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及分层培训计划
1.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方法
(1)根据需要护理部定期组织短期专题培训,每年一期以上。
(2)组织护理理论考核每年一次以上。成绩优秀者予以相应奖励。
(3)开展护理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组织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对成绩优秀者予以相应奖励。
(4)组织全院业务学习每年大于10次,组织护理疾病查房每季度一次。
(5)各级护理人员应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分。
(6)新招聘护理人员(大专3年,本科2年)必须完成护士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理论知识考核每年2次,操作考核每季度一次),无故不参加者,见习期护士与定职考核挂钩;对考试、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将按次顺延。规范化培训合格后鼓励参加继续学历教育。新调入的二级以下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护师以下两年,主管护师一年)也须参加规范化培训及考核。
(7)不同学历、职称的护理人员按任职资格进行相应的培训与考核。
(8)对长期休假大于6个月 (产假、病假)后上班,均要进行相应培训,学习新制度、新知识、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
(9)护理部门每年举行一次院内论文交流会,并把每年发表在各级杂志的论文汇编成册。
1
每年评出若干优秀论文,予以奖励(已评为院级优秀论文,得到院部奖励的除外)。每年召开一次护理经验交流会,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每年举行一次新护士学习工作交流座谈会,结合临床,讲述护理经验和体会,以促进新护士的成长。
2. 加强专科业务训练
(1)各科制定继续教育、业务学习训练计划,护理部按二级管理网络进行不定期检查。
(2)各病区组织疾病查房、病例讨论每年不少于10次。
(3)各病区组织业务小讲课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组织科内相关理论考试每月一次,有记录。
(4)各病区定期组织护士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每季度一次,有记录。
(5)鼓励院内业务进修。程序:科室提出申请,护理部统一安排。
(6)初级职称护士轮转3个I类专科,主管护师以上人员相对固定科室。
3、外出进修学习
(1)由护理部有计划安排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观考察等学术活动,回来后,必须传达学习信息。
(2)护理部根据各科计划,通过考察,选拔优秀护理骨干参加进修学习并报科教科及分管院领导批准。
2
(3)进修人员回院后必须向护理部汇报进修情况及进修体会。护理部对进修人员进行全程评价,尤其是对进修归来开展的工作进行效果评估。
(4)进修人员尽量保证专科使用,以发挥作用,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4. 对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
(1)护士的培训
第一阶段:一年内新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
① 毕业时必须通过执照考试。
② 逐步确立护理专业思想,培养爱院敬业精神。
③ 熟悉医院规章制度,培养护士职业道德修养。
④ 掌握护士行为规范和礼仪,了解日常问题处理方法。
⑤ 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技术。
培训方法:
① 参加上岗前培训。
3
② 参加医院规定的规范化培训、考核及科室的学习、培训活动。
③ 每年参加护理理论考核四次,成绩合格。操作考核15项,成绩合格。
④ 轮转科室出科前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出科。科室对其进行履岗能力评定,记录并报护理部。
⑤ 订阅一本护理杂志自学,及时了解护理信息,每年完成读书笔记2篇,护士长定期组织检查,安排科内或护理部交流。
第二阶级:2—3年护士的培训
培训目标:
① 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 熟练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③ 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基础、护理要点及护理技能。
④ 熟悉各班职责及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完成临床任务,并符合质量标准。
⑤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治疗原则。科内备用仪器能熟练使用,基本掌握专科技术。
培训方法:
4
① 参加全院及科室各种形式业务学习、疾病查房、知识竞赛等。
② 在科室总带教和护师指导下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训练,完成科室季度护理技能考核并达标,成绩90分以上。
③ 每年参加护理理论考核二次,成绩合格。操作考核12项,成绩合格。
④ 订阅一本护理杂志自学,及时了解护理信息,每年完成读书笔记2篇,护士长定期组织检查,安排科内交流。
⑤ 每年获取II类继续教育学分20分。
⑥ 各科轮转工作扩大知识面。
第三阶段: 4年以上护士培训
培训目标:
①具有熟练的基础医学理论、护理专业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② 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危重病人急救知识与技能。
③ 能指导护生临床实习;
④ 参与护理科研,掌握计算机知识。
5
⑤ 达到护师任职条件。
培训方法:
① 在护士长和护师以上人员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并合格,操作考核10项,成绩合格。
② 参加医院及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每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20分。
③ 阅读有关书刊、杂志,每年完成一篇护理论文、读书笔记或工作总结,力争交流或发表。
④ 鼓励护士自学成才,参加继续学历教育。
(2)护师的培训
培训目标:
① 具有较好的专科理论知识和熟练护理技能。掌握危重病人的观察方法及急救技能。
② 掌握专业新知识、新理论,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理论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③ 了解并掌握护理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具有护理应急和专科护理能力。
④ 熟悉病区护理管理的内涵,参与科内护理质控管理。
⑤ 参与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撰写论文参加交流或发表。
6
⑥ 达到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培训方法:
① 参加医院及科内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承担讲课任务,参加院内、外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会。
② 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并合格,操作考核,成绩合格。
③ 组织并参与实习带教工作。
④ 采取院、科结合的方式,掌握新技术、新业务、新手术及新仪器的使用。
⑤ 有计划地选送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培训学习,按个人特长进行专科培训。
⑥ 阅读有关书刊、杂志,写读书笔记或工作体会。每年取得II类的继续教育学分20分。撰写论文每年1篇,争取市级以上护理杂志发表每3年一篇以上。
(3)主管护师的培训
培训目标:
① 精通专科护理理论,有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
② 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具有较强的专科应急急救能力。
7
③ 组织管理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能力。
④ 参与护理科研工作。
⑤ 参与科内管理,分管专项管理工作。
⑥ 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的任职条件。
培训方法:
① 有计划的安排参加医学、护理学的新技术、新业务及护理管理知识学习。
② 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并合格,操作考核6项,成绩合格。
③ 组织外出学习或专科进修,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操作技术和护理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④ 每年撰写1篇学术论文,争取每2—3年在省级护理杂志发表1篇。
⑤ 主持疾病查房、业务学习,参与和指导护理科研。
⑥ 每年争取获得I类学分5分,II类学分15-20分。
⑦ 相对固定专科,有计划培养专科护士。
(4)副主任护师的培训
8
培训目标:
① 精通本科护理理论和全面的护理知识,有较深的造诣。
② 指导下属护理人员解决本科护理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掌握国内外护理科学的新进展。
③ 协助护理部做好护理管理和晋升考核工作。
④ 参与护理论文评审及护理成果鉴定工作。
⑤ 承担培训班等学习讲座的讲课任务,参加护理科研和护理会诊小组工作。培训方法:
① 对主管护师及下级护理人员进行科研指导、培训。
② 每年撰写护理论文1篇以上,争取每2—3年发表省级以上杂志1篇。
③ 三年内组织完成护理科研项目一项。
④ 参加全院性大讲课、组织教学大查房、护理疾病查房。
⑤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国内先进的护理管理方法,熟悉国内外护理工作进展。⑥每年完成I类学分5分,II类学分15-20分。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