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

试论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

来源:华拓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商业研究 文章编号:1001—148X(2OO6)09一OO24—03 试论芷业诚信与信用管理 文亚青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诚信追求和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区别又联系。以二者为经纬 构建出16种不同类型的诚信与信用管理企业,这对有的放矢做好中国企业全面信用管理工作,开创 良好的企业信用交易环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诚信;诚信组织;信用管理;企业类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一、诚信组织及诚信类型 诚信理念和诚信文化,他们认为:如果有勇气和想象 诚信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同时又是现代企业 力以使组织成为一个诚信型组织,则不需要投资一个 经营的行为准则和信条。简单地说,诚信就是诚实善 硬币,就可以增加利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职员 良,遵守诺言,童叟无欺,实践成约,从而取得他人 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成就感。你可以显著地提高个人和 对自己的信任。减信理念,就是指企业内在地自觉遵 组织的生产率,获得一种既自我继续又自我更新的竞 守诚信的原则。完全以诚信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经营 争优势。这种优势在每一刻都是充满活力的,活跃于 活动。这种不因外部力量而被迫地执行诚信原则,而 工作着的人们的精神领域之中[2J。 是将诚信看作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提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对诚信的追求和对诚信 升企业绩效的主要动力与途径的企业组织即诚信型组 原则的把握与执行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或者说三个 织(亦称为诚信组织)。 层次): 诚信组织(Leadership Organizations)是一个在商 (一)以法律为准绳的诚信 业文献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一些人所理解的这种 以法律为准绳的诚信,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应 组织类型是一种基于畏惧或统治的集权型组织(尤其 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信守合同,按照自己的承 在西方社会中,信任常与宗教相连。在西方认为,信 诺办事。我国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中小企业法律意识 任是无条件的,它只能产生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例 淡薄,失信行为猖獗,表现在随意毁约、制假售假、 如洛克认为,保证诺言和契约的完成要靠约定双方之 货款诈骗、脱逃欠债等诸多方面。据有关部门统计, 外的第三方力量,人们是因为惧怕作为第三方的上帝 目前国内有34.76%的企业被假冒产品侵权;2OOO 愤怒,才履行诺言…),实际上,她是一种基于明确 年,仅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就查出假冒伪劣案23.o5万 反馈和承诺的组织。在这种组织模式中,处于领导地 起,比上年增长95 61%,全国共捣毁制假窝点5.61 位的人会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创造一种诚信的企业文 万个,是2004年的4倍多,消费者对虚假广告、假 化,从而为员工们提供奉献的自由和职业的安全感, 冒产品、欺诈、诈骗等企业失信行为投诉多达12.5 为整个组织创造双赢的局面。 万件。目前我国每年大约产生4o亿份合同,履约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国家都越来越重视 约为50%,合同交易量约占整个交易量的30%;仅 2000年上半年,我国合同违法案件就达5 000多起, 收稿日期:2005—04—10 涉案金额高达16亿多元。这些都说明,我国目前以 作者简介:文亚青(1965一),男,湖南省郴州市 法律为准绳的诚信状况很差,急需加大整治力度。 人,硕士,茂名学院经管系副教授,中 (二)以道德为准绳的诚信 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制定的时滞、法规的短 企业信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 缺以及执法成本高昂等因索,使仅以法律为准绳的诚 [21]Kim,E.H.and J.J.McConnell,Corporate Merger veraged Buyouts,Review of Financila studies, and the Coinsurnace of Corporate Debt,Journal of 1993。6:959—982. Finance,1977,32:349—365. 【24]shk如r,A.,and L.W.Summers,Breach of TlⅢst [22]MeDaniel,M.W.,Bondholders nad Corporte Cover— in Hostile Takeovers.In:A.J.Auerbach.Corporate IIBIIO ̄,The Business Lawyer,February 1986,41: 耻COver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Chicago: 413—46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80. [23]Warga,A.nad I.welch,Bondholder Losses in Le— (责任编辑:孙桂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第341期 文亚青i试论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 ・25・ 信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在信 息非对称条件下,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处于交易的优 势地位,他可以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借助信 息拥有的优势地位而欺骗信息不全的当事者(例如二 手车市场,卖方拥有信息优势,在不遵守诚实告知的 原则下,卖方很可能诱使买主购买其有严重隐患的车 客户的关系,而只是从财务的角度去加强企业应收账 款管理。