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高三化学复习专题测试(一)

2010年高三化学复习专题测试(一)

来源:华拓科技网


两招破解三角形解的个数问题

学了正、余弦定理后,不少同学为判断三角形的解的个数而烦恼,当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可能出现一解、二解、无解等情况,虽然书上也有相应的方法,可是一些同学茫然依旧,下面提供“两招”供同学们选择,希望能帮助同学们顺利破解。 第一招:大角对大边 在已知三角形ABC中的边长a,b和角A,且已知a,b的大小关系,常利用正弦定理结合“大边对大角”来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一般的做法如下,首先利用大边对大角,判断出角B与角A的大小关系,然后求出B的值,根据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解。

例1. 在△ABC中,已知a3,b2,B45,求A、C及c。

解:由正弦定理,得

asinB3sin453b2, 2因为B4590,ba,所以A60或120。 当A60时,C75, sinAbsinC2sin7562sinBsin452; 当A120时,C15, cbsinC2sin1562sinBsin452。

点评:在三角形中,abABsinAsinB这是个隐含条件,在使用时我们要注意挖掘。 c

第二招:二次方程的正根个数 一般地,在△ABC中,已知a,b和角A,常常可对角A应用余弦定理,并将其整理为关于c的一元二次方程

c22bccosAb2a20,若该方程无解或只有负数解,则该三角形无解;若方程有一个正数解,则该三角形有一解;若方程有两个不等的正数解,则该三角形有两解。

例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D⊥CD,AD=10,AB=14,∠BDA=60,∠BCD=135,求BC的长。

解:在△ABD中,设BD=x,

222则BABDAD2BDADcosBDA,

222即14x10210xcos60,

2整理得x10x960,解得x116,x26(舍去)。

由正弦定理,得

点评: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我们可以采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利用余弦定理结合二次方程来判断显得更加简捷。

BCBD16sinCDBsin3082sinBCDsin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