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路交叉口合理间距研究_吴艳

公路交叉口合理间距研究_吴艳

来源:华拓科技网
󰀁󰀁󰀁

第36卷第13期西建筑󰀁󰀁󰀁󰀁󰀁󰀁󰀁󰀁󰀁󰀁󰀁󰀁󰀁Vol.36No.13󰀁󰀁󰀁󰀁󰀁󰀁󰀁󰀁󰀁󰀁󰀁󰀁󰀁󰀁山2010年5月May.󰀁2010SHANXI󰀁ARCHITECTURE

󰀁26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13-0261-02

公路交叉口合理间距研究

吴󰀁艳

摘󰀁要:结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针对不同功能的公路对平面交叉的间距要求也不一样,分析了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平面交叉间距组成,并给出了相应的间距值,以期指导设计和施工时合理选取公路交叉口合理间距,从而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

关键词:交叉口,合理间距,功能中图分类号:U412.35󰀁󰀁

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主要是保证路网通达性,服务短距离

文献标识码:A

交通和地方交通。由于我国对道路接入管理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公路沿线交叉口间距缺乏严格的规范要求。研究表明,平面交叉间距过小,数量过多,是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交叉口间距过小会造成车辆频繁的停车,多余的延误,增加燃料的消耗,车辆尾气的排放和较高的事故率。过小的间距使车辆行驶交织长度不够,车流紊乱,冲突增加,同时,交叉口间距过近,驾驶员始终处于精神集中状态,加重了驾驶员的操作负荷。在采用固定信号周期控制时,短间距交叉口的抗干扰能力也比较差。若间距过大,禁止道路接入,则会失去公路的功能需求,达不到路网通达的要求。因此,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平面交叉合理间距标准的确立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d1=

vt3.6

(1)

其中,v为车辆在路段上的行驶速度,km/h;t为驾驶员感知󰀁反应时间,根据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取t=2.5s,其中包括1.5s的判断时间和1.0s的运行时间。

对于无附加转弯车道的交叉口:

v2

3.62󰀁2a

其中,v意义同上;a为车辆的减速率,取1.8m/s2。

d2=

(2)

1󰀁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合理间距

󰀁规范󰀁规定了一、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但一、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速度差异性较大,平面交叉间距应考虑速度因素,而三、四级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交叉口间距󰀁规范󰀁中尚无明确规定。因此,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的平面交叉合理间距由交叉口功能区长度和车辆的平稳运行段长度综合确定。

对于有偏移的转弯附加车道(假设车道宽度3.5m)的交叉口:

vt侧a侧t2v2侧侧后

d2=-+

3.622a侧后

v侧后=

v-a侧t侧3.63.5t侧=

v侧

(3)

2󰀁交叉口功能区长度

交叉口的功能区包括交叉口物理区、上游功能区长度(驾驶员意识到交叉口的存在并且开始操作通过它)和下游功能区长度(这段距离用于减少直行交通和转弯驶入交叉口交通之间的冲突),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不得在交叉口功能区内接入其他道路,以防交叉口上下游功能区域互相重叠,增加冲突点数。

其中,v意义同上;t侧为车辆侧向移动所需的时间,s;a侧为车辆侧向移动时车辆沿车道方向的减速率,取1.1m/s2;v侧为车辆侧向移动的速度,取0.9m/s;a侧后为车辆不需要进行侧向移动时车辆的减速率,取1.8m/s;v侧后为车辆侧向移动完成后行驶的速度,km/h。

表1󰀁信号交叉口上游功能区的长度

速度/km󰀁h-d1/md2md3m

1

2

2014914453068537358

30212029453086719580

402835484530103121106

503554724530134119152137

6042781004530165150187172

70491061324530200185226211

80561381684530239224269254

906310070

无附加车道有附加车道信号无信号无附加信号车道无信号

信号无信号

174215

20925445453030282330267315317369302354

1)交叉口上游功能区长度。上游区域包括在反应时间和操纵减速时间内的行驶距离和排队车辆长度。通常交叉口上游功能区由三部分组成:司机发现交叉口的感知󰀁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d1;车辆减速行驶的距离d2;车辆排队长度d3。交叉口功能区上游长度d上游=d1+d2+d3,如图2所示。

收稿日期:2010-01-13

上游

段长

度/m有附加

车道

󰀁󰀁d3为车辆排队长度,在信号交叉口,车辆排队长度与通行能力、交通量和车速等因素有关,根据各种研究成果,建议排队长度取值45m。对公路无信号交叉口,考虑到车辆到达的随机性,其

