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投资的风险与对策
矿业投资项⽬的对象是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由于地质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矿业具有不完全等同于其它⼯业部类的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既带来了问题——矿业活动的⾼风险性是其主要特点,也创造了机会—成功的矿业投资项⽬具有较⾼的投资回报。矿业活动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矿⽯储量的动态变化性,矿产储量的可耗竭性,矿床的固定位置及物理性质,矿业投资项⽬的巨额资本需求,相当长的投产准备期及投资偿还期,矿业活动对环境的明显影响,等等。在进⾏矿业项⽬投资时需要对此进⾏专门的考虑与研究,尽可能地防范风险,取得较⾼的投资收益。现根据我们过去在矿业投资项⽬中,成功论证、投资的多个矿业投资项⽬,⽽且也取得了较⾼投资收益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对策简单总结如下:⼀、矿业投资项⽬的风险因素分析1.地质风险因素分析(1)勘查风险
矿业勘查活动的实践证明,矿业投资的特点是找矿难度⼤、成本⾼、效果差,勘探、开发的风险是⼀般⼯业企业不可⽐的。勘查风险是矿业项⽬所固有的,通常发现⼀座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床的概率⾮常低(国际上统计,成功率只有 1~2%),并且从发现到探明⼀个经济可采矿床的平均成本相当⾼(如加拿⼤的贱⾦属矿床为 3800 万美元、⾦矿床为 2500 万美元,澳⼤利亚的贱⾦属矿床为 1.11 亿美元、⾦矿床为6300 万美元),勘查与⽣产之间还存在着较长时间的准备期。投资勘查矿床,有限数量的勘查投资并不能保证成功地发现矿床,因此勘查投资具有极⾼的风险。
勘查投资⾼风险的存在,意味着成功的勘查项⽬应能够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对不愿承担勘查风险⽽⼜致⼒于矿业开发的投资者来说,直接购买采矿权是规避勘查风险的最好⽅式,但其因此也要接受勘查投资者远⾼于该项⽬勘查投⼊的采矿权转让价格,这也导致了项⽬前期投⼊较⾼,增加了项⽬风险。(2)储量风险
从⼀定意义上讲,所有类型的⼯业项⽬普遍都具有不确定性,但由于额外的地质风险,不确定性这⼀点在矿业领域更为突出。矿产资源赋存隐蔽,成分复杂多变,在⾃然界中,绝⽆雷同的矿床,因⽽对它的寻找、探明以⾄开发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不断地探索、研究,并总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存在。如原国家储量委员会对储量误差的意见为:A 级储量允许误差±20%,B级储量允许误差±30%,C 级储量允许误差±45%。也就是说,即使经过地质精查的矿床,在开采时储量也有可能减少 1/3 以上。
同时,由于矿床位置、规模、质量及其它地质参数有其内在固有的复杂多变性,因⽽也存在着储量风险。矿业投资决策是根据对与项⽬有关的储量、品位及其它技术参数的估计值⽽做出的,因⽽也就存在着因储量风险引起的项⽬风险,这些因素包括矿⼭收⼊、经营成本及资本成本的变化性,将最终影响项⽬的收益特征。尽管做了⼤量地勘⼯作,也做了详细周密的可⾏性研究,⼀些不可预见的地质变化因素还是可能会出现,加之投资⼤,⼀些原来预测效益较好的矿业企业由于不可预见的地质风险的出现仍然存在亏损风险,这样的矿业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简单再⽣产,还贷款都困难。2.市场风险因素分析(1)经济周期的影响
