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内。派出所在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应当在七天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如果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则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若案件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一、立案与受理的区别
1、“受理”是指人民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一种诉讼活动;
2、“立案”一般是、人民、或人民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按照管辖范围,迅速受理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进行登记,备案,以便侦察审理的活动。在此,受理不一定立案,但立案却必须受理在先。
二、法律规定案件受案后多久立案
1、案件受案后一般是在七天之内进行决定是否立案,执法人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一般会根据案件的情况来进行处理,不同的案件所立案的时间就会有所差别,但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超定规定的期限。一般情况下,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三、治安案件有立案程序吗?
1、治安案件有立案程序。治安案件是指机关和基层保卫组织依法对需要给予治安行政处罚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和不够立为刑事案件的轻微违法犯罪行为,通过立案确认、进行查处的案件。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七条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七十五条 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报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移送案件通知书,在二十四小时以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并告知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办理手续,移送主管机关。