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五版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第五版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要点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0—2011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A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 工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除( )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A、强度条件 B、刚度条件 C、稳定性条件 D、硬度条件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是( ) A、内力大于应力 B、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内力是矢量,应力是标量 D、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根据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 )。 A、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C、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4、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MyI,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 zA、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 B、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C、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 D、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 5、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 )来确定积分常数。 A、平衡条件。 B、边界条件。 C、连续性条件。 D、光滑性条件。 6、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平均应力m、应力幅度a分别为( )。 A -10、20、10; B 30、10、20; 11C 3、20、10; D 3、10、20 。

第 1 页 共 34 页 7、一点的应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2、3分别为( )。 A 30MPa、100 MPa、50 MPa B 50 MPa、30MPa、-50MPa C 50 MPa、0、-50Mpa、 D -50 MPa、30MPa、50MPa 8、对于突加载的情形,系统的动荷系数为( )。 A、2 B、3 C、4 D、9、压杆临界力的大小,( )。 A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 B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有关; C 与压杆材料无关; D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无关。 5 10、利用图乘法计算弹性梁或者刚架的位移,要求结构满足三个条件。以下那个条件不是必须的( ) A、EI为常量 B、结构轴线必须为直线。 C、M图必须是直线。 D、M和M至少有一个是直线。 二、按要求作图(共12分) 1、做梁的剪力、弯矩图(10分)

第 2 页 共 34 页

2、画出右图所示空心圆轴横截面上沿半径OA方向应力分布示意图.(2分) 三、结构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AB可视为刚体,为圆截面钢杆,直径为D35mm,材料为Q235钢,应力为180MPa,E200GPa(共15分) (1)求许可载荷F。(6分) T 的剪O A CD许用 (2) 计算当F50KN时,B点竖向位移(6分) (3) 若D处(双剪切)铆钉许用切应力[]100MPa,试设计铆钉直径d。(3分) 四、(13分)在受集中力偶矩Me作用的矩形截o梁中,测得中性层 上k点处沿45方向的线应变45o面简支为,已知材料的E,ν和梁的横截面及长度尺寸b,h,a,l.试求集中力偶矩Me。

第 3 页 共 34 页 五、(14分)如图所示结构,杆AB横截面面积A21.5cm2,抗弯截面模量Wz102cm3,材料的许用应力[]180MPa。圆截面杆CD,其直径d20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s250MPa,p200MPa,,如果压杆不为1100,250,杆时采用直线拟合。A、C、D均为球铰约束,若已知:细长三处l11.25m,l20.55m,F25kN,稳定安全系数[n]st1.8,校核此结构是否安全。

第 4 页 共 34 页 六、(12分)重为Q的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落下,若已知梁的抗弯刚度为EI, EIk3l,试求C点冲击挠度。 支座的弹簧刚度为k(产生单位长度变形所需的力),且

第 5 页 共 34 页 七、(14分)平面刚架如图所示,EI为常量,试用力法作其弯距图。 aq CBaA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

第 6 页 共 34 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

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T1.轴的扭转剪应力公式=适用于如下截面轴( )

IP A.矩形截面轴 B.椭圆截面轴 C.圆形截面轴 D.任意形状截面轴

2.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若长度和横截面面积均相同,则抗扭刚度较大的是哪个?( )

A.实心圆轴 B.空心圆轴 C.两者一样 D.无法判断

3.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为( )

A.不变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增大三倍

4.图示悬臂梁自由端B的挠度为( )

aaama2(l)ma(l)ma3(l)2 2 B. 2 C.ma D. A.

EIEIEIEI5.图示微元体的最大剪应力τmax为多大?( ) A. τmax=100MPa B. τmax=0

C. τmax=50MPa D. τmax=200MPa

6.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图示圆轴的强度时,所采用的强度条件为( ) A.

PM2T2()4()≤[σ] AWZWPB.

PMT≤[σ] AWZWPC. (PM2T2)()≤[σ] AWZWPPM2T2)4()≤[σ] AWZWPD. (

7.图示四根压杆的材料、截面均相同,它们在纸面内失稳的先后次序为( ) A. (a),(b),(c),(d)

第 7 页 共 34 页 B. (d),(a),(b),(c) C. (c),(d),(a),(b) D. (b),(c),(d),(a)

8.图示杆件的拉压刚度为EA,在图示外力作用下 其变形能U的下列表达式哪个是正确的?( )

P2aA. U=

2EAP2lP2bB. U= 2EA2EAP2lP2bC. U= 2EA2EAP2aP2bD. U= 2EA2EA9图示两梁抗弯刚度相同,弹簧的刚度系数也相同,则两梁中最大动应力的关系为( )