矿业投资活动的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这4 个阶段。矿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业,其发展直接受到国民经济运⾏状况的影响,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特征决定了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和市场价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同时,由于矿产品主要⽤于冶炼、发电和化⼯,⾏业的发展及周期性波动也将直接影响到矿业公司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因此,经济周期的变化对矿业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在我国最近从 1995 年到 2007 年的经济周期内,矿产品价格波动就⾮常剧烈。在矿产品价格最低的 2000 年到 2001 年,铁精矿价格跌⾄每吨200 元左右,炼焦精煤价格不到每吨300 元,焦炭出⼝价只有每吨 60 多美元,全国矿产品⽣产企业处于全⾏业亏损状态。在矿产品价格最⾼的 2003 年年末到 2004 年年初,铁精矿价格超过每吨 1000 元,炼焦精煤价格达到
每吨 700 多元,焦炭出⼝价达到每吨 300 多美元,使得有准备的矿产品⽣产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引发了⼀轮新的矿业投资热潮。可见,矿业投资项⽬产品价格、投资收益受经济发展周期影响之⼤,超过其它任何⾏业。(2)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
⽬前我国铁矿⽯(原矿)、煤炭、有⾊⾦属矿和⾮⾦属矿产量均居世界第⼀,但是,矿产品市场的发育却尚未成熟,⽽且由于矿业开发的地域性强,许多地⽅仍旧存在着严重的地⽅保护主义,矿产资源⽆序开采,恶性竞争,矿业综合利⽤⽔平低,以浪费资源、不顾安全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降低矿产品⽣产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在很⼤程度上抑制了矿产品市场的正常发展,给正规开采的矿业企业带来了巨⼤的市场风险。
3.风险因素分析(1)产业的风险
矿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国家对矿业的发展制定了⼀系列法规,对资源的开采、矿⼭的建设、产品的定价、运输等诸多⽅⾯形成了约束。随着我国经济改⾰的深化,国家未来对矿业⾏业的任何变化,都将对矿业公司的⽣产经营产⽣⼀定的影响。(2)和投资者⽬标的协调
对于任⼀投资项⽬⽽⾔,和投资者的⽬标都是使其所产⽣的收⼊现值最⼤化,即最⼤限度地获取⾃⾝利益。但是,如何实现这⼀⽬标,和投资者的看法是不同的,的主要⽬标是:最⼤限度地增加税收、尽早取得税收收⼊、确保税收收⼊的稳定性和便于征收及管理、提供尽量多的就业机会;⽽投资者的主要要求是:⾜够的投资回报率、尽快回收投资资⾦、税收条款的稳定性和简便性、提⾼⽣产作业效率。
矿业投资项⽬不同于其它⼯业项⽬之处就在于投资地域可选择性⼩,由于矿产资源赋存的地域性较强,矿床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了获取该地区紧缺的资源,有时不得不在投资前甚⾄在投资完成后接受当地提出的某些苛刻条件,这在⼀定程度上增加了项⽬风险。(3)税收制度的风险
矿业税收制度是矿业投资环境的重要决定因素之⼀,是评价⼀个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及潜⼒的⼀个主要指标,同时还反映了⼀个国家矿业竞争⼒的⽔平。
⽬前我国矿⼭企业承担的主要税费种类有:、资源税、营业税、⼟地使⽤税、车船税、房产税、印花税、城建税、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费、⼟地占⽤费、⽔资源费、⽔⼟保持费、育林基⾦、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河道维护费等等。根据调查统计,我国冶⾦矿⼭税费负担率为 15%~25%、煤炭⾏业为 12%、有⾊⾦属矿⼭为 8.5%、钢铁企业为 6.6%、黄⾦⾏业为6.5%、机械⾏业为 6%。可以看出,我国矿⼭企业税费负担率远⾼于其它⼯业企业。
