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里物流园区的战略意义辨析与应对之路 “互联网+”时代里物流园区的 战略意义辨析与应对之路
4万亿的大市场和落后的现状点爆了创业热潮
一一在我国,有上千家物流园区,但网络型(3+)以上凤毛麟角,信息化水平普遍低下,收入单一(收入90%以上是物业收入);有几十万的物流企业,但线路单一,缺乏网络和品牌,普遍信用缺失,集约化能力缺失;有上千万运输车辆,但70%以上是社会化车辆,空载率高,配货难。目前,我国物流还处于“小散乱差”的状态,但其背后却拥有4万亿的大市场,引爆了创业的热潮,希望用“互联网+”的模式和资本的力量,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平台模式是行业发展的主要出路,趋势不可逆转 (1)平均利润5%左右的公路物流行业只有3~5年的调整期,行业将不可逆转地发生巨变。 (2)整体而言,整合是中国公路物流的唯一出路,而基于专业化的集约化发展是根本方向。 (3)集约化水平不足,是造成今日物流企业困境的根本原因,而深层次原因是产品、网络、品牌、信用、信息化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借力和抱团取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将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平台模式应景而生,成为最耀眼的模式。 三公路物流要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
公路物流的本质是要解决集约化,没有集约化的物流,创新是很困难的。而解决集约化的核心方法就是组织化和行业信用。互联网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互联网解决不了行业信用和组织化这两大问题。 (一)组织化
一一目前,公路货运末端配送成本非常高,其本质是末端配送无法解决集约化。物流专线,货代企业非常分散,谁可以将其整合成为一个有效整体,就可以解决物流集约化问题。 (二)行业信用
物流行业是仅次于金融业的全国第二大行业,约占GDP17%左右。这么大的一个行业,资金信用却很差,企业发展资金主要靠民间资本解决。2013年以前,全国货运量持续上升,但2014出现拐点,2015年出现下滑。但国家仍然没出台刺激经济发展,说明未来物流业的日子不会太好过,行业信用问题将愈加凸显。行业困难时期,也是运力变革的好时期。 四物流商业模式分析
公路运输的价值链中,可以分为货主、物流企业、运力车队。模式大概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整合货主的,如OTMS(运输管理平台);二是有整合物流企业;三是整合运力车队的,如卡行天下;四是整合三者之间的交易环节。这四种模式,有三种不同的载体,一是纯线上,二是纯线下,三是线上和线下联动。目前,纯线上的无车承运人模式难以找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信用体系还没建设起来。 五物流业的基本业务逻辑图
一般来说,货主在找车时,主要找车时主要找货代、网络型物流公司、企业车队和专线,很少有货主直接找到社会车辆。货代将需求整合,交给专线企业、网络型物流公司或社会车辆。网络型物流企业、企业车队也会根据自身情况,将货物交给专线和社会车辆,而专线也会将货物交给社会车辆。
六核心问题1:“互联网+”到底怎么“+” (一)互联网改变了物流行业什么? (1)用户集聚发展模式和用户服务模式
(2)物流交易模式 (3)话语权
(二)纯线上互联网+有没有影响到真正的货主端?
(1)目前的互联网+物流热潮绝大多数是自娱自乐,因为制造业和商贸业都没有接入物流行业。
(2)主要集中在小微物流企业端(40%)和运力端(55%+)的整合
(3)在货主面前,过度供过于求的物流企业和运力App后不可能获得自主权,适度改变了体验而已
(4)核心问题:模式为货主创造了什么价值?这是物流的本质问题,行业整体舍本逐末地在创业。
(5)货主关心什么?安全、质量、运作效率、成本优化和供应链效率。 (三)用户拓展思维
(1)在物流移动互联端口大战里,传统互联网发展会员的方式有效吗? 无效,因为运力过剩,并且物流企业不是消费主体,是被服务、被支持的主体,即使被整合,也难以购买平台提供的服务。
(2)在产业要素严重过剩的前提下,会员数越多越好吗?
在运力过剩的情况下,物流平台无法让被整合的企业存活,将会失去其价值。
(3)司机会员的聚集,能不能改变自身价值链里被动的角色定位?
不会。因为运力过剩,并且司机在供应链中处于最末端,可替代性强。在物流市场,拥有货源就占据了主动。
七核心问题2:线下物流园区真的会“被”吗?
(一)线上交易,如果没有线下服务质量的保障,能不能持续? 对于物流服务业的本质,线上交易严重依赖线下的服务质量,没有人会为线下服务质量差的线上交易买单。
(二)线下服务质量的保障,物流园区的作用是可有可无,还是不可或缺? 不可替代,物流作业(如装卸货等)离不开物流园区。
(三)互联网+物流商业模式创新,O2O模式还是传统互联网模式主导?
个人认为,O2O模式将成为主导的可能性很大,但最后肯定是以成败论英雄。 (四)O2O模式主导情况下,线下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整合?
