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必修二)导学案 编号:NO19 编写时间:2011-5-26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书写 完成 教师评价:
《 7.2功 》第 1 课时导学案
(2)当_ __≤α<___ _____时,W>0.即当力F跟位移s的夹角为_ __(锐、钝)角时,力F对物体做正功,这时力F是__ _(动、阻)力,所以,__ _(动、阻)力对物体做正功.
(3)当______ __<α≤__ _时,W<0.即当力F跟位移s的夹角为__ _(锐、钝)角时,力F对物体做负功,这时力F是_ __(动、阻)力,所以,_ __(动、阻)力对物体做负功.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又常说成物体___ __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 【探究案】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 (2)理解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原理。理解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 (4)知道功的图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功”的学习感受生活用语与科学概念的区别,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 (2)通过功和能的学习,经历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认识用更广泛的功能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 (3)感受正交分解法推导力做功的计算式和“微元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1、功:一个物体受到_ _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__ ___,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_ __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__ ___. 功的公式:
功的单位:___ __,符号是__ _.功是_ _(矢、标)量. 2、正功和负功:
根据W=Fscosα可知:
(1)当α=_____ ___时,W=0.即当力F和位移s___ __时,力F对物体不做功.这种情况,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移. 名言警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
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和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功的正负和对“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2)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实验探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互评,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探究二:功是否有正负,代表什么意思?
探究三:怎样计算几个力总功?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
(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 )
A.0 B.μmglcosθ C.-mglcosθsinθ D.mglcosθsinθ (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 )
A.0 B.mglcosθsin2θ C.-mglcos2θ D.mglcosθsinθ (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0 B.mgl C.mgltanθ D.mglcosθ 例2、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
A. 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 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 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 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我的(反思、收获、问题):
编写人:赵兰波 审核人:马东岚 审批人:
【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科书,努力完成“基础导学”部分的内容;
2.探究部分内容可借助资料,但是必须谈出自己的理解;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 3.课堂上通过合作交流研讨,认真听取同学讲解及教师点拨,排除疑难; 4.全力以赴,相信自己!
高一学年第二学期物理(必修二)导学案 编号:NO19 编写时间:2011-5-26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书写 完成 教师评价: 课前预习:1、力,位移 力,位移 W=Fscosα 焦耳 J 标
2、①当α=00 时, W=FS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当0≤a<900时, W>0,力对物体做正功; ③当α=90时, W=0,力对物体不做功;
④当900<α≤1800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脚体克服这个力做功,从二个角度来描述同一个问题.
⑤当α=1800 时, W=-FS表示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力对物体做负功
探究一: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探究二: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①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既不表示功有方向,也不表示功的数量的大小。既不能说“正功和负功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正功和负功只表示两种相反的做功效果。 ②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动力,使物体的能量增加。力对物体做负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阻力,使物体的能量减少。
③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在意义上是等同的。
探究三: ∑W=W1+W2+W3+„ ∑W=∑Fs=∑F·s
当合力F为恒力时W=Fscosα,α是合力F与物体位移s的夹角。 变力的功无法用公式W=Fscosα计算。 例1、C D A 例2、CD
0
名言警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