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清洗作业队 4.1
人员
4.1.1 队长
清洗作业队人数应视工程大小、难易和环境等情况而定,至少 2 人。作业队应设队长一 名,其职责为:
a) 协调做好全队的工作
b) 做好作业前准备工作(见第五章) c) 安排好具体作业程序(见第六章)
d) 清理好作业场地并确保在清晰作业期间不被占用、 4.1.2 4.1.3
喷操作者 泵操作者
直接操作喷、喷头进行射流清洗作业的人员。
在清洗作业期间监控泵压力的升降, 一旦喷操作者发现问题或发出疲劳信号时能立即作 出反应; 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或出现其他隐患。 一旦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泵操作者 应立即降低泵压力或停机。 泵操作者在降低泵压力时应发出警告, 以免喷操作者应反冲力 的突然消失而失去平衡。 4.1.4
其他操作者
按作业具体情况,清洗作业队可能还需要其他操作者:
a) 当刚性喷或柔性喷不断向前进给时,喷操作者应再配一名助手:
b) 当泵的位置距喷操作者较远,则需一名队员监视整改清洗作业现场,在喷操作者 与泵操作
者之间联络。
4.1.5 4.1.6 4.1.7
身体状况
岗位轮流 射流反冲力及射流作业环境(如反溅水)容易使喷操作者疲劳。因此, 队员应该信号
所有队员应具备担任其作业任务的体力。 实行岗 位轮换制度。
水射流噪声及一些 用品可能会影响队员见用声音联络。全队作业的美不操作(尤其是开 泵、升压、 降压、 停泵)必须有明确的约定信号, 作业前每个队员必须明确这些信号的意义。 4.2 培训 4.2.1 4.2.2
合格的操作者 高压水射流操作者应经过培训,掌握操作知识和技能。 伤害形式
高压水射流的切割作用及其对人体所带来的潜在危险性可通过视听演示或设备的实际使 用(切割木材、混泥土等)得到证实。 4.2.3 明确。 4.2.4
姿势
必须确定站稳脚步的正确姿势和如何使用喷头、 各种刚性喷、 柔性喷等, 受训者必须 在密切监督下完成设备处于缓慢升压至额定工况下的昨夜训练。 4.2.5
设备运行
必须指出高压水流设备运行潜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正确动作, 必须强调设备运行压力不得高 于其额定工作压力。 426 控制装置
必须说明所有控制装置的操作方法,必须强调不乱动控制装置同时保持其正确工作状态一 样重要。 4.2.7
设备维护 人身防护品
必须明确最少的人生防护用品。 根据作业类别及如何穿戴人生防护用品, 均需在昨夜规程 中加以
高压水流设备必须在作业前检查和维护。 使用说明书必须给出设备维护所遵循的步骤和检
查方法。必须强调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或泵在运转时, 压水射流设备各类阀的密封面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强磨损, 其良好性能、 4.2.8
软管
不允许修理设备或紧固螺纹连接。 必须定期检查、维护或更换以确保
高
必须说明如何检验和连接高压软管, 包括软管平铺无法扭曲, 保护软管以免磨损, 辨认不 安全软管的缺陷和用于连接接头的方法。 承压工况下不得紧固或乱动软管接头。 所有软管接 头都必须使用柔性扣。 4.3 4.3.1 4.3.2
防护
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进入作业场地时,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劳动保护用品
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头盔、眼(风)镜、耳塞、防护服、手套、鞋和呼吸罩等。呼吸罩应 在有毒或强烈异味的特定环境下佩戴,
操作者在作业时必须对其检查和正确穿戴。
进入作业
场地的其他人员也必须穿戴相应的劳保用品。 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用品的标准。 4.4事故 4.4.1
