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假期趣闻教案
中班主题假期趣闻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用完好的句子讲解并描述假期中好玩的事。 2、愿意互相了解同伴的假期生活,同享欢乐。
3、能学会用轮番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沟通、商量的乐趣。 4、培育幼儿与他人共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怀他人的情感。 活动预备:
1、了解幼儿假期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其中一件好玩的事 2、请幼儿将假期中画的图画,拍的照片、玩具带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1、以“小动物”引起幼儿爱好
老师出示一个“小动物”:这个是谁呀?它想知道你们在假期里过的怎么样?
2、组织幼儿沟通商量“在暑期里,我最喜爱做……事” 如:假期里到什么地方玩了,和谁一起玩的 扩展思维,说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好玩的事
3、请2\"3名幼儿而在集风光前讲解并描述,并结合一些自己带来的实物进行讲解并描述。 4、小组活动
1)小组互相讲解并描述,鼓舞幼儿洪亮地讲解并描述假期趣事,和同伴共享欢乐
第 1 页
2)互相交换自己带的东西,连续互相感受他人的开心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主动主动地运用而进展起来的,单靠老师直接\"教\"是难以把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主动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老师引导幼儿观看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解并描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舞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解并描述中进展语言表达力量的。 中班主题假期趣闻教案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元旦中应留意的平安和卫生,增添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2、通过商量,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儿开心、合理地过元旦。
3、培育幼儿完好、连贯地表达力量和对事物的推断力量。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风俗,乐于参加节日的活动。 活动预备: 平安图片。 活动过程:
一、使幼儿了解元旦的含义,丰富幼儿的学问阅历,激发幼儿过新年的爱好。
1、老师:“小伴侣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这
第 2 页
个假期叫做元旦。知道为什么吗?启发幼儿动脑筋想问题。 2、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3、老师总结元旦的含义:这个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元旦,寒:就是冷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商量怎样平安、开心、合理地过元旦,培育幼儿完好的表达力量和想象、推断力量。
1、老师引导幼儿:“元旦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相互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爱做的事情。培育幼儿的表达力量、想像力量。
3、那么在元旦里,有哪些事情是不行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平安学问的内容。同时也熬炼幼儿的推断力量。
师:小伴侣大意在元旦里有这么多丰富多才的活动,那我们在玩这些活动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呢?(请个别小伴侣来回答)。 4、出示平安学问,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不行以做这些事情吗?运用平安卫士的话语来关心提高幼儿的爱好,让幼儿更加仔细、投入地参加活动。
师:当我们在和妈妈去逛街时,街上许多的行人,一不当心妈妈不见了,那你应感怎么做呢?(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师:对了,首先应当不能离开妈妈,离开大人,要牵住妈妈的手,假如不当心妈妈不见了,不能跟生疏人走,就在原来的位置等妈妈回来找你,看到看制服的叔叔可以请他帮助。也可以拨打110。 师:过年的时候,许多地方都会放烟花,鞭炮,你们觉得这样
第 3 页
危急吗?(危急。)
小结:小伴侣都知道要留意平安,那除了这些,我们还要留意哪些方面的平安呢?我们一起来记住。
三、老师总结元旦里要留意的平安事项。
1、假如回老家的小伴侣,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里去玩。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
3、冬每天气寒冷,不能长时间到室外玩耍,要爱护自己的皮肤,以免冻伤。
4、要少吃生冷食物,不能吃三无食品,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能吃生疏人给你的食物。
5、单独在家时不要让生疏人进来,不要告知生疏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6、出外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生疏人走等。
四、幼儿看平安图片。请幼儿来推断对与错,并说说错在哪里,应当怎么做。
1、出示图片,引导小伴侣来看看,说说。
2、小结:让我们欢乐度元旦,平安在我心。小伴侣肯定样记住今日我们学到的平安学问,回去请你们肯定告知爸爸妈妈应当留意那些平安,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你来当他们的小老师。 教学反思:
平安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
第 4 页
结合和渗透,每天喝水时,请幼儿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勺子;幼儿园里的平安教育反思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户外活动时,不打闹不乱跑,在老师要求的范围内活动;上厕所时不推挤;以及早操、午睡、区域活动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平安警示,并请幼儿互相监督,定期评比出每个班的平安小卫士。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可以避开一些意外损害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平安意识,为幼儿平安行为力量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