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中的困难及对策_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中小企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中小企业在蓬勃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尤其是融资难已使中小企业面临严重"缺血\".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不仅关系金融机构自身效益的问题,而且还是支持地方经济、促进稳定和扩大就业的关键环节。因此,努力排除中小企业融资障碍,是当今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对策。
一、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障碍
(一)来自中小企业自身的障碍。
在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中,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成熟型中小企业,它们的正常信贷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但仍有相当多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由于其与生俱来缺乏行业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信用状况不佳和综合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主要表现为: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水平较差;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竞争力较弱。该旗中小企业多数处于的初期,企业规模小,缺乏充足的资本积累,没有足够购买先进生产设备,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来进行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的加工制作,经营粗放,设备和工艺落后,缺少真正有潜力的产品,潜力有限;2、信用意识淡薄,公信度欠佳,很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不健全,而中小企业为了能得到银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计地隐瞒与己不利的**种信息,导致中小企业在寻求信贷支持时,银行会因信息不对称,难以掌握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及不能准确其信用程度,使中小企业难度增大。
(二)来自银行方面的障碍。
1、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国有商业银行为尽量减少放贷风险,所制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利于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并且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时间紧、期限短与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也存在矛盾。目前**家银行权限上收,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上没有信贷决定权,旗县一级行除存单质押等低风险外,只收储,不放贷,或者多吸少放,导致县域\"失血"。即便可以发放,一笔经过从申请到审批、发放,至少要等2—3月时间,与中小企业时间紧、频率高、周转快的需求存在很大矛盾.有时银行到位了,但企业已经不需要了,错过了使用的最佳时机.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点多面广和对中小企业比较熟悉的优势,但市场定位在服务\"三农”,按现行策规定和受市场定位、实力的制约,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明显不足.
2、责任人追究机制影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对不良(特别是新增不良)的第一责任人制度、信贷人员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工资与不良比例挂钩的制度,给信贷人员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由于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使基层信贷人员压力过大,没有去开拓中小企业这份广阔的市场。
3、征信体系建设滞后。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有借款企业的信贷信息,尚未涉及个人信用及未办理信贷业务的企业。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自掌握部分企业、个人其他方面的资信情况,部门间未实现信息共享,金融部门难以获得企业的综合信用情况,难以对企业、个人作出全面的资信评估,对企业前景难以把握,再加上信用环境不佳,债权保护制度不完善,许多企业缺乏信用,这些都制约着金融部门向中小企业融资。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自身建设,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1、培育良好的信用意识。一是要中小企业自身建设,通过培育中小企业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遵循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及融资活动,自觉接受金融、工商、税务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其次要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在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
2、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专业性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企业经济责任追究制度,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尽快进入银行的授信范围,取得金融支持。
3、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步伐。走高科技道路,从根本上扭转由于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
(二)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步伐,以满足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需要。
1、适当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对优质客户可以给予策上的倾斜,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采取区别对待、分类处置的原则,根据经济的状况,对支行的存款、、收贷收息、利润等经营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在明确信贷风险责任的基础上,对达到一定经营水**业务量的基层行,下放一定的信贷权限。同时,建立权责相等的信贷激励机制并真正落到实处,以此调动基层行的经营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对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时效性要求,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要建立激励与约束对等的信贷管理机制、银行信贷操作流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步伐。
3、发挥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主力军作用。要选准信贷切入点,突出地方特色,在投向上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集中支持部分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农村信用社在做好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应结合机构调整,提高对旗县级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服务水平。在我旗,农牧业已渐显出其后劲明显不足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应在保证农业信贷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对象.在”窗口指导"的同时,在再上应给予适当倾斜。
4、鼓励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创新,努力构筑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逐步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因”营养不良"而导致成长慢的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的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努力整治信用环境。
信用意识和信用观念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要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1、通过**种、教育方式,大力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自觉参与监督和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在生活和经营中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代价,直至被市场淘汰。与此同时,要大力报导和表彰守信行为,使守信者得到**种方便和利益,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使其得以不断壮大。
2、完善信用征信体系。在现有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尽快完善现有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并做到与府职能部门的共享信息.这样可以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每个企业和个人更加珍惜自己的信誉,为今后的信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