A. (σd) a =(σd) b B. (σd) a >(σd) b C. (σd) a <(σd) b D. 与h大小有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材料力学中,为了简化对问题的研究,特对变形固体作出如下三个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面积不同的两杆,设材料的重度为γ,则在杆件自重的作用下,两杆在x截面处的应力分别为σ(1)=_______,σ(2)=_______。

3.图示销钉受轴向拉力P作用,尺寸如图,则销钉内的剪应力τ=_______,支承面的挤压应力σbs=_______。

第 8 页 共 34 页 4.图示为一受扭圆轴的横截面。已知横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τ则横截面上max=40MPa,A点的剪应力

τA=_______。

5.阶梯形轴的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其AB段的最大剪应力τ之比

max1与

BC段的最大剪应力τ

max2

max1=_______。 max26.图示正方形截面简支梁,若载荷不变而将截面边长增加一倍,则其最大弯曲正应力为原来的_______倍,最大弯曲剪应力为原来的_______倍。

7.矩形截面悬臂梁的尺寸及受载如图所示,

(1)若梁长l增大至2l,则梁的最大挠度增大至原来的______倍;

b(2)若梁截面宽度由b减为,则梁的最大挠度增大至原来的______倍;

2h(3)若梁截面高度由h减为,则梁的最大挠度增大至原来的______倍。

28.图示为某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若用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则相当应力 σeq4=_______。

第 9 页 共 34 页

9.将圆截面压杆改为面积相等的圆环截面压杆,其它条件不变,则其柔度将_______,临界载荷将_______。

三、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在图示低碳钢和铸铁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上,注明材料的强度指标(名称和代表符号),并

由图判断:_______是脆性材料,_______是塑性材料。

2.画出图示阶梯形圆轴的扭矩图,用图中m和d写出圆轴最大剪应力的计算式,并指出其作用点位

置。

3.图示矩形截面悬臂梁,若已知危险截面上E点的应力为σE=-40MPa,试分析该截面上四个角点A、B、C、D的应力(不必写出分析过程,只须写出分析结果,即四个角点的应力值)。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钢杆1,2吊一刚性横梁AB。已知钢杆的弹性模量E=200GPa,两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A=100mm2,载荷P=20KN,试求两钢杆的应力、伸长量及P力作用点F的位移δF。

第 10 页 共 34 页 2.外伸木梁各部分的尺寸和所受载荷如图所示。设梁材料的许用应力[σ]=10MPa。 试:(1)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2)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

3.弓形夹紧器如图,若夹紧力P=2KN,距离e=120mm,立柱为矩形截面,其h=25mm,[σ]=160MPa,试设计截面尺寸b。

4.图示曲柄轴直径d=50mm,受集中力P=1KN作用,试:(1)画出危险点A的应力状态并计算其应力值;(2)若材料的许用应力[σ]=70MPa,试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第 11 页 共 34 页 材料力学试题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C 3.B 4.B 5.A 6.D 7.A 8.A 9.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各向同性假设 2.  (l-x)  (l-x)

3. P4Pdh (D2d2)

4. 33.3MPa

5. 3/8

6. 1/8 1/4 7. 8 2 8 8.232

9.降低 增大

三、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低碳钢强度指标:强度极限σb,屈服极限σs 铸铁强度指标:拉伸强度极限b

铸铁是脆性材料,低碳钢是塑性材料 2.作扭矩图

计算扭转剪应力:32m37.9mAB =d3 τBC

=d3 max=BC,作用于BC段表面

3.σA=-60MPa,σB=20MPa,σC=50MPa,σD=-20MPa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两钢杆轴力:N1=8KN(拉),N2=12KN(拉) 杆1:σ1=80MPa, △l1=0.8mm 杆2:σ2=120MPa, △l2=1.2mm

P力作用点位移:2lF=

13l25=1.04mm

2.支反力:RA=17.5KN(↑),RB=22.5KN(↑) 剪力图:

弯矩图:

