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201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l~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的新石器文化是:

A. 大汶口文化 B. 河姆渡文化 C. 龙山文化 D. 良渚文化 2.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的是: A. 晋国 B. 宋国 C. 楚国 D. 郑国 3.唐代官方颁行的儒家经书、注书是:

A. 经典释文 B. 四书集注 C. 五经正义 D. 十三经注疏 4. 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赋税化的赋役改革是: A. 两税法 B. 一条鞭法 C. 募役法 D. 摊丁入亩 5. 乾隆时领导天地会在发动的是: A. 林爽文 B. 王聪儿 C. 林清 D. 蔡牵

6. 甲午战争后,清为解决财政困难采取的新措施是: A。开设厘金 B. 加征田赋 C发行“昭信股票” D. 开铸银元

7. 1928年南京国民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传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国 A. 美国 B. 比利时 C. 英国 D. 日本

8. 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A. 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改组同志会

C. 中国特别委员会 D. 中国委员会 9. 出席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中的中国党员是: A. 周恩来 B. 董必武 C. 陈毅 D. 张闻天

10. 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经济改革试点开始于:

A.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 扶植个体经济 C. 建设经济特区 D. 疏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三朝北盟会编》 22.蒲安臣使团 23.“五一六”通知 24.拉美西斯二世 25.后三头政治 26. 《沙恭达罗》 27. 1905年 28. 年鉴学派

三、史料分析题:29~3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寻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

是但肯受害

不肯受益也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

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问题:

(1)在答题纸上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加以句读。(12分。错断或漏断一处扣0.5分,

扣分不超过12分)

(2)概述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的异同及其所反映的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18

分)

30. 阅读材料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青的女士,有些非难我的人,说我不该一味只想讨女人家的欢喜,又那样喜欢女人。我公开承认:你们是我满心欢喜,而我也极力想讨好你们的欢心。我很想问问这班人,难道这也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吗?亲爱的女士,我说我们曾经多少次消受甜蜜的接吻、热情的拥抱、以及同床共枕;就光是我能经常瞻仰你们的丰采、娇容、优美的仪态,尤其是亲近你们那种女性的温柔文静,这份快乐不就足够叫人明白我为什么这样想、这样做吗……要说从前我发誓要把自己的力量全部贡献给你们,为你们的欢乐而效劳,那么我现在这份意志就格外坚决了;因为凡是有理性的人都会说:我爱你们,就跟别的男人爱你们一样,是出于天性。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

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

——卜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

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全集》(九)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ve aude(勇于思考——引者注)!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

动的口号。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问题:

(1)材料一表达了欧洲中古后期什么样的生活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有什么意义?(10分)

(2)材料一“人类的天性”与材料二“高贵的理性”分别指什么?(6分) (3)概述上述材料关于人的认识在西方的发展。(14分) 四、论述题:31~3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31.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

32.论述自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33.论述拿破仑三世和法兰西第二帝国 一、单项选择题参

1.考古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的新石器文化是龙山文化。 2.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的是宋国。

3.唐代官方颁行的儒家经书、注书是《五经正义》。 4.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赋税化的赋役改革是一条鞭法。 5.乾隆时领导天地会在发动的是林爽文。

6.甲午战争后,清为解决财政困难采取的新措施是发行“昭信股票”。

7.1928年南京国民发表“改定新约”的对外宣传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条约的国家是美国。

8.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9.出席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中国代表中的中国党员是董必武。 10.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经济改革试点开始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11.建立新巴比伦王国的是迦勒底人。

12.罗马确立西地中海霸权的战争是第二次布匿战争。 13.中国古代史书中被称为“白衣大食”的是倭玛亚王朝。 14.属于俄罗斯早期诗歌的是《伊戈尔公远征记》。

15. 不属于十二世纪早期文艺复兴中的是科学从哲学中脱离。 16. 13、14世纪的欧洲羊毛纺织中心是佛兰德尔。

17.法国拿破仑战争失败以后,1815年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三国君主成立神圣同盟。 18. 19世纪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是斯宾塞。 19. 1961年美国入侵古巴的事件称为猪湾事件。 20.等待戈多的作品属于荒诞派。