(1)在纯整车模式里,园区的作用有可能会被弱化,但在零担模式里,园区的作用不可逾越。
(2)产业产销的不平衡,决定了流量不平衡。我国制造业集中在三个板块,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湾,而消费分布全国。
(3)电商和消费驱动的发展,零担的比重会大大增加。
(4)制造业多品种、小批量、快速投放市场的柔性生产模式是趋势。 (5)货主而言,骨头和肉一定会均衡发展,即使互联网+到货主端。 (五)园区在供应链和物流要素的聚集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物流园区是天然的平台,是飞机场,是赛道,控制赛道是第一位。其次才是怎么将园区包含的要素连接,形成生态怎么将园区连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物流园区的升级! 八核心问题3:物流行业信用的问题 (一)交易模式里,(类)支付宝工具能不能不能解决物流行业信用缺失?
淘宝是解决物权交易,买方付钱,卖方给货,买卖两方互相缺乏信任,用支付宝作为第三方解决双方不信任,开展交易。但在物流交易中,货主扣压资金非常严重,平均付款周期为
2-3个月,其资金链条是断裂的。一个资金链断裂的模式是不可能通过支付问题来解决的。目前,物流行业中没有企业用类支付宝工具解决了企业信用问题。 (二)纯线上交易能不能解决信用问题?能不能提供服务失败的担保? 由于物流信用体系还没建设起来,无法证明司机和物流企业的信用,因而纯线上交易不能解决信用问题。运输货物的价值比运输费出要高出很多,一般一车货物的价值是运费的100倍到200倍,一车电子产品货物价值甚至可以达到上千万,而运输只有1-2万。没有企业会为此做担保,因而线上担保也无法解决信用问题。
结论:线下具有线上不具备的优势,物流园区不会被。 九物流园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 (一)物流产业地产投资有硬伤
(1)经营性收益率过低+对物流缺乏本质了解 目前,物流园区最大的困难是收益率太低。在满足的情况下,总资产收益率不到3个百分点。而且,大部分物流园区的老板是非专业人士,对物流园区集聚的物流、车流、信息流、资金流缺乏了解和掌握。
(2)园区免费时代:2018年左右一定会到来,不可逆转
由于物流园区总资产收益率不到3%,所以物流园区免费的时候很快就会到来。假设投资2亿,一年收益大概是600万,而6000万的供应链金融收益就能覆盖物流园区免费的成本。200亩园区大概有20亿的货运量,而对供应链金融有需求的至少70%。这说明,物流园区免费的可能性很大。
(3)园区免费,投资回报如何保障?
物流园区土地、建设等都是需要资金投入,如果免费,园区投资方应该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二)狼来了,但园区的压力远小于物流企业和运力所面临的压力 (1)园区过剩,但好的规划和功能齐全的园区还是稀缺
(2)园区过剩(40%-)比例远远低于物流企业(90%+)和运力(40%+)的过剩 (三)物流地产热,投资有盲目性、过重性和不专业性三大主要缺陷 (1)盲目性:做物流园区主要是为了拿地。
(2)过重性:物流园区的投资方是其他行业赚的钱,但其他行业通常利润比较高,投资方都是非专业物流人士,像在其他行业投资一样投资物流园区,造成物流园区投资严重过剩。 (3)不专业性:物流园区的投资方是非物流行业人士,对物流规划不重视,造成园区不符合实际需求。
(四)物流园区占领着互联网+时代的“绝对主导权”,但这是“潜在”的
物流园区作为一个“行业”不可取代,但配套、功能等与实际需求不符的物流园区的园区会被淘汰。
(五)园区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功能作用会发生演变,但还是不可或缺 十园区“葵花宝典”之必胜秘诀: (一)看住地盘,防止资源掠夺 (二)钻研趋势,认识行业潮流 (三)放开胸怀,因地制宜合作 (四)合作共赢,协同创造未来 十一天地汇简介
一一天地汇创立“物流淘宝”平台模式,定位于第四方物流平台的“生态型公路港网络化经营领导者”,率先通过整合全国连锁的物流园区网络为平台线下载体,集聚物流各要素资源,
以天网“云物流服务+云数据服务”为核心,以标准化流程和服务为基础,实现从信息集聚、信息交易、信用体系、支付结算、金融保理、保险理赔、生态圈打造等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O2O物流平台生态圈,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线上的方式对传统的物流行业进行改造,进而促进传统物流企业向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互联网化方向的转型升级()。
目前,天地汇签约了50多个园区,整合园区规模1.7万亩,资产160亿,是全国领先的公路港物流网络。天地汇规划到2017年,将实现超过60个园区、拥有超过100万公路司机会员和数万家物流企业会员、平台年收入超过500亿的目标。到2020年平台年收入突破1000亿,成为物流业领先的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