第 12 页 共 34 页

强度校核:max=9.96MPa<[σ] 3.N=p,M=pe

σ=NMP6peAWbhbh2≤[σ] b≥p6pehh2=14.9mm 4.应力状态

应力值:σ=40.7MPa,τ=16.3MPa 强度校核:σeq4=

232=49.5MPa

第 13 页 共 34 页

2010—2011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B 一、单选或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20分) 1、 工程构件要正常安全的工作,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列除( )项,其他各项是必须满足的条件。 A、强度条件 B、刚度条件 C、稳定性条件 D、硬度条件 2、内力和应力的关系是( ) A、内力大于应力 B、内力等于应力的代数和 C、内力是矢量,应力是标量 D、应力是分布内力的集度 3、根据圆轴扭转时的平面假设,可以认为圆轴扭转时横截面( )。 A、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B、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仍为直线。 C、形状尺寸不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D、形状尺寸改变,直径线不保持直线。 4、设某种钢的屈服应力为s200MPa,弹性模量为E200GPa。现将直径为2mm的钢丝绕在一个刚性圆柱上,欲使钢丝放松后不产生残余变形,则圆柱直径不能小于( )。 A、0.8米 B、1.6米 C、2.0米 D、2.4米 5、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 )来确定积分常数。 A、平衡条件。 B、边界条件。 C、连续性条件。 D、光滑性条件。 6、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平均应力m、应力幅度a分别为( )。 A -10、20、10; B 30、10、20; 11C 3、20、10; D 3、10、20 。

第 14 页 共 34 页 7、一点的应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2、3分别为( )。 A 30MPa、100 MPa、50 MPa B 50 MPa、30MPa、-50MPa C 50 MPa、0、-50Mpa、 D -50 MPa、30MPa、50MPa 8、对于突加载的情形,系统的动荷系数为( )。 A、2 B、3 C、4 D、9、压杆临界力的大小,( )。 A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 B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有关; C 与压杆材料无关; D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无关。 5 10、利用图乘法计算弹性梁或者刚架的位移,要求杆件满足三个条件。以下那个条件不是必须的( ) A、EI为常量 B、结构轴线必须为直线。 C、M图必须是直线。 D、M和M至少有一个是直线。 二、按要求做图(10分) 30kNCD20kN/mB2q=F/a12F2F1m3m1maaa1 (e) (1)做轴力图 (2) 做剪力、弯矩图

第 15 页 共 34 页 三、图示结构中,BC由一束直径为2mm的钢丝组成,若钢丝的许用应力为160MPa,(10分) q30KN/m。试求BC需由多少根钢丝组成。 四、(14分)已知圆轴直径d20mm,在其上边缘A点处测得纵向线应变0400106,在水平直径平面的外侧B点处,测得45300106,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0.25,a2m。若不计弯曲切应力的影响,试求作用在轴上的载荷F和Me的大小。 d A C 4m 3m B A B 45 a F Me

第 16 页 共 34 页 五、(16分)如图所示结构,杆AB横截面面积A21.5cm2,抗弯截面模量 Wz102cm3,材料的许用应力[]180MPa。圆截面杆CD,其直径d20mm,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s250MPa,p200MPa,, 1100,250,如果压杆不为细长杆时采用直线拟合。A、C、D三处均为球铰约束,若已知:l11.25m,l20.55m,F25kN,稳定安全系数[n]st1.8,试校核此结构是否安全。

第 17 页 共 34 页 2010—2011材料力学A卷参

一、选择题(每空1分)

1. D; 2. D; 3. A; 4. C; 5. A; 6. D; 7.B; 8. A; 9. B; 10. C. 二、作图题

1、剪力、弯矩图

2、切应力分布

三、解:(1) 对AB 进行受力分析

MA0:N1000F(10002000)0

2分

(1分)

(2分)

第 18 页 共 34 页

解得 N3F

CD杆轴向拉伸与压缩,由强度条件有

FN3FMPa180MPa (2分) A353543535180N57.7KN (1分) 解得 F34(2)画出变形图如下:

根据胡克定律,有

3501032LNLCD32000CDEAmm1.8mm (2分)200109353510根据变形图得到D3.6mmB5.4mm (3)铆钉是双剪切 (1分) 由剪切名义应力计算公式得到

FSA150000100MPa ( 1分) 2d24解得 d31mm (1分)

四、解:B点的单元体如图所示

B点应力状态为纯剪切状态。由广义胡克定理有

2分)

(2分) 第 19 页 共 34 页 (

111450 (7分) 123EE根据应力弯曲剪应力公式:

1.5代入广义胡克定理,得到

FSM1.5e (3分) bhlbh2lbhE45 (3分) 31五、解: (1) 计算CD杆的临界压力 (7分)

Med5mm 4l10.55110, 1 所以CD杆为大柔度杆

i5103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压应力和临界压力 i2E2E3.1422001093.1420210cr2, PcrcrA2A11024651KN