二、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21. 《三朝北盟会编》

【参】宋代史学名著,全书250卷,是记载宋代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事的编年体历史巨著。“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而且所引用的全录原文,保存了文献材料的原貌,因此史料丰富,记述详赡,为研究辽、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22.蒲安臣使团

【参】清1868年向海外派遣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外交使团,从上海出发,先历时两年八个月,先后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由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领的,故称作蒲安臣使团。出使美国期间,蒲安臣擅自代表清,与美国商订有利于美国输

入华工及在华贸易、传教的《中美续增条约》(俗称《蒲安臣条约》)。承认美国享有掠夺华工以及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学校的权力。蒲安臣使团的出使既表现了清外交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同时也标志着清外交终于跨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23.“五一六”通知

【参】1966年5月16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通过了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宣布撤销《二月提纲》和彭真为首的“文化五人小组”及其办事机构,提出重新设立“文化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会。《通知》对党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是一个集中“左”倾方针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的主要论点,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发布标志着“文化大”的正式兴起,是具有标志性、纲领性、里程碑式的文件。 24.拉美西斯二世

【参】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279年-前1213年在位),其执政时期是埃及新王国最后的强盛年代。拉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恢复了埃及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他在叙利亚与同时代的另一强大帝国赫梯发生利益冲突。双方在前1286年发生一次著名的卡迭石战役,最终签署了银板和约,这是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国际协定,其埃及文本与赫梯文本均被保存下来。拉美西斯二世还在埃及大兴土木,建立了许多神庙和建筑,是埃及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法老之一,然而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时代已是埃及衰落的前夜,国家巨大的开销加快了国力的下降。他后,埃及就开始走下坡。 25.后三头政治

【参】罗马共和国时期安东尼、雷必达和屋大维。他们于公元前43年10月在意大利北部波诺尼亚城附近举行会晤,公开结盟,史称“后三头政治”。与前三头政治同盟的私人协议性质不同,后三头政治同盟后来获得罗马公民大会的承认,授权他们颁布法令和任命高级,统治国家五年,因此具有公开和合法的性质。他们三分罗马西部行省: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阿非利加、西西里和撒丁尼亚;雷比达掌握西班牙。意大利则为三人共管。另外,雷比达担任公元前42年执政官,安东尼和屋大维负责征讨占领东方行省的共和派。 26. 《沙恭达罗》

【参】作者是笈多王朝全盛时期的梵文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他留传下来的作品有七部:包括诗歌四部、剧作三部。《沙恭达罗》就是其中的一部剧作,作品讲述了

美丽善良的少女沙恭达罗与国王豆扇陀彼此相爱的故事,后来国王听信谗言离弃了沙恭达罗。

27. 1905年

【参】指1905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流血星期日”时间为导火线,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率领下,民众进行了十月总罢工和十二月武装等活动,从而迫使沙皇进行立宪改革,为资产阶级参与政权提供了有利条件。1905年沉重打击了沙皇制度,锻炼和教育了劳动大众和布尔什维克党,为十月的胜利作了良好准备。它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人民,不仅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亚洲的运动。 28. 年鉴学派

【参】是指20世纪20、30年代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赫开创、战后由费尔南•布罗代尔、夏尔•莫拉泽等人全面发展的法国史学派别。该派因费弗尔等人于1929年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得名,1946年该杂志易名为《经济、社会和文明年鉴》。年鉴学派的理论与方法是多方面和多元化的,主要如布洛赫的比较历史方法和回溯复原方法、费弗尔的心理或精神研究法、布罗代尔的三时段理论等。 29【参】

(1)“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寻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2)相同之处: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国家来实现中国富强。

