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礼仪教育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策略

礼仪教育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华拓科技网
教育科研礼仪教育中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策略

笪玉溪市红塔区第一幼儿园

罗玉玲

“礼貌”是幼儿与同伴交往并与同伴合作的基本道德行为,因为礼貌教会幼儿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礼貌是解决幼儿间冲突的润滑剂,它能教会幼儿正确的合作方法,帮助其形成合作意识;礼貌还是幼儿快乐交往的源泉,让幼儿体会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对于幼儿来说,礼貌能促使幼儿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更融恰地与同伴交流、交往以及玩耍。作为幼儿教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礼貌及怎样礼貌地与他人交往合作,帮助幼儿建立礼貌的合作意识,发展幼儿礼貌的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引导幼儿懂礼貌的策略

现在的幼儿,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照顾得很好,导致他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礼貌。幼儿园是孩子们离开父母后的第一个集体,孩子在父母身边时,往往一切问题均由父母代为解决,所以他们也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往往什么事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幼儿园过上集体生活后,他们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在集体生活中礼貌必不可少,幼儿教师要善于利用故事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幼儿明白什么是礼貌,如“同伴分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幼儿知道了好东西要与别人分享,那么在生活中遇到共享事件时,争抢行为就会很少再发生了。如用故事《兔子分橘子》和生活中分享食物等案例来让幼儿知道怎样说话才是有礼貌,激发幼儿要向故事中的“小兔子”一样,好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这是有礼貌的表现。教师还应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促成幼儿懂礼貌,通过礼貌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使用礼貌用语交往的策略

幼儿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会幼儿在使用礼貌用语中掌握交往技能是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好办法,让幼儿在交往中有礼貌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如不会系鞋带得到大班哥哥姐姐的帮46幼教研究2014.1~2助时,做手工得到同伴或者老师的帮助时要主动还礼“谢谢你的帮助”;邀请同伴来自己家里做客时,会说欢迎你有空来我家玩”;想看别人的书籍或者想玩别“

“你能借我玩一玩吗?人的玩具时,要学会和同伴协商

你能借我看一看吗?”当自己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或不小心碰到并且对同伴造成伤害时要会主动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注意。”在教会幼儿知错能改时,不要忘记教育幼儿学会宽容、原谅别人的过错。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来教会幼儿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有冲突时能礼貌商量。幼儿在家已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在区域游戏时常常因为这些性格使游戏受阻,这时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并请家长配合共同来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教育幼儿在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要有礼貌,遇事有礼貌地与同伴商量,不要一味地只想着我自己,启发幼儿初步学着换位思考。幼儿只有具备了礼貌用语和关心他人、宽容、友善等良好品德,才能在与人合作时感到顺利和快乐,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基础。

三、在礼貌游戏中交往的策略

游戏是幼儿模仿成人世界最好的方法,游戏是幼儿们的最爱。在幼儿园有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幼儿教师除了教给幼儿有礼貌的交往语言外,还应教给他们正确的交往态度和肢体语言。在游戏时,教师要根据游戏的特点教给幼儿交往的技能。如在建筑游戏中,要求幼儿合作搭建,这对幼儿间的相互协作要求很高,当幼儿在建筑某一物体时需要同伴的帮助就要求他们说“请你把……拿给我,好吗?”之类的语言,借此培养幼儿互相团结、谦让的行为;在表演游戏里,幼儿自己制作简单的道具,相互间借用就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让幼儿知道把自己制作的道具借给同伴就是有礼貌,应该受到表扬。在向同伴借用道具时应该自觉使用礼貌用语,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表演游戏中,合理分工、扬长补短也是礼貌,是幼儿交往合作的良好开始。在以上

科研这些游戏中,幼儿们从一开始对使用礼貌用语的生疏、别扭到乐此不彼,从不习惯到开口就是“请、谢谢、对不起”等等,这些词语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充分感受到与同伴交往合作的乐趣和满足。此外,教师可用“朋友”的身份参加到活动当中去,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帮助幼儿扫除活动中出现的不好意思说、不想说、不敢说等障碍,使幼儿掌握活动的礼仪规范,幼儿就能在教师的赞扬声中树立信心,期待着下一次的交往活动并取得成功。

四、在承认错误中交往的策略

现在及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们的基本要求。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异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所以,合作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认知水平很低,大多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这些孩子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由于很缺乏生活经验,在与同伴的交往合作中常常会做出自私的举动,又常常表现为不敢面对自己的过错,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教育、鼓励幼儿勇敢面对自己不恰当、不礼貌的行为,让他们明白敢于承认错误也是一种礼貌的举动,是与同伴快乐交往并合作成功的秘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时候都不要揭发幼儿不良的行为,不要急于把儿童的缺点在集体面前当众宣布,应该让幼儿表现出克服缺点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让集体首先看到他好的方面,这就是教育的艺术。让我们记住大师的话,正确地看待冲突,并因人因事地处理好幼儿的冲突,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从真正意义上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人交往。教师在生活中要常常教给幼儿一些解决冲突的方法,如当自己不小心撞到别人,要真诚地道歉;遇到冲突时要先听听别人的解释;别人帮助了自己要说谢谢;交往中要尽量互相帮助,在别人不小心伤害到自己时要宽容些,可以说“下次你小心些行吗;”用礼貌的言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如“把这个玩具给我玩玩好吗?这件事是我错了,请你原谅我,下次我不这样了”等等。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去改正并能熟练运用礼貌用语,可以使幼儿避免很多

冲突,也能使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冲突,从而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五、以强带弱交往的策略

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要更好地发展幼儿的礼貌意识、提高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强弱搭配,以强带弱,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有意让礼貌意识和交往合作行为发展好的幼儿与交往弱的幼儿一起活动,以强带弱,让发展好的幼儿来起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幼儿整体交往能力的提高。让幼儿在相互模仿和学习同进步,强弱搭配让幼儿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如何接纳别人的意见,学会坚持不懈和忍让宽容,最终达到共同协调发展的目的。

六、与同伴快乐交往的策略

集体教学是幼儿园教师常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幼儿在集体中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就不会有孤独感。在集体中,幼儿更容易模仿,学习气氛更好,学习兴趣来得更快更浓烈,如在美术绘画中,让幼儿5~6个人共同合作完成一幅画,他们要商量着这幅画要画什么?怎样画才漂亮?从哪里入手等等问题,通过各个小组的成员商议共同来完成一幅比较大的画,那么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能够融入进去,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礼貌语言的表达和礼貌谦让的锻炼机会,让幼儿感受到和同伴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愉悦感,并促使幼儿有下一次继续合作的愿望。要发展幼儿良好的交往合作能力,礼貌教育不可或缺,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延伸到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幼儿的交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也不是只凭说教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正确引导幼儿,在使用礼貌用语中掌握交往技能,通过礼貌游戏来发展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在幼儿园的各种游戏和区域学习中强弱搭配,以强带弱共同发展,让幼儿在集体学习和生活中感受与同伴交往合作带来的快乐,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环境与机会,悉心引导幼儿直面自己的错误,大胆使用礼貌语言。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有礼有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人际交往中逐渐学会礼貌地待人处事,在礼貌中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更好地融入并喜爱幼儿园集体生活,逐步提高幼儿的集体适应能力,对其今后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幼教研究2014.1~2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