造成我国矿⼭企业税费⽐例过⾼的主要税种为资源税和。1994 年国家实⾏的税制改⾰,使我国冶⾦矿⼭铁矿⽯资源税平均由 1.5 元/吨提⾼到 15 元/吨,并按销售收⼊额的 2%加收资源补偿费。1994 年税制改⾰以前,对铁矿⽯产品征收的产品税税率为 3%,税改后执⾏的税率为销项税率 13%,进项税率 17%,对矿⼭⽽⾔,矿⽯是赋存在地下的资源,开采时已向国家交纳了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产过程中不需要外购原材料,其他材料消耗也远⽐其它⼯业企业低,因此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很少,增值率⾼达 60~70%,使得税赋负担达 6~7%。1994 年的税制改⾰,加重了矿⼭的税赋负担,其中负担⽐税改前征收产品税时增加了1倍以上,冶⾦矿⼭资源税提⾼了10倍,导致⼤部分矿⼭企业的亏损局⾯。因此,国家矿业税收制度的调整,对矿业投资项⽬的收益影响⾮常⼤。4.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矿业投资活动另⼀显著的特点是对环境和⽣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矿产资源与⼟地、⽔、森林、草原、动植物资源紧密相连。矿业开发本⾝就是对上述⾃然资源与环境的直接破坏,加之矿⼭分布⾯⼴,所以对环境破坏表现为⼴泛性,是⼤范围的污染源。如露天开采的矿⼭,不仅产⽣对⼭体和⽔体的破坏,⽽且还要占据⼤量⼟地排弃废⽯,严重影响了⾃然景观;在煤炭⽣产和加⼯过程中,⼤范围的地⾯塌陷、煤矸⽯和矿井⽔的外排以及选煤⼚的
污⽔,均对环保产⽣不利影响;选矿⼚⼤量的尾矿也需要占据⼤量⼟地修建尾矿库堆存,⽽且对⽔系产⽣污染,修建的尾矿坝给下游⼯农业⽣产和⼈民⽣命财产留下重⼤安全隐患。⽣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投⼊⾼,难度⼤。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任何变化,对矿业公司的运营都可能会提出更⾼的环保要求,导致投资和经营成本增加,使项⽬收益减少。5.项⽬建设风险分析
矿业投资活动还具有长周期的特点,矿业投资项⽬建设周期长,建设资⾦需求⼤。发现 1 座矿床,⼀般需要 2~5 年;矿床的圈定和评价,⼀般需2~5 年;矿⼭建设,⼤型矿业企业⼀般需 3~7 年,中、⼩矿⼭企业需1~3 年。矿业活动的长周期特点,使得矿业投资项⽬承担了巨⼤的资⾦成本,⽽且由于矿业投资活动的不确定性,投资总额不易控制。我国⽬前⽣产的⼤部分矿⼭,投资总额都超过预算投资,⽽且超过预算投资 50%以上的矿⼭不在少数。
这⼀点再加上矿业投资活动的周期性(特别是价格的周期性)特点和矿业投资项⽬资本需求⼤的特点,使得矿业投资项⽬筹资困难。有些矿业公司开发的⽬前具有很好经济效益和很强还款能⼒的矿⼭,但在矿⼭建设期内,由于前⼏年市场低迷,也遭遇过贷不到款的困难,使得矿⼭建设周期增加。
可见,矿业投资项⽬投资额是不易控制的,同时与矿业投资项⽬有关的时间成本是巨⼤的,这就使得资本回收有关的风险增加了。
6.安全风险分析
矿业投资活动的另外⼀个特点是容易发⽣各类安全事故。⼤部分矿⼭都需要爆破作业,使⽤⼤量的爆破器材,特别是煤炭开采
多为地下移动作业,存在有⽡斯、煤尘、⽔、⽕、顶板冒落等灾害,因此,煤炭⾏业安全上的风险要远远⾼于其他⾏业。2003 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数⾼达 6500 多⼈,煤矿事故死亡⼈数占全国矿⼭事故死亡⼈数的近 80%。据有关报道,2003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数为 440 多⼈,开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仅为中国的 1/10,事故发⽣率低的原因就是煤炭开采准⼊门槛⾼,安全措施投资到位,发⽣事故赔付⾦额⾼(平均死亡 1 ⼈赔偿⾦近 60 万美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活⽔平的提⾼以及新⼀届
