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发展,我国私人拥有小汽车的数量也日益增长。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我国各个部门均纷纷出台诸多对策:前几年,各个交通管理部门、城建部门等主要通过拓宽城市道路,优化路口设计来降低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此类措施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再也难以突破瓶颈,亟需其他措施来继续承担起缓解交通压力的任务。近年来,我国的各大大中城市渐渐从优化道路等方法逐渐转向路面上的车辆来达到治理拥堵的目的,比如“限行”、“限购”等。希望通过这些私家车的购买以及使用,降低路面车辆密度,达到治理拥堵的目标。这几种方法在实施的这几年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这却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一味的、堵塞只会像尧舜堵水一样,虽然一时路面车辆的数量有明显的下降,可是却间接刺激了市民对于小车的需求,原本每个家庭一辆私家车足够的可能因为限行措施而不得不再多买一辆私家车,最终导致路面上车辆密度继续增加,然后再次加大力度,再次导致市民车辆拥有量再次增加,如此恶性循环,直到再也堵不住为止。
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地方也开始学习大禹治水的精神,通过疏导群众的出行来治理拥堵问题。提高公交舒适度、公交系统可靠性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疏导群众出行使用私家车的欲望,提高公交的分担率。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公交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主要集中于对于公交系统连通可靠性的研究、公交系统行程时间可靠性以及公交系统容量可靠性三个方面。本文将以公交系统可靠性研究为理论基础,针对杭州市特有的交通状况和天气状况,并以几路公交作为样本,通过分析恶劣天气对杭州某路公交车到站时间的影响,得出恶劣天气对于杭州市公交系统的时间可靠性有何影响,最后针对不同的影响列出解决方法以及应对对策。
杭州市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于恶劣天气对公交系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浙江省的天气状况较为复杂,属于沿海地区,不仅受热带季风影响,每年都会有台风天气,并且降雨量丰富,常常会出现内涝现象,在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会出现冰雪天气,大雾天更是在早晨时刻常常出现。在城市出现恶劣天气状况时,杭州的公共交通经常也会陷入不同程度的瘫痪,导致原本就繁忙的交通变得不堪重负。
目的和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恶劣天气对于公交车可靠性的影响来衡量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系统在不利天气下是否能够保证正常运行和发挥应有的功能,并且为道路的规划和改造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确保未来路网不利天气下能够保持一定的畅通性和承担风险的可靠性;为公交公司提供相应的数据,使其能够有针对性地针对不同恶劣天气安排出不一样的针对方案,以减少恶劣天气对于公交系统的影响,提高公交车的连通性、正点率以及合理安排容量,发挥公交车在交通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公交分担率,降低城市的交通拥堵;对于交通管理者,可借助对路网的可靠度分析,确定敏感路段和节点,优化管理人员配置,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制定城市紧急事件应急预案提供依据,以增强城市抵抗灾害的能力;通过提高在恶劣天气里公交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提高市民对公共交通的信任度,增加公交车的分担率,降低居民出行私家车的使用率,减少碳排放,净化城市空气。
国外研究:
对于公交优先的措施,各国各城市的在之前的几年多多少少都有所实行,取得的效果也大同小异,以下几个城市对于公交车优先的措施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其借鉴意义。
在韩国首尔,其用近8年时间来规划和实施公交的改革,顶住各方面压力,坚定不移地推行公交优先,竭力为市民提供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通过公交改革,公交出行分
担率达到了 75%,公交事故减少26.9%,并且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肯定和赞赏,2006 年获得了“国际公共运输协会革新奖”。
首尔公国提供更加完善的公交服务,提高了公交车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了首尔公交车的公交分担率,缓解了城市拥堵的问题。
在阿联酋迪拜,他们推出了一项让各国无法想象的环保计划——提供免费的城市公交,只为了提高公交的分担率,鼓励市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并促使他们放弃私家车。原来在迪拜,环境污染是他们难以摆脱的困扰,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公交系统不完善:公交车数量少,而且行驶时间不固定,这导致了市民更多的利用私家车出行,只有不到 1% 的迪拜人外出使用公交车。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迪拜决定大力发展公交系统。通过巨资投入,极大的提高了公交车的舒适性,不仅更新了宽敞舒适的公交车辆,还建设全封闭空间,内装空调、排风系统,可防雨、防曝晒以及防沙尘的候车站厅。此外,在阿联酋公交车和地铁上都设有妇女和儿童的专座,充分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对妇女和儿童的照顾。
迪拜的免费公交系统使市民对出行方式有更加多的选择,增加了出行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并且优化出行成本,集聚出行客流,减少路面人均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市民出行时间,而且对于环境的保护也由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瑞士的苏黎世,他们严格落实公共交通路权优先、信号优先、公交财政补贴等措施,但不主张修建地铁。市内公共交通正点率很高,被誉为“瑞士钟表”。正点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城市公交车的的可靠性,提高正点率也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对于公交车的信任程度,提高了公交车的分担率。
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库里蒂巴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建立起有效的快速公交系统,以“地面地铁”著称于世,库里蒂巴市沿着城市的主要“结构轴线”整合公共交通、路网建设以及土地使用,促进城市空间呈线性发展。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该市未建轨道交通)。库里蒂巴市是巴西私家车人均拥有量第二的城市,但其私人汽车的使用率很低,大部分人选择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库里蒂巴市 75% 的人通勤出行使用公共汽车,日均客流量达到 190万人次。
以上城市都对我国大中城市今后公交车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我国还有有着我国与众不同的基本国情,我国各个大中城市人均占有土地稀少,人均道路资源缺乏,道路上行人较多,行人守法意识不高等等都了我国公交车的发展,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疏导交通压力极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在杭州市,私家车的拥有量在20已经超过了 。经过一年在下城交警大队的实习生活中,我发现现杭州的交通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城市空间的,单纯通过优化交通设施或道路、路口等已经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交通压力了
在杭州市继续提倡公交出行,发挥公交系统的分担交通压力功能,更加有效利用道路资源,是如今杭州市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城市常规公共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公共交通最贴近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一种公共交通方式。在杭州市近几年交通结构转型时期中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占有率和服务水平是我市能否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交系统受到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状况、交通事故等,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本文主要就天气状况和公交系统的可靠性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主要收集了杭州市近年来的恶劣天气数据和交通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其相关性,并且为如何减少恶劣天气状况对交通可靠性的影响提出方案,以增加公交系统的吸引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研究方法:
首先选取一条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在选取该线路上始末站与中间较为繁忙的站点作为研究样本。然后统计出在晴朗天气下3个站点的公交车到站时间,再与时刻表上相比较,得出到站的延误时间,然后再计算出到站的可靠性程度(以5分钟)为可忍受延误。再通过统计恶劣天气下,如大雨天气、大风天气、冰雪天气、大雾天气以及洪涝情况下的车辆到站可靠性,比较平常时间和恶劣天气下可靠性的变化,得出恶劣天气对于公交车到站时间可靠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