人身伤害
特别是其内部损害及穿透深度。
虽
劳保用品见附录 A。劳保用品不能禁止高压水
所有劳保用品
射流的直接冲击或冲击反溅出的碎屑对操作者及其他工作人员所造成的伤害。
被水射流打击致伤的人不一定能观察到受伤的过程, 然伤口可能很小甚至不会 如图3所示。
m血,大量的水很可能已通过小孔穿透皮肤、肌肉及内部组织,
图3
4.4.2
受伤者处理
并说明水射流的穿透破
发生事故后,应将受伤者立即送往医院并告知医生受伤的原因, 坏能力。 4.4.3现场急救
送往医院前,应在现场对受伤者进行伤口包扎,并观察伤情。 444 报告
对于水射流清洗作业所造成的人身或设备损害情况,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交事故报告。 5作业前的准备
5.1制定计划
5.1.1对每项作业应先制定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确定作业场地、清洗对象和选用水射流设 备。分析场地对清洗作业有无影响、 定出相应的防患措施,见附录 5.1.2腐蚀性等有害物质的作业
作业前,客户须向作业队明确说明是否存在腐蚀性或毒性等有害物质及其性质, 做必要的特殊防护,同时做好对废料的收集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5.1.3 确定作业工况
作业队必须对清洗对象及其垢层做必要的分析,确定清洗作业所必需的工作压力和流 量。在流量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以较低的工作压力来完成清洗作业。 5.1.4 作业空间
当清洗作业必须受到空间时, 作业队应拟定作业方案和安全防护措施, 界定作业场地。 5.2作业场地
5.2.1作业对象可以移动的情况下,
最好将其运至指定的场地内作业,
对现场作业必须经客
清理并明确
作业队
B。
作业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作业的安全问题,
并就此制
户和作业队双方制定出具体的作业措施后方可开始作业。 对明确界定的作业场地, 必须在边
”等标牌。
界设置护栏以防闲人进人。护栏上悬挂写有“危险!勿靠近!高压水射流作业! 5.2.2清洗物件的固定
禁止操作者直接支承把持清洗物件,清洗物件必须固定。 5.2.3 警示型护栏
护栏应设置在任何情况下射流都不会达到的地方,护栏可以是栅栏(图 带等,起到有效地阻碍和警示作用。
4)、绳索、网
图4
5.2.4 防护型护栏
当场地受到,不具备在射流射程外设置警示型护栏时, 护型护栏,其作用是将射流或飞溅的碎屑挡在限定的作业场地内。
5.2.5 高处作业场地 当在高处现场作业时,尤其是操作者所处位置高于地面 2m 以上时, 应采取相应
必须在作业对象周围设置防
的高处
作业防护措施,并制定“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该规程应符合 AQ 3025或 JGJ 80的规定。 5.2.6 作业位置 操作者应观察射流与被清洗对象的相对位置, 站在安全稳定的位置作业, 作业区不应有 软管或其他设备妨碍其动作。
5.3 作业清单 应将作业程序和所需设备列出详细清单,以碗保清洗作业有序进行。
5.4 电气设备 作业现场的所有带有屏蔽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装置的电气设备都必须绝缘完好, 注意电气 设备接地,以防止其对人员造成伤害。 5.5 阀的控制
5.5.1 调压卸荷阀 (有的机组为调压阀与截止阀组合) 应南操作者直接控制, 用以迅速卸荷, 使设备压力降至低压状态。
5.5.2 喷头操作者必须通过手动或脚踩动作控制泵机组的卸荷。
5.5.3 设备上的所有阀在作业前须进行检查, 如有开关不灵敏等故障时, 必须更换或修复后 方可开始作业。 5.6 装置配管
5.6.1 软管布置 软管应布置在操作者不穿越、行走的地方,软管、硬管都应支承固定, 以免来自端部的 振动引起摆动和摩擦。
5.6.2 软管防护 软管应防止被车辆碾压. 不得超过其额定工作压力作业. 作业前应对所有软管进行缺陷 检查,作业过程中应对软管观察。