(2). (5分)AB杆平衡 有MA0: Fsin302l1TCl1 得 TC25KN

AB杆拉弯组合变形,弯矩图和轴力图下图所示

125 8拉应力

253 2AB杆最大

max3.校核

MmaxFN125103253103163.2MPa WZA8102106221.5104Pcr512.05nst1.8 压杆稳定性足够 Tc25(1分)

max163.2MPa180MPa 梁强度足够 (1分)

六、解:弹簧引起的静位移为

1QQl3(3分)

33K9EI梁的静位移为:

第 20 页 共 34 页 12221222Ql35Ql3stlQll2lQll233323339EI9EI

(6分)

2h5Ql318EIh1动荷系数 Kd11 (2分) st5Ql3

335Ql5Ql18EIhC点的动挠度 K1 (1分) ddst39EI5Ql七、解:以C处的约束为多余约束,原结构的基本体系为: (2分)

由力法典型方程 X1111P0 (1分)

2112q2q25ql41124a1P 11(aaaaaa)aaaaaEI2328EIEI233EI23(各3分)

15qa (2分) 将11和1P代入力法典型方程,得X132刚架的弯矩图右图示 (2分)

第 21 页 共 34 页

2010—2011材料力学B卷参

一、选择题(每空1分)

1. D; 2. D; 3. A; 4. C; 5. A; 6. D; 7.B; 8. A; 9. B; 10. C. 二、作图题

Q(KN) 1. (3分)做轴力图 2. (9分)

10 20

F

20

+M(KNm) 10

FN —

2F 10

剪力图4分,弯矩图5分 三、解:(1).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下图所示 B MA(F)0:

3T43042 53解得 T100KN (6分) (2)设需要n根钢丝

TC

T 由钢丝的强度条件 nAFAXA 4FAY4T4100103 (4分) n199(根)d23.1422106160106

第 22 页 共 34 页 四、解:B点的单元体如图所示

B点应力状态为纯剪切状态。由广义胡克定理有

111450 (8分) 123EE根据扭转应力公式:

代入广义胡克定理,得到

Med3

16Me94.2NM (3分)

又由应变公式,得到

00/EFA/E400106

得到

F31.4N (5分)

五、解: (1) 计算CD杆的临界压力 (8分)

d5mm 4l10.55110, 1 所以CD杆为大柔度杆

i5103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压应力和临界压力 i2E2E3.1422001093.1420210cr2, PcrcrA2A11024651KN

(2). (6分)AB杆平衡 有MA0: Fsin302l1TCl1 得 TC25KN

AB杆拉弯组合变形,弯矩图和轴力图下图所示

125 8拉应力

253 2AB杆最大

max3.校核

MmaxFN125103253103163.2MPa WZA8102106221.5104第 23 页 共 34 页

Pcr512.05nst1.8 压杆稳定性足够 Tc25(1分)

max163.2MPa180MPa 梁强度足够 (1分)

六、解:弹簧引起的静位移为

1QQl3(3分)

33K9EI梁的静位移为:

(8分)

12221222Ql5QlstlQll2lQll233323339EI9EI

332h5Ql318EIh1动荷系数 Kd11 (2分) 3st5Ql

C点的动挠度 A q B 5Ql35Ql318EIhdKdst139EI5Ql(1分)

七、解:以C处的约束为多余约束,原结

基本体系 (2分)

由力法典型方程 X1111P0 (2

构的基本体系为

C X1分)

l

A

l

12 qlX121

1124l11(llllll) EI233EI

3B

C 1112ql4lqll (各4分) 1PEI326EI第 24 页 共 34 页

将11和1P代入力法典型方程,得X1Pql43EIql16EI4l38

11

刚架的弯矩图右图示 (2分)

第 25 页 共 34 页 材料力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进行______ 以及确定许可载荷三个方面的强度计算。 2.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最大的许可扭矩为T,若将轴的横截面积增加一倍,则其最大许可扭矩为______。 3. 纯剪切状态属于______(单、双、三)向应力状态。 4. 构件受自由落体冲击时,静变形愈大,则动荷系数_______。 5. 一梁在集中力F作用下,其应变能为U,若将力F改为2F, 其他条件不变,则其应变能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扭转切应力公式TIP适用于( )杆件。 A. 任意截面 B. 任意实心截面 C. 任意材料的圆截面 D. 线弹性材料的圆截面 2. 梁在某一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均布力时,则在该段内弯矩图是一条( ) A. 上凸曲线 B. 下凸曲线 C. 带有拐点的曲线 D. 斜直线

