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桡动脉置管固定方法在创伤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桡动脉置管固定方法在创伤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重症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即:在桡动脉置管尾部与测压管连接处垫纱布预防压疮并用3M无菌透明贴膜覆盖动脉置管后用纱布绷带包裹。实验组采用改良桡动脉置管固定方法。即:采用单手无张力将3M无菌透明贴膜覆盖穿刺处,应用高举平台法固定穿刺针并塑形后予佩戴球拍式约束手套进行保护。结果:在预防皮肤压痕,肢体肿胀及操作时间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桡动脉置管固定方法在创伤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中可有效避免皮肤损伤及肢体肿胀的发生,且大大缩短操作时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固定;创伤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7-0140-02
有创血压监测(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IBPM)即将动脉穿刺管直接插入周围动脉内,然后通过测压换能装置直接进行血压的测量,目前被视为动脉血压的金标准[1]。临床医生通过留置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笔者为了更好的固定桡动脉置管,对原有传统固定法进行了改良,改良的方法与传统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09月在我科住院行桡动脉穿刺置管且持续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90例严重创伤患者,将其按入科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实验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44.51士13.08)岁,其中颅脑损伤20例,胸腹损伤13例,骨折损伤12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2~70岁,平均(44.04±11.32)岁,其中颅脑损伤19例,胸腹损伤12例,骨折损伤14例。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力撞击等,所有患者均符合严重创伤的临床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固定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同一品牌的一次性动静脉留置针(22G直型密闭式不带翼)进行穿刺,由具有5年以上ICU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两组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置管留置时间4~7d。
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即:在动脉穿刺针周围用0.5%安尔碘进行2次消毒后,在桡动脉置管尾部与测压管连接处垫1块约2cm×3cm大小纱布预防压疮,3M无菌透明贴膜(型号9546HP,贴膜大小10×11.5cm)直接覆盖动脉置管,然后用纱布绷带经置管连接处缠绕腕部环形包扎至大拇指环绕其1圈后垫1夹板固定于手背部,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手臂至肘下5cm。延长管用普通胶布固定于肢体包扎处。
实验组:采用改良桡动脉置管固定方法。即:针眼常规消毒后,采用3M无菌透明贴膜(型号9546HP,贴膜大小10×11.5cm),采用单手无张力将贴膜覆盖动脉留置针眼处,固定
穿刺针,对针梗与压力监测套件连接处贴膜进行塑形,使外露导管高于皮肤0.5cm,不直接接触皮肤,高举平台法张贴,贴膜覆盖处呈“Ω”型黏贴,其余贴膜均黏贴在皮肤上。将压力套装延长管套于指缝间, 回折, 妥善固定于手臂。为防止动脉置管滑脱,给予佩戴球拍式约束手套进行保护(延长管从约束手套开口缝隙穿出)。两组均按照动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3 评价方法
1.3.1观察皮肤情况 动脉留置针拔除时对两组动脉穿刺处皮肤状况进行比较,观察针梗和压力监测套件连接处压迫局部皮肤受损程度。Ⅰ度:局部皮肤稍凹陷;Ⅱ度:局部皮肤稍红但皮肤完整;Ⅲ度:局部皮肤表皮破损,擦伤[2]。
1.3.2桡动脉监测有创血压的数值准确性 桡动脉置管更换固定装置后,每4小时同步对患者的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结果进行观察,连续观察3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在动脉置管固定中首次采用大透明贴膜高举平台的方式。而对照组由于使用纱布绷带进行腕部包扎,置管部位的局部皮肤被覆盖,不易观察,加上危重病人肢体水肿,皮肤末梢血液循环差,导致穿刺点皮肤出现压痕现象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见表1。
表1 两种固定方法出现皮肤压痕比较(例) 3.讨论
桡动脉位置表浅且有良好的血流灌注和丰富的侧支循环,易于固定和护理,常作为动脉置管的首选动脉[3]。改良桡动脉置管固定方法防止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高举平台法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时,可以保证贴膜外一部分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一般范围的活动不会使针头移动而滑出血管外,可使得留置针固定时间延长。
本研究结果显示:贴膜高举平抬固定法联合球拍式约束手套并没有增加动脉留置导管滑脱、堵塞、穿刺点红肿、渗血渗液、血压波形稳定性,而在预防患者皮肤压痕、穿刺肢体肿胀,节省护士操作时间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莫振,王磊,葛绍侠.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及影响因[J].临床医学,2013,33(1):101-103
[2]凌双,杨春万,李展鹏.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52-53.
[3]金歌,王云霞.美皮康敷料预防桡动脉穿刺处皮肤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3,28(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