其二是销售、财务建立协商机制模式。随着 财务部门对于现金流的要求加强,销售与财务越来越 多地产生矛盾,这时企业开始注意到销售与财务的矛 盾及其可调和性特点,创立一种以不定期协调小组会 议形式去解决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 辆;医患关系也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关系,医生拥有 的专业知识使得他知道哪一种药对患者成本最低、疗 效最好,哪些药有疗效、但价格高、利润大,哪些药 无害无疗效、但利润高,为了追求眼前自身利益最大 化,他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欺骗患者开出利润高的 药品)。所以,作为诚信组织仅仅停留在以法律为准 绳的诚信阶段是不够的,她还得加强其道德修养,提 升其道德品质,努力实现以道德为准绳的诚信。 (三)完全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 考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是指当事者在追求自身 利益的时候,不是先考虑自身利益的大小.而是充分 考虑对方的利益,告知对方应该怎么做利益才最大。 比如买布做衣.一般消费者总抱有宁多勿少的心态多 买一尺半尺的,这对卖方当然是好事,多卖多获利。 但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卖方如以专业水准提出所需布 料建议、甚至提供担保服务(如非裁缝原因可退换), 则能使消费者利益得到最大化。这种充分考虑对方当 事者利益的诚信,显然超越了法律和一般道德水准, 是一种最高标准的诚信。 二、企业信用管理类型及其组织模式 企业信用管理(Credit Man ̄ement)是现代企业管 理中最重要的的组成部分,从企业的管理职能上讲,企 业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指导和协调 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信用 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 行全面监督,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 从企业管理目的上讲。企业信用管理就是:对各种规模 的企业,力求达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 (坏账)降至最低的管理措施【3J。 基于现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信用销售和企业信用 管理实践起源于1830年的英国和1837年的美国,其 标志是征信公司及相关的调查服务业的出现。当时的 企业信用管理是指对企业赊销进行科学管理的技术, 目的是提高企业赊销的成功率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 成功率。 企业信用管理如从信用管理意识、信用管理方 法、信用管理功能和管理水平,以及信用管理组织模 式【4】来区分,可将企业信用管理划分为自发性信用 管理、简单的信用管理和现代信用管理三种类型: (一)自发性信用管理 它是指企业开始意识到应收账款对企业的重要 性,自发地从企业财务、销售等环节加强企业应收账 款管理。自发性信用管理对应着两种信用管理组织模 式:其一是财务职能模式。这时企业开始重视客户应 收账款管理,但企业未能从客户的信用角度去考虑与 (二)简单的信用管理 指的是企业已有明确的信用意识、已设立专职信 用管理机构或人员专门从事客户信用管理工作。但管 理方法简单,管理内容简单,主要包括客户的档案管 理、客户授信、应收账款管理和商账追收四个方面, 基本上属于事后管理。简单的信用管理的组织模式为 的信用管理部门模式。采用这一组织模式的企业 开始真正从信用关系的角度去考虑与客户的关系,同 时企业开始设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去维护和管理与 客户的这种信用关系。但就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来看, 往往侧重于信用关系发生时的过程管理或事后管理。 (三)现代信用管理 指的是企业信用管理目标明确,机构、人员完 备,方法多样,功能齐全,囊括事前客户资信调查、 信用评估,事中信用制定和信用额度授予,事后 账龄控制、应收账款、债权评估等内容的全过程 信用管理。其信用管理组织模式是全程信用管理模 式。全程信用管理模式是指企业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 整合企业信息资源,以信用流来重新组织整个企业, 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从开发客户到客户维护都有相应 信用控制人员参与、服务、发挥作用的组织模式。这 种模式的建立可真正实现从松散、分块型组织模式向 统一、有机型组织模式的转变。 三、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从诚信组织的概念及履行诚信的类型中,可以发 现:企业诚信主要是从企业伦理道德角度对企业自身 行为提出规范要求。这种诚信强调的是单方面的自我 守信义务,不是信任他人,也不是相互信任。诚信的 目的是“内圣”。企业在追求“内圣”的过程中,会 期望通过树立卓越的信誉,来获取其他企业和消费者 的信任。至于能不能真正获得信任、获得多大的信 任,则并非企业诚信管理追求的主体目标。强调“内 圣”的诚信观念,表现在行为层面,就是在与人交往 时.既反对盲目信任他人.也反对刻意追求他人对自 己的信任。故传统中国人在商业往来经济交易中一方 面宣称自己讲诚信,童叟无欺,另一方面绝不轻信交 易方(也正如常言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无),对方也以这种策略应对。