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957448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1.17
(21)申请号 201920295326.X(22)申请日 2019.03.08
(73)专利权人 广东广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诸佛岭
大道105号钜悦电商大厦6楼602室(72)发明人 邓小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71
代理人 何恒韬(51)Int.Cl.
C02F 1/52(2006.01)B01F 13/10(2006.01)B01F 15/02(2006.01)B01F 15/06(2006.01)B01F 15/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B01F 15/04(2006.01)
CN 209957448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用于存储粉末药剂,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将粉末药剂储存罐中的粉末药剂输送至所述槽体,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所述相邻的两槽之间设有隔板和安装于隔板之上的溢流堰板,所述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的上方各自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各自,转速恰当,保证药剂溶液的均质化,又不破坏聚合物分子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配置药剂溶液浓度精确、自动可调,无需专人看守且能保证药剂溶液均质。
CN 20995744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
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
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端部设有驱动马达,壳体的内部设有搅龙,靠近所述驱动马达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另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传动所述搅龙旋转,并将粉末药剂储存罐中的粉末药剂从第二进料口输送至第二出料口;
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所述预制混合槽与均质熟化槽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一隔板之上的第一溢流堰板,所述均质熟化槽与溶液储存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之上的第二溢流堰板,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下端设有第四出料口,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下端设有第五出料口,所述预制混合槽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均质熟化槽上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溶液储存槽上安装有第三搅拌装置;
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减压阀、触点式流量计、电动阀,所述电动阀用于开启和切断向所述预制混合槽中注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壳体外周设有加热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堰板和第二溢流堰板均呈V形,所述第一溢流堰板和第二溢流堰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所述槽体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料口、第四出料口、第五出料口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第三控制阀门,且所述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第三控制阀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储存槽内部的右端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极高位液位监测器、高位液位监测器、低位液位监测器、极低位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溶液储存槽内溶液的液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传动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传动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包括第三搅拌电机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三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上方,所述第三搅拌电机传动第三转轴旋转,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安装有叶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电控箱,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第三搅拌装置以及进水机构电性连接,并控制其运转。
2
CN 209957448 U
说 明 书
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背景技术
[0002]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污水处理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0003]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0004]在一级、二级污水处理工艺中,包含沉淀、混凝、气浮、污泥脱水等,此过程中污水处理药剂品种很多,最常用的是加入絮凝剂,絮凝剂可以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无机分子絮凝剂混凝效果高、价格低,是最主流无机絮凝药剂。有机絮凝剂,即能改变颗粒表面电荷,又能起桥链作用,引起絮凝。如聚丙烯酰胺(也称3絮凝剂)。用于加速浓密池精矿的快速沉降。从而降低精矿含水,较少金属流失。有机絮凝剂一般分子量比较大,通常达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故添少量添加即可起到桥链作用,较多添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0005]现有技术中,当絮凝剂制备原料是粉末药剂时,往往通过人工进行药剂溶液的配置,配置好之后需要进行熟化,此过程单一、不连续,且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误差大。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配置药剂溶液浓度精确、自动可调,无需专人看守且能保证药剂溶液均质的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0008]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
[0009]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端部设有驱动马达,壳体的内部设有搅龙,靠近所述驱动马达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另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传动所述搅龙旋转,并将粉末药剂储存罐中的粉末药剂从第二进料口输送至第二出料口;
[0010]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所述预制混合槽与均质熟化槽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一隔板之
3
CN 209957448 U
说 明 书
2/4页
上的第一溢流堰板,所述均质熟化槽与溶液储存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之上的第二溢流堰板,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下端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下端设有第四出料口,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下端设有第五出料口,所述预制混合槽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均质熟化槽上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溶液储存槽上安装有第三搅拌装置;[0011]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减压阀、触点式流量计、电动阀,所述电动阀用于开启和切断向所述预制混合槽中注水。