第 26 页 共 34 页 3. 梁的截面为T字型,Z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 )。 A.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 B. 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D C. 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C D.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D 4.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曲率最大发生在( )处。 A. 挠度最大 B. 转角最大 C. 剪力最大 D. 弯矩最大 5.在单元体的主平面上( )。 A. 正应力一定最大; B. 正应力一定为零; C. 切应力一定最小; D. 切应力一定为零。 得分 三、(13分)作图题 1.(4分)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2. (6分)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3F 3F 2F 2m 2m 3KN/m 3. (3分)作图示杆的扭矩图 3KNm 4.2KNm 1.2KNm

第 27 页 共 34 页 四、(62分)计算题 1.(9分)图示结构AB为刚性杆, 杆1和杆2为长度相等的钢杆,E200GPa,两杆横截面面积均为A10cm2。已知F100kN, 试求杆1、杆2的轴力和应力。 1 A 1m 1m 2 1m B 1m F 2. (9分)一传动轴传递的外力偶矩为1.06KNm =40MPa, G=80GPa,轴的单位长度许可扭转角[θ]=1°/m,试确定该轴的直径。

第 28 页 共 34 页 3. (10分)下图所示矩形截面悬臂梁,已知l3m,b90mm,h180mm。若许用挠度f 1250l,120MPa,E200GPa,试求该梁的许可载荷q。 q h A l B b 4.(6分) 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求其主应力以及最大切应力。应力单位为MPa。 50 30

第 29 页 共 34 页 5.(10分)如右图所示梁、柱混合结构,A、B、C处均为铰接,当重物W2.88kN从高度H60mm处自由下落到AB梁上时,试校核立柱BC的稳定性。已知梁的弹性模量E100GPa,截面惯性矩I1106m4,柱的弹性模量E72GPa,横截面面积A11104m2,Fl3截面惯性矩I16.2510m,稳定安全因数为nw3。(简支梁中点挠度f) 48EI84 W A H D B 1m 1m C 1m 6. (10分)水平放置的钢制折杆如图所示,在B、D处各受竖直向下的集中力F0.5kN和1F21kN作用。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160MPa,折杆的直径d40mm。试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折杆的强度。 A D 400 400 C 400 B F1 F2

第 30 页 共 34 页 7. (8分)刚架各部分的EI相等,试求在一对P力作用下,A、B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要计轴力) P A l 45 BP 3. 梁的截面为T字型,Z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 )。 A.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 B. 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D C. 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C D.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D 4.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的曲率最大发生在( )处。 A. 挠度最大 B. 转角最大 C. 剪力最大 D. 弯矩最大 5.在单元体的主平面上( )。 A. 正应力一定最大; B. 正应力一定为零; C. 切应力一定最小; D. 切应力一定为零。 得分 三、(13分)作图题 1.(4分)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2. (6分)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3F 3F 2F 2m 2m 3KN/m 3. (3分)作图示杆的扭矩图 3KNm 4.2KNm 1.2KNm

第 31 页 共 34 页 四、(62分)计算题 1.(9分)图示结构AB为刚性杆, 杆1和杆2为长度相等的钢杆,E200GPa,两杆横截面面积均为A10cm2。已知F100kN, 试求杆1、杆2的轴力和应力。 1 A 1m 1m 2 1m B 1m F 2. (9分)一传动轴传递的外力偶矩为1.06KNm =40MPa, G=80GPa,轴的单位长度许可扭转角[θ]=1°/m,试确定该轴的直径。 b90mm,h180mm。3. (10分)下图所示矩形截面悬臂梁,已知l3m,若许用挠度f1250l,120MPa,E200GPa,试求该梁的许可载荷q。 q h A l B b

第 32 页 共 34 页 4.(6分) 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求其主应力以及最大切应力。应力单位为MPa。 50 30 C处均为铰接,5.(10分)如右图所示梁、柱混合结构,当重物W2.88kN从高度H60mmA、B、处自由下落到AB梁上时,试校核立柱BC的稳定性。已知梁的弹性模量E100GPa,截面惯性矩I1106m4,柱的弹性模量E72GPa,横截面面积A11104m2,截面惯性矩Fl3) I16.2510m,稳定安全因数为nw3。(简支梁中点挠度f48EI84 W A H D B 1m 1m C 1m

第 33 页 共 34 页 7. (8分)刚架各部分的EI相等,试求在一对P力作用下,A、B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移。(要计轴力) P A l 45 BP 6. (10分)水平放置的钢制折杆如图所示,在B、D处各受竖直向下的集中力F0.5kN和F1kN12作用。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160MPa,折杆的直径d40mm。试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折杆的强度。 A D 400 400 C 400 B F1 F2

第 34 页 共 3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