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点】 音乐新课改、新困惑 朱红霞 (江苏省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江苏镇江212000) 摘要:新课程以崭新的理念出现,全新的理念如春风沐雨般地走进了音乐的课堂,教学的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 放,教学的方式也更趋灵活、多元。学生能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积极地学习音乐。教学中教师都能大胆、积极地运 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改变学生以往爱音乐而不爱上音乐课的现状,音乐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可 喜的变化。 关键词:音乐新课改;教学模式;音乐教学;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1一Ol43—02 音乐新课改在让人欣喜之余不免也出现了这样一个 令人尴尬的音乐教学局面:既不向传统音乐教学那样扎实 标教学完全地孤立起来,而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二 地掌握音乐基础,由于没有落实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而使 课堂找不到目标,学生学习漫无目的。有的教师为了课堂 中有课件而做课件,课件多而杂乱。课堂就像一个大拼盘, 只要沾边的内容就不分主次地放在一起,不知道课的重点 在哪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不应该把传统教学与新课 ・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样,我们的音 乐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曾听到这样 堂课《火车开了》,课的导入教师设计非常好,小火车开 到北京去,并进行节奏训练“呜一呜一呜,咔嚓咔嚓”模拟 小火车的声音,真正做到了从情感人手,从心灵深处打动 一学生。接下来的环节却觉得“闹”得不得法,教师一会儿要 工作的要求。 +n+”+”+-4"--+n+”+- ̄4--“+一+”+”+”+”-1-”-4-”+一+*+--4---1-.-+-一 展的需要。档案工作人员要具有对档案事业的热爱之情。 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它在教育事业发展起着重 要作用。由于档案内容的广泛性,要想全面地掌握它也绝 非易事。因此,想要在档案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 要热爱档案事业,甘于奉献,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献身事 业的精神,努力学习,加倍工作,用辛勤劳动去完成档案工 作。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档案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档案工作性质要求,档案工作者既要有较深的档案专业知 识,又要懂得学校的教学规律、教学管理等,并对各教学专 业的教学情况、专业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档案材 料收集完整、组卷准确。 六、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增强学校的整体档案意识 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使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 规范化、现代化 要做好学校档案工作,在解决了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后,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 度,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在加强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制度 化、规范化上做文章,努力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学 校档案工作面广、量大、门类较多。文书档案、照片档案、会 计档案、科研档案、教学教研档案、学生学籍档案等等,样 样俱全。要做好这些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利用工作,必 须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保障。要明确学校各个部门的 责任和任务,明确各个不同时期档案工作的侧重点,明确 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范围,才能建立起一个档案工作的良 好基础。例如: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上,明确提出各种材料的 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责任领导。收集工作要做到口勤、手 勤、腿勤,尽量把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在规范管理上, 收发查阅强调保密,收集整理强调完整,组卷归档准确,整 理装订标准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工作做到更好。从目前 来看,要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要使档案工作技 术现代化。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复制技术等,提高档案 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要实现办公自动化,配合政 府“无纸化办公”网络的实现,尽快完善完备各种条件,并 且解决好办公自动化过程中档案工作将遇到的新问题,使 档案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满足学校各方面工作对档案 -档案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每 个部门、每个教职工都会直接或问接地与之发生密切的关 系。只有具备齐全、完整、准确的档案,才能使学校领导了 解过去、认识现在、预见未来,从中寻求出学校发展的基本 过程和规律,便于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促进学校工作的 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要领导重视,把档案工作 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且还要在人、财、物等方面解决 好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学校领导要善于利用档 案指导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支持档案部门积极地做好 档案的管理和编研工作。其次是档案工作人员要具有强烈 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默默无闻地踏实工作。做到学校工作 进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主动地适应和有效 地服务于各项工作。最后,加强档案宣传工作的力度,增强 学校的整体档案意识,使全体教职工都能认识到档案工作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档案工作不但对学校的工作有 重要作用,而且与每个教职工个人的过去和将来都息息相 关,从而关心档案工作,配合档案工作,重视对档案材料的 积累和保护。鉴于档案的重要性,作为档案从业者,我们就 要保护好、管理好档案,要依法行使自己的职责,定期接收 档案,妥善保管好档案,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提供方 便,特别是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维护好历史的真实面 貌;(2)要忠于和热爱档案事业;(3)要具备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的精神;(4)要有良好的保密习惯;(5)要树立高度 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同时更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以饱满 的工作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发挥档案事业的作用多 做贡献。 