作者简介:吴󰀁艳(1983-),女,助理工程师,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07

󰀁262󰀁

第36卷第13期西建筑󰀁󰀁󰀁󰀁󰀁󰀁󰀁󰀁󰀁󰀁󰀁󰀁󰀁󰀁󰀁󰀁Vol.36No.13󰀁󰀁󰀁󰀁󰀁󰀁󰀁󰀁󰀁󰀁󰀁󰀁山2010年5月May.󰀁2010SHANXI󰀁ARCHITECTURE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13-0262-02

城市沥青路面加铺中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浅析

严竞煌

摘󰀁要: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路面加铺中的技术要求,物理与力学特性等特征,给出综合应用建议,指出该方法具有适应

城市道路发展趋势需求的技术与经济价值,以期促进该土工合成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城市沥青路面,改建加铺,土工合成材料,特性,综合应用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胜利油田开始正式生产道路沥

青,但一直以来都是严重缺乏沥青资源的,所以早期建成的城市沥青路面,面薄质低,需改建加铺的大量任务也随之而来。而据有关资料表明,应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结构形成土工织物加筋沥青面层,具有改善面层的物理力学特性,提高面层使用寿命等优点[1]。因此,考虑面层结构组合及沥青面层受力特点,研究合理的选择土工织物产品,通过合理的路面设计与施工,使织物和面层沥青混合料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经济、使用性能优良的土工织物加筋沥青面层,用作改建加铺层具有一定的技术与经济价值[2]。

值不小于30m,因此无信号交叉口上游功能区车辆排队长度d3=30。

由表1可以看出,无附加车道和有附加车道的上游段长度相差不大,因此从安全考虑,建议取有附加车道的值作为交叉口上游段长度。

2)下游功能区长度。下游功能区是交叉口功能区的下游部分,是从人行横道往下游的延伸部分,是车辆驶离交叉口物理区域后需要进行管理控制的部分。交叉口下游功能区长度如表2所示。

表2󰀁交叉口下游功能区长度

速度/km󰀁h-1

1󰀁土工合成材料的一般技术要求

在旧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改建加铺层底部或新建道路沥青面层底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延缓旧路面裂缝反射到沥青加铺层,或半刚性基层对沥青路面面层的裂缝反射[3]。主要用于改建加铺沥青路面的裂缝防治的土工织物应满足表1的规定。采用的土工织物应能耐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170󰀁)的高温。使用土工织物时应特别注意施工损伤导致的其实际强度的降低。土工织物具有非常大的变形特性,在减缓温度型反射裂缝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2󰀁土工合成材料物理与力学特性

表4󰀁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信号交叉口最小间距

速度/km󰀁h-1

20732450147150

30954275212210

4012165100286290

5015293140385390

60187126180493490

70226163220609610

80269204250723720

90317251250818820

100369301250920920

上游段长度/m下游段长度/m平稳段长度/m间距计算值/m间距采用值/m

表5󰀁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无信号交叉口最小间距

速度/km󰀁h-1上游段长度/m

2058248280

308042122120

4010665171170

5013793230230

60172126298300

70211163374370

80254204458460

90302251553550

100354301655660

203042

4065

5093

60126

70163

80204

90251

100301

下游段长度/m间距计算值/m间距采用值/m

下游功能区长度/m24

3󰀁平稳运行段长度

由于设置信号灯对交通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信号交叉口间距是否合理的主要标准是车辆能否在区间内平稳的运行。平稳运行段的长度必须满足车辆交织的需求。

根据文献[4]中数据及分析结果,平稳运行段取值如表3所示。

表3󰀁平稳运行段长度

速度/km󰀁h-1平稳运行段长度/m

2050

3075

40100

50140

60180

70220

80250

90250

100250

󰀁󰀁集散公路无信号交叉口最小间距应满足交叉口功能区的长度,具体数值如表5所示。参考文献:

[1]󰀁JTG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2]󰀁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S].

[3]󰀁周蔚吾.公路平面交叉优化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

社,2006.

[4]󰀁陈小鸿,肖海峰.交织区交通特性的微观仿真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14(14):88-91.

[5]󰀁TransportationResearchBoard,AccessManatementManual[M].

Washington,DC,2003.

4󰀁结语

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信号交叉口最小间距应满足交叉口功能区长度和车辆平稳运行的要求,具体数值如表4所示。

Studyonreasonabledistancebetweenroadintersections

WUYan

Abstract:CombiningwithRoadRouteDesignRule,thethesismadeananalysisonthecompositionofplanecross-distanceofdistributedhigh-waysandlocalroads,accordingto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planecross-distanceforroadswithdifferentfunctions.Andthecorrespondingvalueofdistancewasgiven,whichwasexpectedtodirecttheselectionofthereasonabledistancebetweenroadintersectionsindesignsandcon-structions,soastoreduceoravoidtrafficaccidents.Keywords:intersection,reasonabledistance,function

收稿日期:2010-01-01

作者简介:严竞煌(1982-),男,助理工程师,广东惠州大亚湾财政局,广东惠州󰀁5160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