5.6.3 接头、垫圈 所有接头、垫圈在装配前应清洗干净,并确保其密封性可靠、承压匹配。
5.6.4 管路预冲洗 在安装喷头的, 应开机常压运行. 使设备管路冲洗干净, 以防管路中有颗粒杂质堵塞喷 嘴。
5.6.5 喷头 喷头安装前必须检查有无损坏、 堵塞或其他缺陷, 有缺陷的必须更换或修复。 喷嘴直径 应与设备中作压力和流量匹配。
5.6.6 气压系统 气压管路推荐采用钢丝编织胶管,以防人踩、车压引起意外动作。
5.7 进入作业现场 客户应告知可能接近作业场地的人员, 不要自行进入正在进行高压水射流清洗作业的场 地。
5.8 接头防护 软管与喷连接处必须装外层护管(如胶管) 。以免操作者在接头破裂时受到伤害。 6 作业规程 6.1 正常作业
6.1.1 启动 只有得到喷操作者的指令,泵操作者才可启动清洗设备,如图 5 所示。设备升压前, 泵操作者要确认:喷操作者处于安全位置并已控制喷头,其他队员也已就位。
图5
6.1.2 作业过程中的检查
升压前后,泵操作者都须检查软管及各接头,以便及时发现任何泄漏故障或其他异常 情况。 6.1.3紧固与调节
当水射流设备处于有压状态时,除阀的调节外,其他零部件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不得在设备工作时对紧固件、连接件进行紧固与调节,需要维修或调节时,必须使设备卸压 停机。 6.1.4压力控制
泵操作者在升压时应缓慢调节,使喷操作者适应射流反冲力的变化,一旦达到中作 压力,没有调压指令则不应再做大幅度调节; 作者的站立姿势也应适应反冲力的变化。 6.1.5 停止作业
设备卸压后仍需注意安全问题,尤其喷上装有截止阀时,喷操作者应确保关机后 管路或喷中无剩余压力。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a) 任何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作业场地; b) 发现险情或隐患; c) 设备或现场报警。
6.2错误使用
操作者不能倚靠在设备中的软管或其他部件上, 业空间受到时,这一点更需引起注意。 6.3进出作业场地
清洗作业期间闲人不得进入作业场地,禁止进入作业场地的警示标牌应醒目地挂在护 栏处。作业前应制定进出作业场地规程,
当有人需进入或要求暂停作业,
应先提醒在场除喷
操作者外的任一队员注意。在作业过程中,只要不关,喷操作者不能分散注意力。 6.4升压检查
在检查设备泄漏情况或故障零部件时,应缓慢升压,发现泄漏或故障件,应立即在完 全卸压条件下,修复或更换。 6.5值班
它们不能用来支撑操作者的重量, 当作
设备停机降压时也应缓慢动作。同时,喷操
设备在有压情况下必须有人现场值班。 6.6喷作业 661 控制
6所示。
喷上应装有控制
阀,喷操作者应直接控制该阀开关.如图
图6
6.6.2 作业
操作者持稳喷,防止万一喷嘴瞬间堵塞而引起喷头突然偏向抖动;喷压力应缓慢 上升;关闭喷后必须使其锁定。 6.6.3 多作业
在同一场地多作业时,操作者之间必须设置护栏或保持足够的空间距离,以防彼此 受到高压水的伤害。
6.6.4喷最小长度
喷最小长度要确保操作者持向下时,喷嘴触地而不触及或位于鞋面之上。
6.7柔性喷作业 6.7.1 控制
柔性喷应连接脚踏控制阀,喷操作者应直接控制该阀开关,如图
7所示。
6.7.2 防止喷头后退
应采取有效强制措施防止喷头从被清洗管件中沿喷头进给方向反向后退。 6.7.3反冲力应用
作业时,如果没有屏障保护措施,喷头的进给装置不能利用射流反冲力来推进。 6.7.4排渣间隙
柔性喷、刚性喷、喷头外壁与被清洗管件内壁间应有足够间隙•使废水、废渣能 顺畅排出。 6.7.5 升压
作业时,喷头在升压前应伸进被清洗管件中足够长度.以免射流反射伤及操作者;反 之,在喷头从管件中退出前,系统必须卸压。 6.7.6 末端标志
在距离喷头不小于 50 cm长度的高压管外壁上,即在射流可能伤及操作者的长度范围 内,应做上明显标志。 6.7.7 喷头连接
当喷头及其刚性接头长度小于被清洗管道直径时,应在喷头后再接上一段长度不小于 被清洗管件直径的硬管, 6.8刚性喷作业 6.8.1 控制
刚性喷上应连接脚踏控制阀,喷操作者应直接控制该阀开关,见图
&
或另设置防护屏障,以防万一喷头反转180 ° ,使射流射向操作者。