不同之处:地主阶级抵抗派魏源认为,通过学习西方列强的科学技术,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资产阶级维新派郑观应认为,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不仅仅要学习

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体——君主立宪制。 30.【参】

(1)欧洲中古后期的生活观: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主张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发展个性,追求个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 意义:这是欧洲中古后期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其重大历史意义就在于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促进了西欧的思想,在精神上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人类的天性”是指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潮; “高贵的理性”是指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指导思想。 (3)人的认识在西方的发展:

首先,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思想运动,它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反对天主教神学思想,把人们从中世纪的教神学桎梏下出来,注重人性和现世生活的幸福,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

其次,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继文艺复兴之后的资产阶级第二次思想运动,它以理性主义为指导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愚昧,追求自由、民主、平等。 由此可知,在西方,自14世纪中叶到18世纪,人的认识不断得到,从人文主义到理性主义,封建制度、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不断受到有力地冲击,为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四、论述题:31~3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31.论述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及其主要变化。 【参】

汉承秦制,征收的赋税主要有两项,即按照土地征收的“租”和按人口征收的“赋”。汉初施行轻徭薄赋的,田租十五税一,后减为三十税一,直至东汉末基本未变。 汉魏之际,赋税制度发生了较大改变,由租、赋变为租、调,并沿袭了很长时间,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后,颁行了新的租调制。

隋及唐前期继续沿用北魏的均田制,在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称为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征纳,其中庸是指不应役者,可按照每日缴纳三尺绢以代替。 到了唐朝后期,赋税制度改为两税法,两税法是指地方官府将过去的税收项目合并为一总额,按照户税、地税两种征收办法分摊到每户百姓头上,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因此叫两税法。

主要变化:税收项目逐渐简化;征收标准逐渐由人丁向土地、财产转变,扩大了赋税征收面;由于征收标准的改变,国家的一些经济也受到一定影响,如对土地兼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始采取放任态度,同时更加重视土地的丈量。

32.论述自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半期传教士来华的背景、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参】

背景:伴随着16世纪以来西方对东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以及新航路的开辟,教(天主教)继唐、元之后第三次传入中国。 主要活动:

(1)与中国一些开明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的学术、科技,例如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所著的《几何原本》,介绍西方水利学知识,部分内容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所采用。

(2)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例如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为拉丁文带回意大利,比利时教士金尼阁又用拉丁文翻译了《五经》。

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33.论述拿破仑三世和法兰西第二帝国 【参】

(1)1852年11月,法国议会上院通过决议,恢复帝制,波拿巴加冕皇位,共和国改制为帝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第二帝国的建立符合法国经济特别是工业深入开展的要求,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

(2)拿破仑三世统治,建立了稳定的统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同时颁布,公布商标法,降低重要产业部门的税收,实行自由贸易,推行发展农业的措施,使工业在19世纪60年代完成。

(3)1859年8月法兰西第二帝国实行大赦政治犯、允许被流放者回国的法令,可以视为从“帝国”向“自由帝国”转化的标志,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政治有所改变,议会政治得到加强,公民自由权有了一定的提高。1860年11月拿破仑三世发布敕令,宣布今后议员在皇帝演说后,有权提出陈述书,对施政方针自由发表意见,供皇帝参考。1861年又规定,议员可享有对的质询权,从而向责任内阁制迈进了一步。1861年12月进行了一会在财政问题上提高决策权的改革。1868年颁布报刊出版自由的新闻法和政治性与宗教性以外的自由集会法。1869年9月规定,议会下院可与皇帝共同享有

立法创议权,上院享有对内阁大臣起诉权。1870年5月拿破仑三世批准的元老院关于明确帝国原则的法令。

(4)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也出现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发对帝制的共和主义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以及要求进一步加强代议制民主的自由主义反对派运动都高涨起来。

(5)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投降并成为普鲁士的俘虏,9月4日,法国巴黎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 拿破仑三世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从1852年建立,到1870年被推翻,共存在18年,这18年,法国得到了,法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完成了工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