“以⼈为本”执政思想的贯彻,国家必将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矿业企业配备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和设施,执⾏严格的保安规定和安全措施,使得矿业企业增加安全⽅⾯的资⾦投⼊。⼆、境外矿产投资风险分析
⾛出去的⽬的是为了企业的继续发展,所以“⾛出去”的⾸要任务是为了增加价值,这是考虑⼀切问题的出发点,决不能为了⾛出去,⽽不顾及代价、不考虑是否对投资者有好处。⽽境外矿产投资作为⼀种国际商务⾏为,⼜具有更⼤的商业风险。⼀般看来,境外矿产投资主要有以下风险:1、矿产资源风险
实施境外矿产开发⾸先要研究矿产资源的可靠性。我们要更新观念,从经济⾓度出发,摆脱原苏联固体矿产储量规范标准的束缚,按照联合国和所在国矿产储量规范标准认真审查。⼤型公司在进⾏矿产资源风险评价时⼀般站在全球的⾓度,以统⼀标准对全球矿产资源开发和投资风险进⾏排队,从⽽筛选出投资项⽬。2、投资环境风险
投资环境包括所在国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有些国家,如澳⼤利亚、巴西等投资环境是⽐较好的,但更多的国家,如⾮洲、东南亚、中东等国,我们去投资时就必须认真分析其投资环境,必要时做好风险规避措施。
投资境外矿产,⾸先要认真研究所在国的政治环境,可以依靠我驻外使馆提供信息,必要时也可亲⾃调研。
除了政治风险,经济环境是投资环境中另外⼀个主要风险因素,特别是法律法规风险。法律法规的是各国主权的象征,因此我们到该国投资时,必须研究并遵守其法律法规。
此外,由于⽬前⼈民币在资本领域还基本上是不可⾃由兑换的货币,随着⼈民币汇率制度的改⾰,汇率变动风险也应成为企业海外经营中加以特别关注⼀项经济风险。
总之,到境外去投资开矿,除了要求经营者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学会利⽤国际规则和惯例在国际市场浪潮中搏击的本领。三、矿业投资项⽬的风险控制对策1.地质风险的控制对策(1)直接取得采矿权
规避地质风险的有效对策就是在进⾏矿业投资或开发时,直接取得采矿权。已经形成采矿权的矿产资源都是经过找矿、普查、详查、精查⼏个地质勘查阶段,是矿产资源已经探明的矿区。我国的矿产资源⼤都勘探周期长,勘探投⼊⼤,为了快速控制矿产资源,我们在进⾏矿产项⽬投资时的主要做法有:直接向申请采矿权、通过有偿出让取得;向合作伙伴有偿购买采矿权或合作伙伴以采矿权作价出资;向合作伙伴租赁使⽤采矿权。(2)申请探矿权并投资勘探
对于⼀些经过初步地质⼯作具有找矿前景的矿区或矿体直接出露地表、勘探投⼊不⾼即可探明矿床的矿区,我们在矿业投资或开发前,⼀般是先向申请探矿权,投⼊⼀定量的勘探资⾦,探明矿床后再投资开发。这样做,虽然有⼀定的勘探资⾦投⼊的风险,但根据国家的矿业,谁探矿谁受益,探矿权⼈可以优先取得采矿权,⽽且不需再交纳采矿权价款,往往可以节省⼤量采矿权费⽤。申请探矿权并投资勘探的做法,往往是建⽴在较强的专业判断基础上的,有效地降低了风险;同时,当风险出现时,能够及时⽌损并尽可能收回投资。在投资云南铅锌矿和⼴西⾼岭⼟矿⼭项⽬时,我们基本上都是采⽤该⽅式,⼤⼤降低了采矿权⽅⾯的费⽤,节约了⼤量的初期投资。(3)尽量多地控制优质资源
矿产资源是在地球的⼏⼗亿年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各种地质作⽤后富集起来的,⼀旦被开采后,在⼈类历史的相对短暂时期内,绝⼤多数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的。特别是那些优质、易探、易采的矿床,⽬前在世界上已屈指可数。
不同矿床的性质差别很⼤,其品位、吨位、开采条件和赋存位置等的变化(其综合评价为资源的丰度)直接影响矿业公司的资本成本与经营成本的⾼低,这⼀点再加上矿业的周期性,就有可能使得部分矿业投资项⽬产⽣相当⼤的超额利润,这些超额利润或者是由矿床的天然禀赋条件造成的,或者
是在矿产品价格周期性上升期间所产⽣的。因此,掌控了优质资源,就能够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延长矿⼭寿命,取得好的投资收益。
