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教学准备: 幻灯片、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围绕课题设疑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名朗读课题
讨论:课题为什么加引号?“你”指谁?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老师归纳了一下,共有以下三个: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3)结果怎么样?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围绕以上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三)交流自学情况 1交流第一个问题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 “从未见过、鱼竿弯成弧形、大家伙”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汤姆的“惊喜”。板书“汤姆”“惊喜” (2)看到儿子钓到这么大的鱼,爸爸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爸爸”“赞赏”
(3)你能不能从爸爸赞赏的目光中,想象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的儿子真聪明、真能干,钓鱼技术这么熟练。” (4)从哪里看出汤姆钓鱼技术熟练? 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动词。 指导学生读好这几句话 2交流第二个问题
(1)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同桌学生讨论,理解这是公园的规定。 (2)比较句子 a你要把这条鱼放掉! b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比较好,为什么? 指导学生同“低沉、严肃”的语气读好第二句话。 (3)对爸爸的这个决定,汤姆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不情愿
理解词语“允许、必须”,练习造句。 指导读好这句话 3交流第三个问题
(1)既然汤姆这么不情愿,那么能不能不放这条鱼呢?
下面,我们要举行一个辩论会。哪些同学同意爸爸的做法的,请你们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汤姆放掉鱼;哪些同学同情汤姆的,也要尽量找出理由来说服爸爸不要放掉鱼。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同学自由组合进行辩论 提示
汤姆:a这条鱼很大,很难钓到,如果放了,以后可能再也钓不到了。 b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只有两个小时了,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通融一下。
c没有人看见我钓到鲈鱼,不放也没关系。
爸爸:a虽然鱼很大,时间也很短,但规定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动。 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要遵守规定,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更要遵守规定。
c做人要诚实、自觉,要严格要求自己。
(3)通过刚才的辩论,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必须把鱼放掉。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汤姆是怎么做的?
板书:斩钉截铁
(4)从汤姆的行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当爸爸看到汤姆钓到一条大鱼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我想,当爸爸看到汤姆把鱼放了时,心里会为汤姆感到更加自豪。他会想些什么呢?
(6)再读课文5-12自然段 同桌练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从那以后,汤姆再也没有钓到过这么大的鱼,他后悔了吗? 出示最后一句话,指名朗读。
“那晚的情景”指什么?为什么那晚的情景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 “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说明什么? (2)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汤姆又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篇课文中得到什么收获? 板书: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五)作业 练习复述课文 板书
20“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汤姆:惊喜→不情愿 爸爸:赞赏→斩钉截铁 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本教案设计意图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记叙了汤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钓到的大鲈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公共规定。教这篇课文,不但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把课文读好,弄清课文讲的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明白课文要揭示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自学交流为主,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2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3结果怎样?讨论第一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鱼的大,体会汤姆的舍不得。第二个问题是重点,我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辩论的方法,让“父亲”和“汤姆”各自找出理由来说服对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在辩论中明白:鱼必须放掉,因为公园的规定必须遵守。第三个问题:结果怎么样?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汤姆的行为中受到影响,并以此为榜样。
在整个的教学设计中,我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做到时间充足有保证,形式新颖有变化,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辩论中明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和难点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理解课文,弄清狼,鹿,森林之间的密切联系,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狼和鹿》(学生齐读课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1、指名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过渡: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很不错,尤其是描写狼的句子语气上表现出了对狼向鹿下毒手的行为的痛恨。凯巴伯当地的居民更是恨透了狼。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地居民是怎样对待狼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
过渡:贪婪、凶残的狼几乎被人们杀光了,凯巴伯森林的鹿儿应该是快乐无比了,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后就会明了一切了。
森林的样子鹿的情况(数据)通过对比你明白了什么 狼被杀前 狼被杀后
(1)默读课文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2)小组汇报交流表格的完成情况。(利用课件相机出示图片) 过渡:原来狼被杀以后鹿儿们并不快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呢?其根源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到第四自然段寻找答案吧。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在能解释以上反常现象的语句下面作上记号。 (2)课件展示重点语句,探究学习。
句子一: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功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为什么说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讨论交流。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句子二: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的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祸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也要加上引号?该怎样理解这句话?讨论交流并回答。
过渡: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呀,在凯巴伯森林里狼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动物。那么,凯巴伯森林,狼和鹿它们之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请看下面的示意图:
森林 破保 坏护 吃 鹿狼
4、小结:(指着示意图)这反映的是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生态平衡,森林、狼、鹿它们三者是相互依存的,缺少哪一个其它的都无法生存。下面请几位同学再讲一讲这个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再来体会这个道理。
5、指名学生讲述故事内容。 三、总结明理,拓展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畅所欲言,领悟其中的道理。
2、小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了这个联系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要保持生态平衡。
3、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利用,已经造成对大自然环境的污染,常常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森林被毁、草原荒漠、水土流失,土地沙漠。
4、你关注生活中不注意保持生态平衡的例子吗?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有图片、文字,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
:
有
的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
的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原
来
,
还
有
的
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海藻煤乌贼天然气铁 石油贝类章鱼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精品范文
优秀范文---欢迎下载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画表格; (2)出练习; 习小组 读好。 交流。
精品范文(3)提问题; (4)有感情的朗读; (5)(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