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拓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2017学年新博初中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卷答题卷和答案

2016-2017学年新博初中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卷答题卷和答案

来源:华拓科技网
2016-2017学年新博初中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卷

语 文

温馨提示:本卷卷面书写5分,总分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1.(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马上相逢无纸笔, 。②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③念天地之悠悠, 。④ ,一览众山小。 ⑤士别三日, 。⑥ ,关山度若飞。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8分)

我感动于牵牛花强韧的生命力,被扯断在草堆里,还能从容地迎接阳光,从容地开花。虽然它被拘在枯草堆中动tan( )不得,但拘得了一时,岂拘得了一世?它那生命的触.须必定会再度伸出来,再抓住泥土,再呼吸空气。原来,这世界对于强韧的生命力是无可奈何的。一地的牵牛花,它哪里惧忧花朵被践踏、藤蔓被截掉?踩得碎花,可踩不碎潜藏于大.地腹部那双儒动的巨掌。只要巨掌动,自有花朵迸出来;只要有泥土,便在天地间自由来去。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潜藏 动tan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加点的“拘”在《新华字典》中有四个义项,请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只填序号)。 A.逮捕或拘留 B. C.不变通 D.拘束。

(4)划线句子运用了 和 修辞方法。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4分)

《海底两万里》是 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位叫 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 ”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4.央视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近期又推出“中国成语大会”节目,该节目深深吸引了同学们。为此,某校七年级(4)班的同学决定于5月28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在本班教室举行“猜成语,讲成语”专题活动。现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材料 (不超过20个字)。

据悉,“中国成语大会”在CCTV综合频道播出时,共有3.48亿人收看,在CCTV科教频道播出时共有2.11亿人收看,同时段收视率最高。

(2)活动中小红同学为同学们呈现了下面两则文字,要求大家根据意思猜出相应成语。 A.形容人声喧闹,犹如锅里烧开了的水发出的响声。 B.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班委会委托你邀请王校长担任此次大赛活动的嘉宾,5月18日上午你来到校长办公室,该怎么说?

第1页(共9页)

二、阅读(45分)

5.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⑥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⑦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⑧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⑨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 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和思路,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第2页(共9页)

初年,战乱频繁,我家勉强维持温饱→ →父亲兄弟几人寻贼→ → →门上刻的鱼成了我家家徽。

(2)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结合具体词语简析) (3)文中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概括祖父的形象特点。 (4)家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标志,代表了某种特殊的精神内涵。一条刻在门上的、线条零乱而粗糙的鱼却成了“我”家的“家徽”,请你说说本文“家徽”的丰富内涵。

6.读画记

①读书读累了,我喜欢信手翻阅一些画册,以此消解倦意。与画册的亲密接触,让长期住在水泥方阵中的我,不由得心生瓜棚柳巷语,在一派充满田园野趣的意境中,仿佛又回到了纯真的童年,又记起了家乡的原野,又找回了那份久违的童趣。

②喜欢丰子恺先生的画,觉得它意境恬淡,寥寥几笔,却画出了人生的常态﹣﹣两个人坐在门前,守着三两只鸡鸭或猫狗,默然无言,清风徐徐从身边拂过。我以为这恐怕就是最好的人生,人世的无限欣喜,就包含在这不经意的平淡一坐里。看他笔下的梅花,一个人站在树下,仰着头,独自赏梅。天空刚飘过小雪,一树梅花恰似素颜红妆的女子,白雪红颜,相看两不厌。那凛然傲雪的梅花,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是两三枝。人和花的情缘,何尝不是人与人的情缘?一生有两三个赏心之人,足矣。

③丰子恺先生的画作最易唤醒我们的童年记忆,使我们回到久违的故乡,在那里,生活是那么从容,时光是那么余裕,花草鱼虫,月光清风,恬淡美好,一派天趣。守着岁月流年,尘世的暖意都在画里,对万物的爱与悲悯都在画里。

④少不了说到齐白石老人,他将日常的平庸琐屑和艺术的高超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甚至将一头大肥猪留在了画里,它在走过一座石桥时显出了浑然一体的优雅。在河边,一弯石桥,依依垂柳,朗朗明月,柔和清风,流水人家,一切都显得和谐而静美。一个人,

心里既能装得下日常的鸡零狗碎,也能装得下日月清风,就可算得上了。白石老人........笔下的瓜果菜蔬,鱼虫虾蟹,都透着尘世的烟火气与喜悦,洋溢着寻常人世的一缕温情。白石老人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为欺世。”看他的画作,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出神入化,看似漫不经心,却自有风云气象。