2.市场风险的控制对策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下项⽬审批制度的影响,我国许多建设项⽬的经济评价有失客观,使得项⽬的可⾏性研究变成了“可批性”研究。⽽且,许多企业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和市场预测,在市场形势好时⼤上项⽬,市场低迷时⼤砍项⽬,这些都是因为对矿产品市场的周期性变化缺乏⾜够的认识⽽引起的。
如前所述,资源的丰度不同加上矿产品市场的周期性,既可以使得矿业投资产⽣超额利润,也可以使得矿业投资产⽣巨额亏损。控制优质资源,可以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此外,我们在矿业投资项⽬评估时,充分考虑矿产品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因素,既不能以低迷时的价格评估⽽影响投资决策、失去投资机会,也不能以繁荣时的价格评估⽽做出过于乐观的错误决策,项⽬评估时采⽤的矿产品价格⾄少考虑从低到⾼或从⾼到低的⼀个经济周期的价格,对未来矿产品价格做出预测,使得矿业投资项⽬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3.风险的控制对策
矿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意味着矿业投资项⽬承担着巨⼤的市场风险,因此矿业投资项⽬应要求具有稳定的矿业和能够对价格变化起调节作⽤的税收制度。⽬前,中国的矿业税收较重,中国被国际矿业界公认为矿业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除黄⾦开采、冶炼由于免征外资进⼊较多外,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矿业界投资项⽬很少。在⽬前的国内矿业投资环境下,应该说的风险已经降低到了最⼤程度,今后投资环境改善的可能性极⼤,对我们在国内投资矿业项⽬,应该是⼀个好的进⼊机会。
对于所希望的税收制度能够对价格变化起调节作⽤,因中国矿产资源税费率的变化范围较⼤,如铁矿⽯ 2~30 元/吨、煤炭0.5~5 元/吨、⽯灰⽯ 0.5~3 元/吨,通过与当地的谈判是可以实现的。但作为⼀个稳定资源供应的投资项⽬,我们希望的是清晰的、稳定的、可预见的、同时能够实现和投资者双赢的矿业税收制度,对税收额度不求最低,但求最稳,以降低矿业投资项⽬的风险。4.环境风险的控制对策
在进⾏矿业投资时,我们严格按照国家环保⽅⾯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使所投资的矿⼭达到环保要求。在露天开采的矿⼭开发地点选择时,主要选择国道、省道可视范围以外的矿床进⾏开发,矿⼭⽣产中通过加强管理,提⾼环保意识,加⼤环保投⼊,采⽤新技术、新⼯艺减少环境污染,控制粉尘和噪⾳。在煤炭矿⼭⽣产中采⽤先进⼯艺、减少地⾯塌陷,洗煤作业中加强回⽔利⽤、洗煤⽤⽔实⾏闭路循环,同时将矿井⽔沉淀、净化及消毒处理使其达标排放,使得矿业真正⾛上绿⾊矿业之路。5.建设风险的控制对策
未来组建的矿业投资公司核⼼管理团队,具有矿业投资、⽣产和管理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对矿业投资开发周期长、资⾦投⼊多、建设风险⼤,加强矿业投资的风险控制⽅⾯尤为特别重要。
采取“傍⼤款”的⽅式与⼤型矿业公司或专业化的矿业公司,结成上下游产业链的战略联盟,合资开发优质资源,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的优势和控制风险。在选择矿业投资项⽬时,可以选择资源已勘探清楚、矿⼭已开⼯建设或已经建成的项⽬,⼤⼤缩短进⼊矿业开发领域的周期,同时通过承包建设或委托建设等⽅式,使项⽬总投资得以控制,降低矿⼭建设的风险。6.安全风险的控制对策
在矿业投资项⽬中,增加⼀定量的安全设备设施的投⼊,虽然增加了项⽬投资,但可以有效地降低项⽬安全⽅⾯的风险;同时在项⽬建设和矿⼭⽣产中,通过加强以下⼏个⽅⾯的⼯作,可以⼒求将安全风险减低到最低限度:(1)提⾼⼯程质量与设备质量,强化安全⽣产的基础⼯作;