图8
6.8.2 喷杆长度
刚性喷及其延伸喷杆长度不应超出操作者能控制的范围, 名辅助操作者控制喷杆。 6.8.3 防护罩
使用刚性喷杆作业时•应在喷杆上安装防护罩,以防止喷头偶然退出时对操作者造成 伤害。 6.9容器内壁清洗 6.9.1 装置组成
容器内壁清洗装置包括高压清洗机组、进给装置和旋转喷头。在高压泵和喷头之间的 软管上应连接脚踏控制阀,
操作者直接控制该阀开关。 根据清洗作业需要, 进给装置全部功
。
能的控制均在容器外部实现。三维旋转喷头用于清洗大型容器(包括釜、罐、槽、舱等)
如必须超出,则需再配备一
6.9.2 升压
作业时,喷头应在设备升压前就进入被清洗容器中,以免射流伤及操作者;反之,喷 头从容器中取 m 前,设备必须卸压。 6.9.3
装置底座 装置底座呈圆形,且其直径必须大于容器入孔直径,使装置完全承落在入孔上,并将
入孔法兰与装置底座把接紧固,以免振动和射流从人孔溅出。 7 设备维护 7.1 维护级别
a) 第一级是操作者所做的日常维护保养,包括定期检查各零部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各 连接件、紧固件是否安装正确、完好,确保设备中没有故障零部件;
b) 第二级是定期检查设备的阀、接头及喷等零部件,该项工作可由操作者在专业技 术人员指导下按常规维修程序进行;
c) 第三级是泵和设备重要零部件的检修,该项工作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且由专业技 术人员来完成。
7.2 维护规程 设备维护规程中必须说明设备中的易损件;在清洗作业前设备装配和清洗作业设备拆 卸时都应对射流零部件进行维护检查, 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每次都应检查各连接螺纹和喷嘴 堵塞情况;成套设备至少要遵照随机文件的要求进行例行检验和常规维护。
7.3 动力设备 每天都必须检查动力设备,应确保燃料、油、介质和冷却水的正常供给;皮带应松紧 适宜,没有剥皮、破裂等损伤;所有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无损坏。每天都必须检查控制电缆 和原动机控制开关。
7.4 泵 泵在启动前和关机后都应检查,确保其无泄漏或连接松动;泵运行应无异常声响,盘 车无卡阻。泵不工作的时间内,保持油位。
7.5 进水 开机前应检查泵进水管路,可配备前置泵以保证一定水压和流量;作业期间应向水箱 充足供水,水箱内无锈无脏。过滤器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其无堵塞和损坏;检查、更换、清 洗过滤器时, 严防固体颗粒通过进水管进入泵和喷头。 滤网过滤精度和过滤面积应与设备对 水质和水量的要求相适应。
7.6 软管总成 必须检查软管总成有无钢丝外漏以及折纹.有无因被压或磨损等引起的损坏,有无因 内部破裂而引起的鼓包等。 缠绕在绞盘上的软管不能过度弯曲, 以免压折或损坏; 绞盘则应 有足够的润滑油和良好的密封。
7.7 喷头 喷头在安装前,确保喷嘴无堵塞和损坏,喷头连接螺纹完好、无损伤。
7.8 阀 作业前对脚踏控制阀、喷(阀) 、调压阀、溢流卸荷阀、安全闷都必须检查,确保其 清洁和性能良好,要定期对各种阀运行检验,及时修复或更换各种阀的损坏零件。
7.9 电气设备 对电气设备应做特别防护。作业前,必须检查所有电器盒、接头、旋钮、电缆和仪器、 仪表有无损坏; 这种检查应每天例行一次, 确保作业时不会因水或磨料等侵蚀而损坏; 电动 机初次接线或每次重新接线后,都必须检查其转向是否正确。
7. 10 拖车 每次作业前都要检查拖车的支承、连接和轮胎等,保持其完好移动。 7.1 1 专用工具 高压零部件组装与拆卸应使用制造厂提供或推荐使用的专用工具。
7. 12 防冻措施 当设备在寒冷环境下使用时,必须增加防冻措施,具体做法是:将喷(喷头)拆下, 将出水管口插进供水水箱, 开机打循环, 使防冻剂在设备管路内循环。 如果泵或软管中的水 已经结冰, 必须在设备除冰后将喷 (喷头) 拆下, 用低压水流经设备以确保设备中无冰渣 后,方可重新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