⑤至于日本画家东山魁夷,他的画,自是有一种击中人内心的力量。他并不是一味地将我们引入灵魂的高空,而是由此引导我们回归日常俗世生活,看他的画,禅在心中,仿佛冲天而鸣的云雀,唤醒了人的内心,从此万物披绿,生机盎然。东山魁夷的一副《晨静》,虽然画面大量使用淡青、淡蓝、深蓝色,却让人想起沉静的秋湖,岸边的水草,水面的落叶,如置身梦里水乡。一瞬间,大自然宁静、安详、纯净的气息将我覆盖。恬淡、安静、优雅和含蓄,使得东山魁夷的画作有了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禅趣,从而直逼我们的内心世界,把我们从追名逐利的樊笼里拽了出来,照出我们自身所隐匿的“小”来。人一旦坦诚面对大自然,内心的虚弱和不堪一击就会暴露无遗。东山魁夷的画给人一种爱的滋润,人的灵魂一瞬间便沐浴在安详、优雅、静谧的气氛中。

第3页(共9页)

⑥这几个人,画作风格虽然不一,但其中透露出的气息,却十分相似。面对美的事物,心存童心和敬畏,胸襟便阔大宏博了许多,气定神闲,从容悠然,自然有了更多乐趣和欢欣。行走在人心浮躁的现实里,最难的就是葆有一份未泯的童心和尚未沉沦的闲趣。就那么优雅,就那么安静,淡淡的,静静的,活在尘世里,不动声色,不愠不火。

⑦读画是一种简单的放松,放松让你进入到画的意境之中,让心灵追随画家的灵感自由飞翔。闲来无事,取几册画页,置于眼前,静下心来,让自己在与画的私语相对中,获得些

许源于画而归于心的思想感悟,在简约而不简单的美妙画境中,陶冶性情,提升生活品位。

(1)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2)仿照例句,从文中提炼出两个恰当的短语,概括丰子恺和齐白石画作的动人之处。 [例句]东山魁夷:击中内心,安详优雅

丰子恺: , 齐白石: , (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鸡零狗碎”与“日月清风”分别指代上文的“ ”和“ ”。 (4)为什么丰子恺、齐白石和东山魁夷的画作透露出十分相似的气息?(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5)作者认为“读画是一种简单的放松,放松让你进入到画的意境之中,让心灵追随画家的灵感自由飞翔。”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联系你的读画经历具体说说自己的感受。

7.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15分)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爱莲说》(节选)

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斯是陋室( ) ②可以调素琴( ) ..

③陶后鲜有闻( ) ④宜乎众矣(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4)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第4页(共9页)

准考号: 班级: 姓名: 装 订 线 2016-2017学年新博初中七年级(下)第三次月考答题卷 语 文 温馨提示:本卷卷面书写5分,总分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1.(10分)(1)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 , 。 , 。 2.(1)(2分) (2)(2分) (3)(2分) (4)(2分) 3.(4分) 4.(1)(2分) (2)(2分)A. B. (3)(4分) 二、阅读(45分) 5.(15分) (1)(3分) (2)(4分) (3)(4分) 第5页(共9页)

(4)(4分)

6.(15分)(1)(2分)

(2)(4分) , , (3)(2分) 和

(4)(3分)

(5)(4分)

7.(15分)

(1)(4分)①( ) ②( ) ③( ) ④( ) (2)①(2分)

②(2分) (3)(3分) (4)(4分) 三、写作

8.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有亲自品尝了那些物和事,才能了解其中的滋味。但是想要真正的了解,还得有更多的体验和经历。

请以“我品尝了 的滋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6页(共9页)

500字 400字 第7页(共9页)

900字 800字 700字 600字 第8页(共9页)

2016-2017学年新博初中七年级(下)第三次月

语 文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1)①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③独怆然而涕下④会当凌绝顶⑤ 即更刮目相待 ⑥ 万里赴戎机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1) qián 弹 (2) 儒动 蠕动 (3) B (4)拟人 反问 3. 法 凡尔纳 尼摩 诺第留斯或者鹦鹉螺

4.(1)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创同时段收视率最高。(2)人声鼎沸 锲而不舍 (3)王校长,您好!我是七年级(1)班的学生××,我班5月28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在本班教室举行“猜成语,讲成语”大赛活动,想邀请您担任嘉宾,您看可以吗?

二、阅读

5.(1)贼到我家偷粮; 祖父放走了贼,还送了钱粮; 贼让儿子送鱼报恩. (2)动作描写,通过“跪”“磕”生动地描写出贼人的愧疚之情和对祖父的感激之情。 (3)①细心睿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宽容:祖父放走了贼.③善良:祖父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祖父担心吃垮了人家,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④善于教育子孙: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只要答到其中两点,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即可)

(4)这个“家徽” 象征着困难时期人性的善良和宽容;象征着对别人遭遇困境的体谅;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代表着以美德传家的教育理念. (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

6.(1)B

(2)意境恬淡 , 人生常态 平庸和高妙 , 巧妙地融合 (3)日常的平庸琐屑 艺术的高超自然

(4)面对美的事物,都能心存童心和敬畏,胸襟阔大宏博了许多,神闲气定, 从容悠然,自然有了更多乐趣和欢欣.

(5)示例:我最爱读卜劳恩的《父与子》的系列漫画,画面简单,表现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喜怒哀乐,让我想起与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真实感人。

7.(1)这(2)调弄(3)少(4)多

(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葱茏,蚋入帘里。(2)对于莲花的喜爱,你(和)我和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4)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文“莲之,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第9页(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6.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9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