕地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的职能作用,深入调研,加强监督,有力地推动了集龙乡重大民生问题的解决。
直面农网改造
集龙乡是汝城县建设较早的用电直供区,生产生活用电都是依赖于1981年建成投产的集河电站。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用电量越来越大,用电质量也越来越高,设备陈旧、基础设施落后的集河电站已不堪重负,现有的供电现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供电网络也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快电网上收,改造集河电站是集龙乡人民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大事。围绕电网上收和电站改制工作,2009年以来,集龙乡团深入调查了解,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组织召开了5次团会议、16次县乡及村主干座谈会、三次电站职工会议,认真讨论研究,终于在2010年集龙乡第
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全票通过《集龙乡电网上收及电站改制议案》,经县审核批准后交付集龙乡组织实施。目前,争取到上级农网改造资金2800万元的集龙乡农网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了高压线路的改造,到户低压线路改造计划在2012年上半年全面完成;集河电站的改制工作也在完善村民用电补贴的基础上按每年上缴利润40万元落实了承包制度。集龙乡电网上收电站改制方案的实施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了用电质量,又盘活了集体资产,是一件利乡利民的大实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可和好评。
紧跟学校建设
集龙乡是汝城县的边远贫困乡镇,集龙学校则是全县最早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受条件,实行“一校两部”的管理模式,且年久失修,整个校舍陈旧,多处漏雨,课桌破烂不堪,教师无住房只能到校外租房居住。按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验收标准,集龙学校面临被取缔的危险。为避免本就边远稀散的集龙乡山区孩子不用到几十公里之外的益将乡学校就读,集龙乡、把集龙学校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乡民生100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落实,按照“一乡一校”的办学要求,计划在集龙学校小学部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重新规划集龙学校,力争在2012年8月前完成所有建设,
通过国家合格达标学校的验收。集龙乡团一直将学校建设作为监督重点进行跟踪。一是督促进度落实。在乡团的督促下,集龙乡2009年底自筹资金18.2万元完成了校区土地征收工作,2010年6月完成了校区围墙修筑工作,2010年12月启动了学生宿舍楼修建工程,2011年9月完成了学校大门、多功能餐厅、教学楼修建申报工作。 二是跟踪工程质量。集龙乡团组织积极开展“发展集龙我助跑”活动,对每个施工项目包括学校建设项目都安排两名以上负责建筑用材、施工质量等方面的跟踪,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三是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集龙乡团积极倡导“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方针,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营造了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如2010年9月10日,以教师节为契机,发动各村组、机关单位、企业主、、政协委员、社会贤达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共募得兴教资金120850元(其中捐资2万余元),所得捐款全部用于教育事业。
把脉小城镇综合开发
为加快集龙乡发展步伐,改善集龙乡人民群众宜居环境,集龙乡团组织分别到湖南韶山、江西瑞金、福建厦门等地考察学习,结合集龙乡实际情况,按照
“功能完善、碧水环绕、秀美宜居、特色鲜明”的定位,向集龙乡提交了《集龙乡小城镇总体规划》草案,高标准,大手笔谋划集龙乡镇区发展蓝图,为集龙乡组织实施小城镇综合开发项目起好调,把好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投资35万元的集龙大道、投资40万元的文化大道、投资78万元客运站、投资28万元的文化站、投资40万元的沿河风光带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