参考文献: f11段娟鹃.档案管理工作初探 山东档案,2006. 『21何银瑞.新形势下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策略lII.魅力q-国,2009, (3). 『31张景华.浅析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卟中国档案,2004, (11). 143 【教师观点】 中等职业学校有效专业教学研究初探 张庆华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41) 摘要:专业教学研究的关键在于立足产业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着力提高职教办学质量,本文着 重从研究的意义、专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以专业建设的研究思路为根本,对eel-,学校专业建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专业教学;专业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1-0144—02 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初中毕业后进人中 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 ・--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和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 门人才。《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 一—- +-+-—— 一—+- 一+-+”+-+一+-+-+・ 带着学生去全国各地表演,一会儿又让学生手舞足蹈,敲敲 打打,一堂课下来学生玩得很开心,热热闹闹,但学会歌曲 的人寥寥无几。从这些听课过程中得到很多收益和启示,但 从中也发现了老师们在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出现 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音乐课 的自我迷失,这些现象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搭配,而不是考虑怎样去关注和倾听音乐,应该怎样去 表现音乐。教师应该围绕教学内容去设计怎么让学生学得 、重课件。轻实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教育手段解决了音乐教 学中的许多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显得更加生动,教学内容 更加丰富,但一些老师用多媒体代替一切。如欣赏教学中, 以画面来解读音乐,用配音来解读音乐。教师生怕课堂会 “冷”下来,播放音乐时就配上美丽的画面,配上解说词,让 所有学生都随着教师的“引导”进入教师的统一“思维”,没 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欣赏画面 和听解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入音乐、听赏音乐。学生的 想象力、奔放的音乐激情被束缚,音乐成了画面的配音,一 些名曲被几个简单的画面诠释了,音乐课失去了听觉艺术 的价值。更有甚者,将视唱练耳等也引入课件,代替了教师 的范唱,音乐老师成了不愿唱歌,不愿弹琴,不愿示范的音 乐老师。教师的表情淡漠,自己也没有积极融进课堂中。其 实,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使音乐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显得非常 重要,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教师的示范显得更为直观和直 接,有的老师的专业水平不够高,但学生并不会以非常专 业的眼光来评判教师,只要老师能直接地、很投入地参与, 他们会为之感动,如果什么都用多媒体,那不是凡能上机 操作者就能当音乐教师?有位老师曾这样感叹:“这样的多 媒体课让人想起假唱和放映员”,这样的音乐课,陷入了音 乐教学的误区。 二、重活动。轻体验 有趣,例如在执教《其多列》(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 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有位教师设计了小朋友和侗家儿 童对歌的环节来学习二声部,非常有趣,学生不仅较快地 学会了歌曲,还在设置的情景中唱得很有感情。学生参与 音乐实践的方式很多,但应该特别提出的是,音乐教学过 程中的实践,既要注意参与的可能性、普遍性,也要注意内 容的音乐性,更要注意音乐自身的艺术性。 我想提倡学科综合是针对原来分科教学引起的一些 弊端的有效纠正,一定要适时地综合,有机地综合,不管什 么类型的综合,都应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而不是生搬硬套、 强拉硬扯,从而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 三、重人文,轻音乐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欣赏教学应采用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 的感受和见解”,新的音乐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参与中学 习,在体验中学习,注重音乐实践,于是一些教师精心设计 了各种活动,可以说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学 生也是非常喜欢的,但有的教师设计的的活动却与音乐没 什么联系。很多以唱歌为主的课更是,特别合唱歌曲本来 音乐欣赏教学时,很多教师不是引导学生去倾听音 乐,感受音乐,分析音乐,而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导 到课题上或者乐曲的标题上,并做很长的文字介绍。这样 的欣赏课离开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只是借用课题或标题来 理解乐曲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以标题作为话题,特别一些 古典作品、交响乐,我们的学生可以说对此有遥远的时空 之隔、文化差异,还与创作者有着年龄阅历的天壤之差,以 及音乐素养的积淀等差异,若听一遍就能感悟到作品的内 涵和表达的情感是不可能的,欣赏乐曲片段便去与学生讨 论人生哲理、情绪情感等无边际的延伸,这样的课堂教学 是在空中建造人文楼阁,丢失音乐本身,是不能实践新的 课程理念的。但是有的老师却能将新课程理念与自己的教 学实际很好地结合,将课上得有声有色,在课堂有限的时 间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如引导学生认真欣赏作品;认真 倾听音乐主题和音乐的变化;分析音乐的进行、特点;辨别 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引导学生模拟其演奏姿势,学着和 老师一起指挥乐曲等,感受音乐的变化和对乐曲的理解。 逐渐去实现作品与听者的真正对话,引起听者的共鸣。 新课标、新教材呼唤着一种关注学生情感、能力、发展 的开放、民主、探究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 自身的能力寻找与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相适应的教学 方法。因此,我们必须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根据教学内 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选择最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让音 乐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 的乐园 就很难学,但很多老师在歌曲还没有学会,歌词也记不住 的情况下非要让学生创编,表演,分组讨论,要求不具体, 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过程没有音乐,或有音乐也只是一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