(2)采⽤先进技术,提⾼开采技术⽔平,落实防⽌重⼤事故的综合治理措施;(3)完善矿井通风设备,控制⽡斯煤尘灾害;
(4)强化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坚持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5)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作,提⾼职⼯队伍素质,增强安全⽣产意识;
(6)完善⾏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建⽴安全⽣产责任制度;
(7)实施现代化的监控⼿段,对⽡斯、煤尘、⽔害、顶板等进⾏及时的检测,有效提⾼安全监控⽔平。四、境外矿产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长期以来,美国、加拿⼤、⽇本等西⽅发达国家,⼀直努⼒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励本国公司到海外投资勘探开发矿产资源。他们⼤多通过组建专门机构,⼤⼒推⾏“技术援助、经济援助及合作计划”,为矿业企业的经营提供全⽅位⽀持,并通过“以合作求发展”的战略,与国际投资机构、⼤型矿业公司及资源公司加强合作,⼤⼒推进矿业公司以不同⽅式⼴泛地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此外,他们还通过财政、⾦融、税收、保险等多种⼿段,全⽅位⿎励矿业企业的经营。从政治、外交等不同⾓度⽀持和促进在海外建⽴矿产资源供应基地。
由于矿产资源⽣产国政治形势和经济有可能发⽣变化,使企业开发国外矿产资源具有⼀定的风险;加上矿⼭建设周期长,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前景的不易估计,这都会影响民间企业对开发国外矿⼭的积极性。为此,⼀些国家采取了投资保险制度。并对部分矿种实⾏探矿补助⾦制度。考虑到企业和国内的现状,我们应积极实施“引进来、⾛出去”战略。并通过与外商的合作合资培养⼀批⾼素质的、具有国际经营能⼒的⼈员。在⽬前我国强调利⽤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同时,⾛出去开发国外矿⼭,我们也⾯临着这样的选择,但如对其矿业税收制度了解不清⽽贸然进⼊,必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当前世界矿业竞争⼗分激烈,许多国家均通过优惠的税收制度,来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矿业资本,我国⾛出去的资源战略也使得我们增加了国外矿业投资的机会,因此,对国外的矿业投资环境应在以下⼏个⽅⾯多加考虑:
(1)在进⾏投资之前应提前知道,勘查和矿业开发将适⽤的环境,特别是财政条款,并要了解这些条款的稳定性;(2)税收结构对资源分配的扭曲应最⼩并应有利于⿎励提⾼管理效率;(3)不应有汇率管制,利润和股息能⾃由汇兑并适当满⾜所有的贷款及其它海外债务的要求;
(4)保有对矿⼭经营的管理控制权和对矿产品的处分权。⽬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和管理制度,规范投资和经营⾏为,建⽴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为企业“⾛出去”提供⽀持和基础信息服务,⿎励和⽀持有条件的矿⼭企业到国外勘查,开采优质铁、锰、铜、铬、钾盐等矿产,建⽴稳定的国外供应基地,取得合理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我们参与国际经营的时候,⾸先要搞好市场调查,研究矿⽯价格⾛势和上游原材料供应的变化趋势,对开矿的经济效益进⾏评估。既要看到有利条件,更要注意不利条件,⼀项⼀项排除不可⾏因素,突出项⽬可⾏性。此外,要学习国际商务知识,要注意投资国的法律问题,必要时要不惜重⾦邀请外国律师,以防上当。L.G ⼆〇〇七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