所以在现时经济 交往中,尽管交易双方都极力追求诚信、以期实现 “内圣”,但由于缺乏工具理性约束,自己不轻易信 人,也不刻求他人信自己,其信任心理与信任行为呈 割裂状态,致使真正的信任很难得以建立。 现代市场意义的信用管理发祥于西方国家,它主 要是从契约经济角度对交易对方信用实施管理。信用 管理与诚信组织的最大差别就是其约束的对象、约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6・ 商业研究 20o6/O9 的手段大相径庭。信用管理的约束对象是交易的对方 和可能发生交易的对方,其约束手段主要是经济手 段。它通过信用调查、信用评估、授信和收账政 策的综合运用,以使其管理的客体——应收账款得以 及时足额回收,从而实现降低企业信用风险、提高企 业效益之目的。一般而言,信用管理有显著的对外 性、经济性、务实性等特征。比如在整体信用环境不 良的状况下。某些企业可能自身也不时拖欠货款、脱 求,但对交易对象:有近乎“苛刻”的信用管理和要 求。这类企业可谓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理想型”诚信 的极端走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务实型”的另一极端, 是地地道道的“假马列”企业。这类企业在我国的现 实经济中可能还为数不少,它们对自身利益极为重 视,对自己的每一项债权都严加看管,但对应付款项 却抱能拖就拖、能逃就逃的态度。这类企业急需通过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去杜绝其机会主义行为, 逃债务、失信缺信,但对于自己产品的赊销额度、赊 销期限,应收账款的回收等工作却严加管理,一丝不 苟。当然这种自身失信而叉要求他人守信的做法不可 能长久,更不可能与交易方产生长期的信任关系,但 在一定的时间和地方,它还是有生存的空问的。 诚信组织与信用管理的主要联系就是它们无论是 通过自身道德素质、伦理观念的提升或对对方信用能 力的评估、授信等方面的管理等何种途径,都在希望 或谋求创建一种优良的信用交易环境。尽管诚信组织 使用的是非刻意谋求、软性的伦理道德约束手段,而 信用管理使用的是一种刻意追求、硬性的经济契约约 束手段。 四、企业诚信与信用笛哩的组合类型 如果将企业诚信所追求的诚信层次从不讲诚信、 以法律为准绳的诚信、以道德为准绳的诚信到完全考 虑当事者利益的诚信在横坐标上分别以Hl、H2、H3 和H4表示,把企业信用管理层次水平从无信用管 理、自发性信用管理、简单的信用管理到现代信用管 理在纵坐标上分别以CI、 、c3和C4表示,则可得 到如下企业诚信和信用管理组合类型示意图: HI.c4 H4.c4 .岛 . HI.Cl H4.Cl 图1企业诚信与信用管理组合类型图 图1中有几种较具典型意义的企业类型,介绍如 下: H1.C1型——表示该类企业既无诚信理念,也无 信用管理,于己于人均无要求。这类企业就如那沉渣 泛起的“野鸡”公司、皮包公司一样,假冒伪劣、坑 蒙拐骗、无所不为。这类企业应属严厉整治对象。 H4.C1型——表示该企业虽无信用管理,但企业 非常重视诚信追求,企业运作完全以客户利益至上, 即使在某种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也绝不优先考虑企业 自身利益,并且也不刻意要求对方给予回报。这类似 于计划经济年代的部分国营企业,它无须重视企业效 益,不考虑应收账款问题,它只求为国家、为社会提 供尽可能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类企业它为理想而拼 搏。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它的生存会很成问题。 HI.c4型——它表示企业无诚信理念,无诚信追 变“假马列”为“真马列”企业。 H4. 型——它是一种真正的理想状态型企业, 企业在时时事事上都注重客户利益、恪守客户至上的 诚信原则,同时也严格采用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开展企 业信用管理,既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这是真正意义 的“全面信用企业”,对内它要求全面树立诚信理念、 全力追求诚信最高境界;对外它以信用流组织企业的 全体员工(不仅仅是信用管理部门职员),开展全过 程的信用管理。 五、结论及启示 上述研讨可归结如下:诚信组织主要是运用伦理 道德来规范自身行为,追求的是“内圣”,强调的是 律己;信用管理主要的是运用经济契约手段来规范交 易对方信用行为,约束对方守信,强调的是律人。这 两者虽在创建优良信用环境中有共同要求和作用,表 现为相互弥补、相互促进;但在某些时候、某些企业 中,还呈现出“两张皮”的隔离状态(即要么只讲诚 信、讲律己,不搞信用管理、不讲律人;要么不讲诚 信、不讲律己,只搞对外的信用管理、只讲律人), 这很不利于健康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与完善。为此,笔者认为应将企业对诚信的追求与信 用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创建l{4.(:4型企业(即 既严于律己、顾客至上,又严于律人、实施全程信用 管理的理想型企业)。当然,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 笔者以为最务实的做法就是:提倡企业努力成为 H2.C3、H3. 、H2.(二4和H3.C4四种类型的企业(即 在遵守以法律(或以道德)为准绳的诚信基础上,开 展全程(至少是简单的)信用管理类的企业)。如能 达此目标,那规范有序的企业竞争环境就能创建起 来,社会就能走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i [1]Adam B.Seligman 1997:The Problem of Trust.Print. eton University Press:146—147.郑也夫.信任论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2] [美]辛库提,[美]斯坦汀/李志超译.塑造诚信 组织:一种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模式[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4. [3] 蒲小雷,韩家 .企业信用管理典范[M].北京: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3. [4] 王龙浜.企业信用管理的组织模式[J].企业改 革与管理,2003,(11):38—40. (责任编辑:古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