[00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0013]优选地,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壳体外周设有加热线圈。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溢流堰板和第二溢流堰板均呈V形,所述第一溢流堰板和第二溢流堰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所述槽体的上端。[0015]优选地,所述第三出料口、第四出料口、第五出料口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第三控制阀门,且所述第一控制阀门、第二控制阀门、第三控制阀门相连通。
[0016]优选地,所述溶液储存槽内部的右端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极高位液位监测器、高位液位监测器、低位液位监测器、极低位液位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溶液储存槽内溶液的液位。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预制混合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电机传动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均质熟化槽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电机传动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二转轴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包括第三搅拌电机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三搅拌电机安装于所述溶液储存槽的上方,所述第三搅拌电机传动第三转轴旋转,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安装有叶轮。[0018]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电控箱,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第三搅拌装置以及进水机构电性连接,并控制其运转。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粉末药剂储存在粉末药剂储存罐内,螺旋给料机构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的壳体外周设有加热线圈,水汽不会进入粉末药剂储存罐,避免粉末药剂吸湿后成块并粘结在粉末药剂储存罐和螺旋给料机构上;螺旋给料机构的搅龙能够高精度输送粉末药剂,溶液的浓度精确可调,浓度稳定;本实用新型槽体为三槽式,包括预制混合槽、均质熟化槽和溶液储存槽,能保证药剂溶液连续不间断的供应,并且各槽上方安装有搅拌机,搅拌装置各自,转速恰当,保证药剂溶液的均质化,又不破坏聚合物分子链;本实用新型只需接入电源、水源即可工作,通过安装于溶液储存槽内部右端的四个液位监测器配合控制系统,自动制备药液,无须专人看守,自动化程度高。
4
CN 209957448 U
说 明 书
3/4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方框图。[0021]图中:1.粉末药剂储存罐;2.第一进料口;3.第一出料口;4.驱动马达;5.搅龙;6.第二进料口;7.第二出料口;8.预制混合槽;9.均质熟化槽;10.溶液储存槽;11.第一隔板;12.第一溢流堰板;13.第二隔板;14.第二溢流堰板;15.第三进料口;16.第三出料口;17.第四出料口;18.第五出料口;19.减压阀;20.触点式流量计;21.电动阀;22.加热线圈;23.第一控制阀门;24.第二控制阀门;25.第三控制阀门;26.极高位液位监测器;27.高位液位监测器;28.低位液位监测器;29.极低位液位监测器;30.第一搅拌电机;31.第一转轴;32.叶轮;33.第二搅拌电机;34.第二转轴;35.第三搅拌电机;36.第三转轴;37.PLC电控箱。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三槽式自动投药溶解装置,包括粉末药剂储存罐1、螺旋给料机构、槽体以及进水机构;
[0024]所述粉末药剂储存罐1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料口2,下端设有第一出料口3,所述第一出料口3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0025]所述螺旋给料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一端的端部设有驱动马达4,壳体的内部设有搅龙5,靠近所述驱动马达4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进料口6,另一端的壳体上设有第二出料口7,所述第二进料口6与所述第一出料口3相连通,所述驱动马达4传动所述搅龙5旋转,并将粉末药剂储存罐1中的粉末药剂从第二进料口6输送至第二出料口7;
[0026]所述槽体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预制混合槽8、均质熟化槽9和溶液储存槽10,所述预制混合槽8与均质熟化槽9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1和安装于所述第一隔板11之上的第一溢流堰板12,所述均质熟化槽9与溶液储存槽10之间设有第二隔板13和安装于所述第二隔板13之上的第二溢流堰板14,所述预制混合槽8的上端设有第三进料口15,下端设有第三出料口16,所述第三进料口15与所述第二出料口7相连通,所述均质熟化槽9的下端设有第四出料口17,所述溶液储存槽10的下端设有第五出料口18,所述预制混合槽8上安装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均质熟化槽9上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溶液储存槽10上安装有第三搅拌装置;
[0027]所述进水机构与所述预制混合槽8的上端相连通,所述进水机构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减压阀19、触点式流量计20、电动阀21,所述电动阀21用于开启和切断向所述预制混合槽8中注水。
[0028]如图1所示,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的第二进料口6与第二出料口7之间的壳体外周设有加热线圈22,所述加热线圈22用于加热防止粉末药剂结块。[0029]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溢流堰板12和第二溢流堰板14均呈V形(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溢流堰板12和第二溢流堰板1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所述槽体的上端。在药剂溶液配制过程中,药剂溶液从隔板的底部经溢流堰板V形堰流至下一槽内,能尽量避免生熟液的混合。
[0030]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出料口16、第四出料口17、第五出料口18的下方分别安装有第一控制阀门23、第二控制阀门24、第三控制阀门25,且所述第一控制阀门23、第二控制阀
5
CN 209957448 U
说 明 书
4/4页
门24、第三控制阀门25相连通。溶解好的药剂溶液从溶液储存槽10的下端的第五出料口18经由第三控制阀门25,通过加药泵(图中未示出)与水在线稀释至所需浓度。[0031]如图1所示,所述溶液储存槽10内部的右端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极高位液位监测器26、高位液位监测器27、低位液位监测器28、极低位液位监测器29,用于监测所述溶液储存槽10内溶液的液位。[003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电机30和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搅拌电机30安装于所述预制混合槽8的上方,所述第一搅拌电机30传动第一转轴31旋转,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32,所述第二搅拌装置包括第二搅拌电机33和第二转轴34,所述第二搅拌电机33安装于所述均质熟化槽9的上方,所述第二搅拌电机33传动第二转轴34旋转,所述第二转轴34的下端和中端均安装有叶轮32,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包括第三搅拌电机35和第三转轴36,所述第三搅拌电机35安装于所述溶液储存槽10的上方,所述第三搅拌电机35传动第三转轴36旋转,所述第三转轴36的下端安装有叶轮32。各槽上方安装搅拌电机,搅拌装置各自,转速恰当可调,既能保证溶液的均质,又不破坏聚合物分子链。
[0033]如图1所示,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LC电控箱37,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螺旋给料机构、第一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第三搅拌装置以及进水机构电性连接,并控制其运转。
[0034]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投药和溶解过程,药液浓度可任意设定,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用户只需接入电源、水源即可工作,无须专人看守,并且也可用于稀释液态药剂。[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6
CN 2099574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