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日常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日常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来源:华拓科技网
日常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 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为使每 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 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 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 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 体实现课程目标。 本文以“圆的面积公式”的教学为例, 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整体实 现课程的目标。 一、全面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所希望达 到的教学水平。制订教学目标时,应该遵 循四个要求:可述——所订的教学目标 能够具体、确切地进行表述;可测——所 订的教学目标能够在课内检测出学生学 习的程度:可达——所订的教学目标是 学生能实现的:可行——所订的教学目 标切合实际。 针对某个内容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 应该明白:课程标准是怎么说的?教科书 是怎么编排的?学生的认知基础是怎么 样的? 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教学.可以制 订如下的目标: 知识技能:能或与他人合作.探 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已知圆的半 径、直径、周长,分别求出圆的面积。 数学思考:能通过实验将一个圆等 分后向可求面积的图形(如长方形)转 化,在实验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 果;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基本思 想。初步感悟“极限”的思想。 问题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圆的 胡惠明 面积公式的有效方法,了解可以通过转 化为不同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圆的面积公式 的过程,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 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确认圆的面 积公式的合理性:能运用圆的面积公式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 圆的面积有关的信息,主动参与圆的面 积公式的学习活动:积极体验探求圆的 面积公式的过程:在运用圆的面积公式 解决问题过程中,认识其价值;进一步养 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 品质。 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 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 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思考或者合 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 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 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思考、 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让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获 得知识。 圆的面积公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 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获得下列知识:① 什么是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的大小由圆 的什么量决定?②圆的面积与以圆的半 径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③为了探求圆的面积,把一个圆等分后, 转化为什么图形?④转化后的图形的相 关量(如“长和宽”、或“底和高”)与圆的 哪些量相对应(如:圆周长的一半和半 径)?⑤怎样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⑥知 道圆的半径、直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 积? (2)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应用知 识并逐步形成技能 圆的面积公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 自己实践:①通过对圆的面积与以圆的 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的探 讨,对圆的面积公式提出猜想?②将等分 后的圆转化为可求面积的平面图形,推 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完整地表述其过 程。③解决求圆的面积的有关问题,并完 整地表述其过程。 (3)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圆的面积公式教学中.下列方面可 让学生交流合作:①学生将等分后 的圆转化为可求面积的平面图形后,在 小组内交流、分享:或小组合作将等分后 的圆转化为可求面积的平面图形。②独 立解决求圆的面积的有关问题后在小组 交流,或同桌检查、订正。③课结束前,在 小组或向全班交流学习的收获,或反思学 习的过程。 2.恰当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 一是“组织者”的作用:选择适当的 教学方式,安排合理的教学程序,因势利 导、适时,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 学习活动。 .二是“引导者”的作用:通过恰当的 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 105te-c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